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强 《教育》2008,(2):63-63
笔者的美国朋友Randy有5个儿子,小的12岁,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这5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12年级,全都在自己家里上学,妈妈当老师。 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选择权。他们既可以上免费的公立学校,也可以上付费的私立学校,还可以上“Homeschool”(家庭学校)。这种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学习的教育方式兴起于20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宗教家庭。  相似文献   

2.
程丹梅 《父母必读》2014,(1):133-133
正很多人从心底里抱怨,如今的孩子越来越没有孩子样!那我们大人要做些什么才能保护孩子的天性?最近,国内的很多朋友跟我提起了他们的烦恼: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孩子样了,每天中规中矩地和珠心算、拼音、书法打着交道,感觉孩子们不会玩耍也不快乐。其实,这种烦恼,我身边的德国朋友也跟我提起过。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发生在德国朋友身上的2个小故事,也许让困惑的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相似文献   

3.
去年春天,丈夫和我带着我们的3个孩子开车去美国看朋友。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拜访了6个家庭。这6个家庭都有孩子,我一次次地因这些父母使用录像来使孩子安静而受到震动。当几个家庭的大人聚在一起想说说话而孩子们太吵闹时,他们就用录像来哄孩子。只要录像机一转,孩子们的吵闹声立马就变小了。这就像把一块毯子蒙在正在欢叫着的鹦鹉呆的笼子上:只消一盖毯子,刺激鹦鹉的环境消失了,它的叫声也就停止了。与此同理,只要一按“PLAY”键,孩子们的吵闹声就戛然而止。孩子们本来正在摔跤或四处跑着玩,但只要把电视或录像打开,他们便会停下来,…  相似文献   

4.
管洪芬 《家长》2016,(4):20-21
与其每天为孩子殚精竭虑、左右操心,真的远不如给孩子一点自由,说"运动"也好,说"玩"也罢,选择让孩子动起来。周六,原本想着约个朋友出来逛街,只是电话打过去才知道,朋友陪着她的女儿正在医院。问及情况,朋友满是无奈,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即便已经春天了,孩子的手脚还总是冰凉,早先  相似文献   

5.
初到美国的第一个长假,朋友Angela邀请我们全家去她家玩儿,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几个带孩子的家庭。去之前,我想,就是大人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让小孩儿自己在游戏房玩一玩闹一闹吧。结果,整个晚上专门为孩子们策划的丰富的活动,真是让  相似文献   

6.
朋友带着他4岁的小孙子来我家串门,聊天时我发现小家伙能说会道,口语表达能力真强!让年龄这么小的孩子有如此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说他还真是用了一番心思。我的朋友认为,孩子在语言上的学习不仅是早早地认字、写字,还要让孩子掌握好口头语言。在口语的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让孩子的小嘴巧、大脑灵、反应快、言语清,这对孩子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是大有益处的。我的朋友年轻时是个曲艺迷,自己写过相声,参加过他们系统的文艺调演。他和小孙子说话时,常用小品、相声式的语言,也就是用幽默的语言感染孩子。朋友说,给孩子讲笑话,不仅…  相似文献   

7.
带孩子去朋友家串门,正碰上朋友在考孩子“5”的组成。孩子不会,朋友便让我的孩子回答,我的孩子很快答对了。此时,朋友指着自己的孩子没好气地责骂道:“你真是个小笨蛋!”接着便当着我和孩子的面数落起自己的孩子来:你看丁丁比你还小三个月,听话,懂事,讲礼貌,学习也好。你每天只知道吃、玩,学习连丁丁的一半也不如,真没出息。最后还长长地叹口气,对我说:“我要是有你家丁丁这样一  相似文献   

