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课程的文化特性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传统课程的批判、建构的品性,是课程文化价值取向生成与创新的体现.职业教育的课程文化表现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上的实用性、课程知识选择上的科学性、课程开发上的多样性、课程实施方式上的师生共同参与性.  相似文献   

2.
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进行文化解读,重点要关注三个方面内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学校文化;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大众文化与职业教育隐型课程的功能。而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个体发展过程中需求多样化的体现;教师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劳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应当是一种文化教育,在职业教育课程中融入时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对时尚脉络的把握,为学生打开通向社会的"窗户"。本文将就时尚文化的特征、时尚文化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及课程的评价四个方面对融入时尚文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仍然是技术理性主导下的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这种改革还是自上而下的,表现出强大的行政权力和监控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文化的价值不断被发现,并被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工具存在的特征更为明显,还原其文化主体性地位,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出现了不同价值理念在体系构建中的冲突、不同群体利益的冲突、不同主体文化的冲突和课程内外部的冲突。从文化的视角,提出技术对文化的遮蔽和认同危机是文化转型中课程冲突的成因,而文化回归则是整合职业教育课程冲突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仍然是技术理性主导下的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这种改革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表现出比较强大的行政权力和监控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文化价值不断被发现,并被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工具存在的特征更为明显,还原其文化主体性地位,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周志刚、原爱丽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36期中撰文,从系统论的视域分别探析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认知、关系及其衔接三个问题。系统论认为,世界是有系统的,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整体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在认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时,首先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不可逆的"全球化"趋势和联合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两大特征已成为外语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大背景和外在要求,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的事实则是外语职业教育的内在属性。三者的叠加使外语职业教育的"跨文化性"特征更为突显,以国际文化为导向进行外语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改革也就成为"新常态"下深化外语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和突破口。文化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可以把外语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为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和三大板块;每一板块的课程再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还应该充分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建设,以文化为主线贯穿其中,实现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9.
刘萍 《中等职业教育》2013,(8):14-15,21
职业教育发展到现阶段,课程改革的重心已经由软硬件等方面的基本建设进入到了课程体系及内涵建设的深水区,课程体系及内涵建设的核心目标其实是课程文化的建设。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对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方面有些拙见,现结合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建设中的现状将之提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教育传承文化、发展和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境遇中进行的。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了课程改革之基础。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正面临着深化的重要阶段,为了使其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必须从文化的视野审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必须要把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营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政策环境,注重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配套,塑造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注重教师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