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网期间,ITF公布了除混双之外的各单项名单。李娜、郑洁和彭帅占据女单三席,而郑洁/彭帅、李娜/张帅两对组合则出现在了女双的名单中。  相似文献   

2.
火车 《网球》2010,(12):44-46
双响炮 2010年是李娜、郑洁、彭帅正式单飞的第2季。 年初的形势大概是这样,李娜09年法网进16强,排名重返前20,没想到又伤了,缺席美网前两项大赛,安心调养后换来了美网8强的好成绩,也让自己以第15位的中国选手最高年终排名,回到亚洲一姐宝座。郑洁和彭帅当时是两种境况,在09年末的全运会上,郑洁一无所获,彭帅独揽4金。  相似文献   

3.
论世界排名,彭帅一马当先;论网球天赋,李娜可遇不可求;论 竞技能力,郑洁最为稳定。可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中国女网一姐,现在 想来,还真是难以决断。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给知名的运动员冠名“一哥”“一姐”,而李娜、 郑洁、彭帅也都毫不例外地被封上过中国“网坛一姐”的称号,可是现  相似文献   

4.
张文悦 《网球》2008,(4):68-72
李娜让人相信,她的单打资格无忧,6月9日前的目标是获得奥运种子席位;彭帅单打5连败后,终于在印度搭档孙甜甜趋散阴霾;晏紫搭档郑洁在双打赛场继续四平八稳后,适时地在单打赛场爆发小宇宙,让中国军团冲击奥运资格的道路上,洒下一缕阳光。  相似文献   

5.
《网球天地》2008,(5):74-75
俄罗斯女网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整体实力,当中国网协还在为郑洁、晏紫、彭帅、孙甜甜等人的奥运参赛资格或李娜的种子选手席位有几分把握而犯愁时,俄罗斯网协和塔皮切夫却在面临另一种幸福的烦恼:到底派谁出  相似文献   

6.
倪娜 《新体育》2009,(2):46-46
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说中国体育将坚持举国体制,这意味着一直以来的我国运动员“体校一省队一国家队”培养方式不会改变,地方体育局将继续扮演中国体育基础的角色。但是在这个大前提下,网球中心率先进行了职业化的摸索和尝试,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四名球员和网球中心签订了“单飞”协议。  相似文献   

7.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1,(11):68-73
1“今天双打时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主场。”10月2日,与彭帅搭档双打获胜后的郑洁心情大好,在官方微博上与球迷分享她的快乐。这是一场弥足珍贵的胜利,钻石球场终于迎来了东道主选手的首胜。 先于郑洁/彭帅登场的是李娜,为了一睹中国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的风采,万名观众如潮水般涌入赛场,排山倒海的加油声,不仅没有给李娜带来动力.  相似文献   

8.
钱三  陈功 《网球》2008,(1):16-17
郑洁复出,李娜伤愈,彭帅自"单飞事件"后首次在国家队里完成冬训,跟张德培分手后,她被确定为孙甜甜在奥运会上的双打搭档。这一系列事件,都让这奥运之前的最后一届中国网球大奖赛有些不寻常。比赛跟往年一样,分成挑战赛和冠军  相似文献   

9.
樊人 《网球天地》2014,(8):76-77
在每一个从事网球训练的青少年心中,都有一个职业网球梦想,这种梦想随着李娜、彭帅、郑洁等中国金花在国际赛场上的接连突破变得越发强烈。  相似文献   

10.
邱友益 《网球》2012,(1):29-31,28
1澳网一直是中国选手开疆拓土的奠基石。从第一代走出国门的球手李芳、易景茜,到李娜、郑洁、晏紫、彭帅、孙甜甜,再到孙胜男、袁梦等选手,她们都在澳网完成了自己绚丽的绽放。1992年,李芳在职业赛场初试啼声就闯入澳网第三轮;8年之后,中国另一位选手易景茜在墨尔本复制这一战绩,大满贯32强,也是这两位名将职业生涯在大满贯赛场获得的最佳战绩。2006年,李娜、郑洁、晏紫、彭帅、孙甜甜、李婷、  相似文献   

