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0年12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行业标准."<规则>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对原有的归档文件整理方法--'立卷'进行了改革,推行文件级整理,大幅度简化整理中的手工操作."[1]但在近十年的具体实践工作中,归档文件装订方式问题一直制约着机关档案工作,它不仅没有减轻归档文件装订的劳动强度,为文档一体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而且弱化了<规则>推行的"简化整理、深化检索"的效率宗旨原则.对此,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2000年12月,<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正式颁布实施.<规则>以简化档案整理、深化档案检索为宗旨,对传统的文件归档整理方法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下面浅谈本人在实践中的一点心得. 一、<规则>与传统的立卷方法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3.
2000年12月6日,档案行业标准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正式颁布实施,它针对的是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简化档案整理、深化档案检索为宗旨,对传统的文件归档整理方法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提出了改革立卷,推行文件级管理,但基本保留了原"立卷"思想.对于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这种改革还未到位,为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的强大能力,可对<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大胆突破,对一个年度内的所有归档文件,不再按保管期限和类别进行分类,也不按问题结合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只作划分保管期限和编一个统一流水件号工作(为方便手工检索,可按问题或机构划分类别),把目录信息录入计算机,并可全文数据录入,按保管期限和类别分类,编制手工检索工具,所有归档文件通过年度和件号定位.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利用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方芳 《兰台世界》2002,(2):15-15
国家档案局新近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可以说解决了我国世纪之交文书立卷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在推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档案的优势,以"件"为保管单位对文书档案进行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秦山三期两座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作为世纪之交中国和加拿大合作建设的交钥匙工程,其科学技术含量、办公自动化管理程度较高,传统的立卷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档案管理水平的要求,因此,在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这一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实施<规则>,采取以件为保管单位的立卷立法,既贯彻了国家档案局进行文书立卷工作的改革精神,又顺应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则>从我国机关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在借鉴传统立卷方法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对归档文件整理原则和具体方法作出了规定,这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各级档案部门和文档人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冯毓瑛 《浙江档案》2002,(12):10-11
200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正式施行.<规则>中明确提出了文书立卷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将以"卷"为保管单位,改为以"件"为保管单位,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立卷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红 《山西档案》2008,(1):43-44
自2000年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以来,文书立卷改革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其实质是档案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单位的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卷为件.改革前档案整理的重点在于组卷,改革后档案整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正确地划分件.笔者查阅了许多环境保护专业期刊和档案专业期刊,都没有找到环保部门实施<规则>经验介绍和探讨类的文章.笔者经过学习和实践,认为环境监测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应用<规则>和传统的案卷整理方法,卷件结合,开展档案归档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0年12月6日,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从改革我国传统的文书立卷归档方法出发,对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作出了新的规定,为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称得上是我国档案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6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档案整理工作的行业标准,是机关档案工作改革的一次重大举措.<规则>从我国机关档案工作的现状出发,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在借鉴传统立卷方法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作出了规定.<规则>的制订,弥补了我国档案工作法规标准体系中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方面的空白,为新形势下规范、高效地进行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荣 《云南档案》2002,(2):18-19
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简化文件整理,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云南省档案局推广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为<规则>).目前,已有部分单位以此为技术依据,对传统档案的整理方法进行了改革,昆明理工大学就是高等学校的试点单位.经认真研究、讨论,根据国家教委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 <分类法>)的分类方法和编号原则,结合我校原有分类方案和实际情况,正在制定适应 <规则>的新的分类编号方法.本文将就如何贯彻和执行 <规则>谈一下实践经过.  相似文献   

12.
自国家档案局发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来,经过四年多文书立卷改革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在高校中如何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如何进行文书立卷改革?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在此愿与各位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以下简称<规则> )正式颁布实施 ,它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立卷方法的文件级整理思路.大大简化了整理中的手工操作 ,适应了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 ,笔者发现 ,目前有些人对<规则>的理解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有"卷过时"、"废卷兴件"、"一刀切"等观点 ,要么完全抛弃立卷环节 ,单纯按照"件"来整理文件 ,要么任意扩大<规则>的适用范围 ,用于机构生成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所以如何准确理解<规则>中的有关条款就至关重要.在<规则>理解中 ,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已经发布,与<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并行实施.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件"为整理和保管单位,后者以"卷"为整理和保管单位.相对于"卷",以"件"为单位,既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开始试行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突出的一点就是机关文件整理归档时,不再用"卷"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统计,传统的文书组卷、编号、装订和抄目等繁琐的手工操作方法将被以计算机存贮、检索和提供利用的现代化工作方式取代,这是档案工作的一项熏大改革.笔者认为文书立卷的改革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是档案工作的一大进步.其突出的优点是: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这是我国档案部门在新形势下档案业务建设的重大改革,是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制订打破了传统上采用的"立卷"作为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以"案卷"作为文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把机关档案员和档案部门业务指导人员从繁忙的"立卷"、"整理"、"装订"、"编目"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易美 《浙江档案》2002,(6):14-14
2000年12月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提出了"文件级"整理方法,大大简化了文件整理步骤,适应了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的兼容性与灵活性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作为档案行业标准,已经由国家档案局审批通过并正式发布.<规则>取消了案卷级整理,代之以件为单位的新型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新形势下规范、高效地进行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对我国机关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学研究>2002年第6期发表的<也谈件的定义--学习<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一点心得>(简称<心得>)一文中,作者王如兰、詹金水指出,<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简称<规则>)对"件"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作了阐述.笔者亦有同感,但对作者的看法却不完全赞同.本文就此略抒浅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