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最能反映一个电视新闻记者的能力。记者需要在事件突然发生后的最短的时间内报道出真实、详细和最有价值的新闻。电视新闻节目想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就我国电视媒体上近几年的突发事件报道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也为电视新闻记者今后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记者出镜报道是电视记者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以自身所看、所听、所感等引领观众了解事件走向,得出结论,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参与其中,达到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尤其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出镜更是先声夺人,使整个报道更逼真、更鲜活,极大地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杨振浩 《新闻窗》2011,(5):83-84
电视新闻直播带来新闻传播全新的时空观念,"正在发生"使电视媒体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独具优势与魅力。从分类上讲,电视新闻直播可分为演播室直播和新闻现场直播。前者仅仅从制作手段完成了播出与受众收看的同步,受众看到的消息大部分是事先制作完成;而后者,却是对新闻事件现场的同步传播,受众看到的就是事件正在发生的”那一刻。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直播是最快最有效的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陈黎 《视听纵横》2009,(5):75-76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新闻事实作简单介绍,或对事件进行简要归纳点评。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能起到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能发挥电视媒体传播及时、声画并茂的优势。因此,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的报道形式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的无剪辑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秀芬 《新闻爱好者》2008,(12):172-173
电视是主流媒体之一,电视新闻既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优势的充分发挥更加凸显,特别是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及突发事件等都能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公众发布,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整点新闻,把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最快的速度与观众见面,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的采制要及时、迅捷、准确,一定程度上则要求摄像记者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更高,才能适合发当日新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刘鹏 《记者摇篮》2009,(5):69-69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就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式,它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媒体为追求新闻传播速度、努力强化时效性所进行的竞争中,电视新闻直播无疑具有最大的优势。赢得时间便赢得了受众,而使直播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报道形式正是电视媒体赢得受众、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记者和公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面对突发事件,媒体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如何报道此类事件?怎样报道才能使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人民日报在各个时期突发事件中的表现,代表了党报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成的作品,由于记者本人就是事件发生的见证者,能抓住新闻源头,所以写出的东西往往更富有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但当一名地方媒体记者在不属于自己工作的区域内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参与到事件中去,并准确把握住关键点,往往也容易使一个好的素材失之交臂。尤其是遇到重大事件发生时,一个成熟的记者,更应该在突发事件现场,准确把握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对整个事件有个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杨晗 《声屏世界》2000,(11):42-43
作为记者,能够采访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是一个公认的难得机遇;而作为媒体,能够发布传播突发事件消息,可以提高媒体自身的受众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因此,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都特别关注突发事件。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使得记者和媒体无论是在采访报道,还是在发布传播的活动中都处在一种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0.
韩怀军  黄璜 《视听界》2013,(2):74-75
一、国内重大突发事件跨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西方媒体的偏见 在中国重大突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中,国外媒体是重要的传播者。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主要通讯社以及英国的BBC、美国的CNN等知名广播电视机构,以其雄厚的传播实力,在全球拥有便捷、完善的信息传播网络。“有研究专家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目前国际新闻尤其是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首发和后续报道,大约90%来自于西方媒体。”面对我国的重大突发事件,西方媒体总是快速反应,抢夺报道的首发权,并加强后续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国外受众了解我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1.
袁佩芬 《新闻界》2006,(4):70-70,67
当今社会,灾难事件成为电视新闻选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发生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灾难事件都会迅速登上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栏目,在拍摄灾难事件或者编辑灾难新闻时,如何处理好灾难类事件的电视镜头,从而使灾难新闻既能体现出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又能兼顾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记者和编辑的道义责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今的信息社会,灾难事件成为电视新闻选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发生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灾难事件都会迅速登上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栏目,使得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成为电视记者和编辑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面对天灾或人祸,电视新闻记者在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应注意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段宽 《今传媒》2012,(7):54-55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电视媒体有着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其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也使其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沿袭传统谨慎的报道方式,缺乏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关注,而受众心理与媒介的交互影响正是影响突发事件报道质量的重要方面。若在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报道忽视了对受众心理的探求,没有对节目进行科学的策划,不但会影响传播效果和媒介形象而且会加剧社会危机的剧烈程度。电视新闻媒体只有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产生的心理类型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归纳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化解危机,提升自身的媒介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高度开放的今天,新闻事件不可能被一家媒体所垄断,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多家媒体会将目光投向同一个事件。当多家报纸立足于同一个城市,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与同样的新闻来源时,媒体必须发挥创意,有效地利用和控制有限的新闻来源,变共享的新闻资源为独家的新闻报道,以彰显自己的竞争实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也是危机事件,是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它的不可预见性,要求记者必须未雨绸缪.为应急新闻报道做好准备。而电视新闻记者更应具备快速出击、抢先编发头条电视新闻的能力素质.并能够遵循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原则。  相似文献   

16.
保持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网络与手机媒体相对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及时性和互动性。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发布突发事件时,电视越来越难以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因此在传播的时效互动性、草根特色等方面,新媒体的新闻报道具有电视新闻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没有一个奥运会东道主希望看到赛会期间出现负面的突发性事件,但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此类突发性事件不请而至。突发事件考验着东道主化解危机的能力,考验着国际奥委会驾驭奥运航船的胆识,考验着世界各国媒体在快速捕捉和解读事实中显现的公信力和新闻素质,更考验着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官员、裁判、选手、记者和民众的良知。突发事件并不等同于危机,但处理突发事件不当,则非常容易酿成一场危机。面对突发事件,组织者和媒体的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我两年的采访经历中,遇到过不少突发事件的采访体验,有车祸、塌方、爆炸、集体食物中毒等。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遇到这类事时如果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并捕捉到瞬间即逝的珍贵镜头,形成一条声音、画面、文字解说三者有机结合的电视新闻,其对观众的吸引力,就更为强大。从这一点讲,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电视报道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的现场证实性,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理论电视新闻学》中这样阐述:所谓新闻现场的证实性,是指电视画面所传递的新闻现场的视觉因素,证明新闻内容确实无误所产生的心理认同效应。由此可见,对突发事件的电视报道,正是凭借这种其它媒体难以具备的现场证实性,才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而如何利用电视新闻记者手中的武器(摄像机、编辑机等)将在突发事件中的所见所闻、所摄所采,提炼、加工、编写成一条观众认可并为之吸引的电视新闻,还需要一定的采编技巧。 一、慧眼识珠,抢拍镜头 在遇到突发事件后,记者应立争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亲临现场,坚持现场采访拍摄,将正在发生的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摄录下来。这需要记者本人敏锐的观察力和警惕性,因为这些极富新闻价值且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处在一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记者首先需要履行的职责就是进行新闻报道的采写。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把自身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受众。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记者应该在报道中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这一基本职能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文章正是针对新闻突发事件来探讨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有怎样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件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在于其好的题材(内容)和恰当的表现形式(报道角度、样式等),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展现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声画感染力).当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的现场表现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效果.因此,电视新闻记者除了应具备一般媒体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外,还必须练就适应电视传播特殊要求的现场驾驭能力.基于一件电视新闻作品报道水平和质量的评判标准,我们可以把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驾驭能力大致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