11.
邱友益 《网球》2013,(12):22-23
2013赛季,彭帅在全运会上蝉联四金,成为继郑洁(女双)、晏紫(女双)、孙甜甜(混双)和李娜(女单)之后中国第5个大满贯冠军,为亚洲赢得了首座WTA年终总决赛桂冠,将中国女网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些都是彭帅被评选为2013年中网网球年度人物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说起中国网球,你能够想起的一定是李娜、郑洁、彭帅、晏紫这些金花的名宁,稍稍“资深”些的体育迷也许还能联想到刘树华、李芳、潘兵等过去的名将。  相似文献   

13.
彭帅传说     
张文悦  陈功 《网球》2011,(1):76-79
2005年,彭帅以第31位的世界排名超越李娜成为中国一姐,没多久,轰动全国媒体的单飞事件把彭帅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之后曾经的天才少女在赛场上挣扎沉浮,在李娜郑洁等人先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彭帅成了金花中的配角,媒体眼中的边缘人物,直到2009年全运会包揽4金、中网勇夺东道主首冠、2010年广州亚运会独揽双金,这就是中国网坛的彭帅版寓言: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有道是——该还你的总是要还的。  相似文献   

14.
行云 《网球天地》2014,(4):22-23
李娜、郑洁、彭帅为首的新一代金花早已将中国网球的历史一再刷新,特别是在大满贯的舞台上,我们已是女单、女双、混双冠军的拥有者。可环顾历史,我们还是会经常提及当年大满贯的拓荒者,中国网球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15.
贝贝 《新体育》2012,(10):72-79
中国金花在今年四大满贯赛上颗粒无收。认真审视中国女网这些年的发展现状,与辉煌数据对应的是尴尬的现实:在国际赛场,中国面孔总是李娜、郑洁、彭帅那几张。后备乏力已成为制约中国女网发展的瓶颈。而在”奥运为先,金牌为大”纲领下的举国体制则成为大部分人想绕开、但却是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法网赛我国女单选手技术优劣势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权 《体育与科学》2011,32(4):102-106,34
通过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官方网站数据统计,采用个案调查法、描述性分析法对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单选手与对手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单都属于底线型打法选手,发球成功率较高,但速度不够快;上网成功率较高,击球稳定性较强;在主动得分能力上李娜表现非常的出色,而郑洁、彭帅、张帅主动得分能力相对较弱;在技术、战术运用方面,李娜表现非常全面,而彭帅、郑洁、张帅表现不太理想。分析其胜、负的原因,观察现今网坛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网球运动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网球天地》2014,(2):32-33
墨尔本一直都是中国球员的福地,2014年的澳网中国军团历史性迎来十位选手携手出战。除了李娜、郑洁、彭帅和张帅这些老面孔,小将吴迪、唐好辰从外卡赛脱颖而出顺利入围单打签表。  相似文献   

18.
邱友益 《网球》2012,(3):60-63
手握四个赛点的李娜没有守住最后的胜利,低调出战的郑洁也没有一红到底,彭帅更是创造最近6次大满贯比赛的最差战绩,2012年的澳网第一次没有成为中国金花的福地。  相似文献   

19.
在一枚奥运金牌光环笼罩下的中国网球,已经成为人们眼中新近崛起的“潜优势”项目。彭帅、李娜、郑洁三名女将的单打世界排名史无前例地同时出现在前五十名,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在多项比赛中屡有斩获,已经让“中国军团”的称呼变得司空见惯。然而,中国网球果真己经成为具备挑战网坛权贵、动摇网坛格局的新势力吗?下此定论,似乎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0.
超帅的胜利     
21岁的"贝贝"彭帅,在2007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引爆了一枚彩弹,中国网球职业化道路上发射出一束和谐光彩。自从年少成名以来,彭帅就处于置疑的包围圈中。做为李娜之后顺应国际网坛主攻单打的希望之星,当郑洁、晏紫、孙甜甜都摘得WTA单打桂冠后,她还是两手空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