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本文试图站在现代中、西文论的高度上,对刘勰的“情志说”作出界定并俯瞰观照,追寻它在“言志”与“缘情”两大思潮斗争交融中诞生的根与触媒;分别从以“虚静”酝酿审美胸襟,在心物交融中培养审美情志,以“入兴贵闲”把握艺术契机等三个方面剖析其审美内涵,最后在回眸观照文学历史的基础上,确立并揭示它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地位、影响及局限.  相似文献   

2.
刘勰文学创作论的"通变"观与他的文学发展论的"通变"观密切相关,又不尽相同。由"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熔铸而成的辩证和解的"通变"观,显示了刘勰对文学创作必然涉及的客观与主观、理智与情感、"他律"与"自律"等矛盾悖结而又统一和解的辩证关系的体认。重新考量这个命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实践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到李吉林老师的“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情境教学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然而“情境”实践中,依旧有不少遗憾……  相似文献   

4.
自然作为审美对象,饱含了审美者的情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物色》中讨论了文学创作中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创作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通过对新疆哈萨克当代乡土小说中自然景物描摹的分析,来展现"物"、"情"、"辞"的关系,体现出哈萨克族作家浓郁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5.
"情"本论是《文心雕龙》文论的重要内容,贯穿全书之始终。"不离辞情"、"文辞尽情"的"情"本论不仅来自于对文学本源问题的深刻认识,也是对情感与文学构思、文学风格、文学风骨和文学发展等文学创作问题的关键论断。刘勰从文学构思、文学风格、文学风骨等多维度出发,形成了《文心雕龙》"情"本创作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刘勰所编著的《文心雕龙》一篇中提出了"六观"说这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批评和鉴赏方法,着重阐述人们无法正确评价文章所发出的"知音其难哉"的感慨。针对"文情难鉴"的问题,刘勰明确提出了"披文以入情",从此形成了"六观"说。"六观"主要指的是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和宫商。"六观"说并不仅仅是一种对文学进行批评和鉴赏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对中国古代的诗学进行阐释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立足于"披文以入情"来分析《文心雕龙》中的"六观"说。  相似文献   

7.
一、情以物兴刘勰的"情以物兴",曹雪芹的"由色生情",都是说客体用于主体而发生感情。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兴"的手法。此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客观事物使诗人产生新的感情。二是客观事物引发了诗人内心  相似文献   

8.
情采说是刘勰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之一。它集中体现于《文心雕龙·情采》篇的论述之中。刘勰在文中集中而精辟地阐述了情与采的涵义、情与采的关系及如何做到情采并茂、文质并重等问题,提出了“情者文之经”、“联辞结采”的审美论。对写作和矫正文风时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及其观念,最初是以情志为本的,与西方的以事件为本大异其趣。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情"的范畴被反复提出讨论。首先,刘勰突出提出"情"的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反映出他的折中主义思想倾向。其次,刘勰全面揭示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情以物兴"是情感从外物移出到作家的内心的过程,"物以情观"则是情感从作家内心移入到对象的过程。从"物感"论到"情观"论,恰好构成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全部运动。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中华古文论中"情观"论,因此我们应对刘勰的"物以情观"的理论以更多的关注。再次,中华古代诗歌作为情的表现,需要把情客观化,因此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就不自觉地创造出赋比兴三种抒发情感的方式,刘勰对"兴"特别重视,且认为兴才是诗的本质所在,汉代以来的辞赋家重视"比"而不重视"兴",是"习小而弃大"。总之,中国古代对于诗歌或整个文学的规定有三个序列,第一序列是"道",第二序列是"情志",第三序列是"辞采","情志"作为第二序列中心,上可推及到"道",下可联系到"辞采"。因此,"情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很重要,属于本体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文论家都以草木意象来说明、解释文学理论问题,其中,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尤为典型。《文心雕龙》遍及文学理论中的创作、鉴赏及文学观念等各方面,具有体系性,体现出强大的理论意义。草木意象作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作品进行抒发、赏析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刘勰通过"草木意向"分析了《文心雕龙》中"情"—"物"—"采"的关系,通过"草木意象"探讨"文原于道""经典学习"及"继承和革新"诸多重要问题,为此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作出了理论性的奠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