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李红红 《新闻世界》2009,(4):99-100
灾难新闻可直观地理解为是对天灾或人祸的报道。而如何将灾难新闻做得具有美学高度一直是新闻界探讨并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的报道得到了空前的高度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就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美学意义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实现灾难新闻视觉传播的“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3年的"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国媒体开始跟进报道,形成了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一次灾难报道高峰.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从2008年至2013年,中国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和积累报道经验,形成报道规范,完善报道理念,有了值得我们更进一步观察和总结的地方. 灾难报道,既无先兆又无脉络,却是公众知情权、媒体报道能力、社会责任、政府信息公开等内容在媒体层面上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体成熟度的表现.在芦山地震后,我国媒体展现了在专业性、人性化和公益讨论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裂变式的信息传播特点,使灾难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整个网络空间,媒体关于灾难的报道一旦失实,很快会被网民转发、质疑、批评,从而引发社会混乱和舆论危机。确保灾难报道的及时、准确是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媒体人、媒体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3·21响水爆炸事件"为例,观察传统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反应和作为,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失职的规避路径。  相似文献   

4.
"灾难性新闻"因其"负面性"历来是政府和媒体较为敏感的一个话题,其报道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而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的报道中,其信息的高度公开化、议程设置的多元化、报道指向的人性化、媒介融合的现代化等表征,使其传播效果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这在国内灾难新闻报道史上是空前的. "5·12汶川地震"报道模式将对国内灾难新闻的报道机制、新闻理论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责任和力量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巨大灾难,举国同悲.  相似文献   

6.
路鹃 《青年记者》2012,(27):32-33
"7·21暴雨"中手机媒体的表现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发特大暴雨。灾难发生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惊人的有效性,尤其是手机媒体和微博对于民间力量的迅速动员和组织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强震波影响,汉中成为陕西重灾区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汉中日报在市委领导下,全社上下恪尽职守,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忘我工作,用手中的笔和相机,用一张张  相似文献   

8.
日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针对汶川地震对媒体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撰文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外只有一个呼声:抗震救灾。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各种报道,传递灾情也汇聚人心,让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相似文献   

9.
任冬梅 《今传媒》2009,(9):95-96
灾难性事件作为突发性新闻,其社会关注度极高,也是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5·12"汶川大地震更是对国内媒体灾难报道的一次考验.灾难报道极易对受害人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二次伤害,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27日至28日,旨在提升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专业化水准的首届中国灾难报道高级研修班在四川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约50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由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瞭望东方周刊》和壹基金联合举办,湖南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独家赞助,新浪网联合发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支持,《中国记者》杂志等媒体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形态发展的不断成熟,手机媒体已经被纳入危机传播的长效机制。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气象灾难检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但突发性危机预警信息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人,手机短信就解决了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民政部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健全手机短信预警预报机制。北京、河北"7·21暴雨灾害"中,手机短信、微博意见领袖、官方微博、手机报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国内灾难新闻报道中,以"人文关怀"为名,进行伪人文关怀报道的现象格外突出。本文从关怀受灾者、塑造救灾英雄和强调集体主义三个方面,呈现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现象。并从道德价值、媒体职能和法律规范三个角度提出对该现象的纠偏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创作后应激障碍定义及原因 "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disorder,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例如像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这场灾难所遗留下的一种心理反应,比如孩子们对痛失亲人场景挥之不去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担任信息发掘采制任务并借助媒介传递新闻信息的人,它包括记肯、编辑以及参与新闻产品制作和播出的相关人员(又称"传者"),本文着力探讨新闻传播者创伤后应激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灾难面前,公共传媒应是社会中的第一瞭望者。于是,新闻界面临着一个考验,那就是灾难报道与新闻伦理的课题——如何突显情感基调和人情关怀?如何处理新闻性与道德伦理?如何在满足知情权和保护隐私权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这就要求记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将新闻做成"心闻":通过报道在受众和遭受灾难的人之间建立一条感情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灾难事件报道经验的不断总结,媒体的灾难报道模式也逐渐成熟.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其中之一便是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困境如何化解.本文从美国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入手进行分析,探求新闻从业者如何更好地参与灾难报道,兼顾多方平衡.  相似文献   

16.
略论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灾难报道中记者的角色定位较难把握。本文总结了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误区,指出记者在灾难报道中应承担调查预警员、记录者、舆论引导者和民生关注者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17.
赵彤 《记者摇篮》2013,(1):11-12
近年来,随着灾难报道的不断发展,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其中在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尤为严重。灾难报道不能只局限于直面悲剧,更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个体感受,给生命以尊严,给受众以震撼,从而引起共鸣。处理好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提出"人文"与"神文"相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反对中世纪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的自然性。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一致,那就是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12):62
"泰坦尼克"号沉船照尘封99年首曝光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撞上冰山并最终沉没,共有1517人在这场灾难中丧命。悲剧过去99年后,两名幸存者的家属首次公布了一批此前从未公开的"泰坦尼克"号灾难档案,档案中包括"泰坦尼克"号甲板图、灾难现场照片和幸存者的信件。  相似文献   

19.
"5·12",-个让人难以忘却的日子,汶川8级强震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震惊中外.这场罕见的灾难发生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紧急行动,打破常规,在第一时间对灾情进行客观报道,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救助赈灾活动.  相似文献   

20.
4月5日-8日,全国30家晚报、都市报、门户网站总编辑齐聚四川,参加由华西都市报举办的"全国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重返灾区看巨变"暨"巨灾与重建中的媒体社会责任高峰论坛".期间,总编辑和嘉宾们就都市类媒体"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如何选择独特的视角""重大灾难性报道中,媒体如何应用新手段,进行全方位报道"等议题,共同探讨灾难与重建过程中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