8.
绍兴读者小许来信:“由于家里人性格都较内向,家庭气氛不太活跃,儿子常常闷闷不乐。我明白快乐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只是不知怎样才能让儿子快乐起来。”主持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导向,因为对孩子来说,只有快乐的才是主动的,只有主动的才会是充分发展的。所以,当我们聚集在父母茶座时,又一次聊起了怎样使孩子快乐的话题。观点一快乐的性格以幸福的家庭为土壤如果把快乐因子视为一颗种子的话,那么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就是使快乐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土壤。我有个朋友,本来夫妻志同道合,家庭非常和谐,他们的女儿从小活…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时代呼唤人才,我们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现代人素质。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让孩子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紧紧抓住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重要一环:重视并引导孩子与社会交往。 世界上不少家庭教育专家、学者都极力提倡孩子参与社会交往。美国心理学家海姆·金诺特认为;孤僻的孩子需要有较为外向的朋友做伴;娇生惯养的孩子需要有独立性较强的朋友;胆小畏怯的孩子应和比较勇敢的孩子交友;过于幼稚的孩子可以从较成熟的玩伴身上得到帮助;过于依赖幻想的孩子需要接受较为实在的孩子的影响;爱闹事的…  相似文献   

10.
《小读者》2013,(3):72-72
1.教会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长的首要条件。2.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是孩子终生受用的财富。3.有民主.才能有”自立”。4教育目标要一致.步调要一致。5.严格,并不乏爱护。6做孩子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一个朋友从国内来美国十几年了,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  相似文献   

12.
朋友电话约我周末游玩,我问:"开车还是随团?"朋友说:"都不是,骑自行车,而且必须带孩子。"那日,在小城一角集合,二十几个孩子被家长围着,领队郭老师在讲安全,她是朋友的同事,也是这次春游活动的发起者。  相似文献   

13.
我朋友儿子头上有三个发旋,按照我们当地的说法,发旋要是长得周正,在脑门顶上不偏不倚,孩子脾气大多温顺;发旋越多,脾气越倔强。孩子一出生,朋友妈妈说:“这孩子不好带,脾气倔!”朋友当然不高兴,怎么能把这样毫无根据的话当真。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我跟一位设计师朋友聊到孩子的一些事,他说当他的孩子跌倒时,他会说“:自己爬起来,不要哭!”“自己爬起来固然好,可是,跌倒了,孩子会疼的,疼了,难道不可以哭吗?”我反问他。朋友闻听,一下子怔住了。朋友自己就是个小时候不爱哭、长大后连“苦”都不会说的人。在人们心目  相似文献   

15.
最近,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研究室任戴耀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孩子上全幼儿园、寄宿制小学对家长来说可能是个便省事的选择,但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长对他们的一种忽视,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安全感,造成潜在的心理问题。戴主任认为,孩子一周只有在周末才能到爸爸妈妈,这种生活状态会使需要父母孩子没有安全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因学校和家庭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无论多么责和有爱心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取代母亲作用。戴主任说,虐待、打骂、体罚固然是对孩不良的教育方法,但忽视孩子也是一种伤。从根本上讲犯罪的那些孩子并不是在十岁遇到了坏朋友才…  相似文献   

16.
一、乡镇孩子怕作文探究在乡镇小学工作了多年,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乡镇孩子生活空间堪忧——1.缺少家庭的温暖与教育。乡镇孩子的父母,有的为了赚钱,在忙完农话后,忙于第二产业,或上乡镇企业上班,或个体办各种企业,或背景离乡外出打工……把才上小学的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有的则忙于朋友间的应酬,上舞厅、搓麻将、打牌、喝酒、聊天,而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留在电视机旁边,或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使孩子们缺少起码的父母的陪伴与呵护,缺少起码的家庭教育,我随机调查了学校五(1)班的50个学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的一些调查表明,父母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离异家庭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佳,他们对父母的喜欢和信任程度都不如家庭完整的孩子,而对父母的痛恨、惧怕和不服管教的程度却超过了家庭完整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单元,家庭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变,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文化氛围、家教观点几个方面进行教育的探讨,寻求促使孩子在家庭中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的事业与孩子共成长。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相聚时,谈得最多的是两个问题:孩子的成才教育,网上的最新感受。这两个问题一结合,便产生了一个新的话题:是否有必要让孩子到网上“冲浪”,跟我们一样“过把瘾”。我对朋友直言不讳地侃了我的观点。我是一个“网民”,赞成孩子学电脑,通过电脑尽量地掌握一种今后  相似文献   

20.
误区一:朋友越多越好 让孩子拥有至少一个固定交往的朋友很重要。孩子一个朋友也没有,这固然是不正常的交往状态,但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但友谊却不能持久,您也要反省孩子是不是在交往上出了问题。能够维系较长时间的友谊,即使您的孩子只有一个朋友,您也不必太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