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最早进行“媒体融合”的是美国“媒体综合集团”,于2000年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立“坦帕新闻中心”,将“媒体融合”做到极致。开创我国传媒业“媒体融合”先河的是2003年成立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之后,成都、广州、重庆、辽宁等地新闻传媒集团相继成立,我国传媒业的跨媒体运作进入了发展阶段。其中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和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以他们的生动实践和不凡业绩,为地市传媒走“融合”之路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张文斌 《今传媒》2023,(3):42-45
榆林传媒中心新闻采访部是由原来的榆林日报社记者部、榆林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两大部门整合而来的。面对媒体融合改革,榆林传媒中心新闻采访部采用生产流程再造和量化考核管理,不仅提高了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新闻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守正”与“创新”同步。本文通过介绍上述举措与经验,以事例佐证,用数据支撑,拿成效说话,力争为其他党报、电台电视台实施媒体融合改革和绩效评价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新闻传媒业的前进方向,并将对媒介本 身产生革命性影响。为了总结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 、探讨媒体融合的理论、培养媒体融合的复合型人才,8月11日至14日,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与著名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姻”成功地举办了“200年媒体事例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来自成都、长沙、青岛、广州、中山等地的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以及相关新媒体和高校新闻专业的近百位传媒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媒体融合理论及实践经验。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史们选登有关这期“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的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  相似文献   

5.
2014年11月22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高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来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传媒学界的专家学者、传媒业界的负责人等7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就媒体融合的现实状况、政策意义、可行路径、媒体环境变革的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从政策分析、学理探讨到业界实践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展开了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6.
王奇  刘畅 《传媒》2021,(15)
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媒格局的变化,媒体融合的传媒形态初步形成,国内媒体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这种巨变加大了对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媒体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高校传媒专业如何适应行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郝红霞所著的《传媒教育: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一书,以上海市新闻传播专业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概括现有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传媒人才培养经验,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全媒体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杨彩玲 《新闻前哨》2022,(20):25-26
在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主流媒体话语权减弱、人才断层、经营受阻的大背景下,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主动出击,锐意改革,守正创新,高擎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大旗,从顶层设计、内容服务、人才培养、经营创收等方面发力,在江西省率先开展市级媒体融合改革,打造出地市级媒体融合的“萍乡样板”。  相似文献   

8.
<正>“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几百年前《三国演义》里的这句古话似乎早已参透了当今新闻传媒行业的“合”与“分”。“合”,即“融合”、“整合”,而“分”,即“分立”、“分化”。从传媒形态的角度来看,所谓“融合”是各种传媒形态之间的融合,比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这是外在的融合。而从传媒个体的角度来看,“融合”则是各传媒个体自身资源的融合,比如传统的报业、广播电视媒体自身各种信息资源的融合,这是内部的融合。外部融合只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9.
杨胜军 《新闻世界》2012,(10):36-3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技术的发展引发新闻竞争的激烈、传媒结构的变化,出现新闻内容的虚假、报道的传统化,引发出传媒人的职业道德问题。传统的新闻媒介在新格局中需要改革,“融合新闻”等报道策划理念,是提升新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傅明 《视听》2022,(5):37-39
绍兴日报社与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组建成立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以来,不但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上实现了优势互补,还健全了新闻信息传播的融媒体矩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巨斗争中,已彰显出地方主流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抗疫报道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讲究报道时效,发...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来自主管部门领导、中央和地方媒体负责人、业界人士与新闻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与会代表就新一轮传媒改革及传媒改革已经  相似文献   

12.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将“创新、转型、融合”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媒体发展和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化报媒融合形式,目前已形成了10余种新媒体形式。初步形成了以“荆门新闻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以“荆门在线”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以“电子阅报栏(屏)”为代表的电子阅报媒体、以微电影为代表的数字光影出版媒体等新媒体矩阵。  相似文献   

13.
赵作为 《新闻前哨》2014,(12):83-84
近年来,“媒介融合”这一媒介发展的新趋势受到高校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界广泛关注。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我国传媒行业深刻变革的帷幕。培养全媒体人才成为当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旧有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等已不适应新的媒介生态需要,很难培养出新型的全媒体人才,亟需改革,本文试图给出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2018年8月23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届五次理事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2018年度《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大会以“新时代、新技术、新媒体”为主题,力邀业界与学界专家、学者,对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文化传媒集团转型、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等进行探索。2018年是贯彻党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积极促进新闻信息化建设,加强媒体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为推动我国传媒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不仅在美国发展迅速。在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出现。“融合媒体”因此成为当今国际新闻传播学界最炙手可热的新名词。新闻融合是指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流程控制来实现资源重组,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传播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产出各异的传媒生产方式。新闻融合的主要方式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21世纪新闻传媒业至少需要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新闻(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等五类新闻传媒人才。然而,以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弊端凸显,所培养的单面化人才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在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背景下,通过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增设“经典原著”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等途径,有望培养出“体”(通识)“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7.
孙肇伦 《传媒》2019,(13):86-89
高校广告传媒专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由于理念、师资、硬件设备等原因往往忽略广告传媒创新创业意识、技术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培养能学以致用的广告传媒专业人才。媒体融合已成大势所趋,而广告传媒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本文用个案研究对融合媒体环境下“广告传媒专业CEA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论述了其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尚恒志 《新闻传播》2014,(2):185-187,190
本文根据媒体融合对传媒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目前新闻教育体制的种种不适应,提出了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并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为科技融合、经济融合、文化融合、新闻融合、政治融合等,这时期传媒教育亟待改进的是培养学生"卓越严谨思考能力",而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元素之一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引才"、"掘才"、"借才"、"融才"来建构,而教师队伍则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人文与科技的融合等来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媒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10月22日,《新闻实践》编委会2010年度全体会议在海宁举行。会议认为,《新闻实践》去年改版以来,秉承为媒体改革服务、为新闻改革服务的宗旨,开设特色栏目,用心组稿,精心办刊,刊物的特色越来越鲜明,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广,呈现六大亮点:一是策划专题报道,紧扣传媒事件和传媒现象,推进传媒批评与传媒创新;二是推介传媒人物,展示媒体创新与锐意进取的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