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猿》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体现了奥尼尔希望回归自然,重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表现了他超前的生态意识。其中,自然生态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毛猿》中人类在自然中的生态体验,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2.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毛猿》是他的一部早期代表作。本文运用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中萨特的"写作这是要求某种自由的方式"的理论,分析了《毛猿》中自由的主题,揭示了人类自由的本性,并指出在阶级社会中自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3.
《毛猿》是奥尼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奥尼尔运用戏剧创作手法刻画了遭到破坏的自然以及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纯粹利益关系,表明整个人类已陷入生态危机的困境。而奥尼尔在剧中所表现出的对这一危机的思考:回归自然,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所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的观点不谋而合,表现了奥尼尔超前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4.
极具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毛猿》展示了现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归属感和存在感的丧失,从而开始对自我进行不断的思考、审视和定义的过程。本文从身份角度梳理作为现代人的毛猿对自我身份的探求。伴随着一系列的焦虑、痛苦、迷茫、求索甚至斗争,最终发现自己不但被这个世界所遗弃,而且无法同自我进行和解,从而揭示了现代人弥漫着无限悲剧意味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异化作为20世纪文学的普遍现象,在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中普遍存在,是作家表现社会的一种构思方式,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的批判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在作品《毛猿》中,杨克被机器异化,对于展现20世纪的西方现实以及人的荒诞的生存处境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6.
尤金·奥尼尔是西方现代戏剧中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系列作品都表现了处于变革中的西方现代社会人类找不到归属的一种现实生存的境况。其中《毛猿》这部剧作又是奥尼尔作品中最富有表现主义的作品。戏剧主人公扬克是一个自我价值观强烈到最终被视为毛猿的人,他从寻找精神归属到最终无处可归的悲剧人生,被奥尼尔视为最能展现他所认为的现代人类生存的悲剧。同时,奥尼尔并没有就此停止,他仍然在作品中借扬克之口高呼:"死也要在战斗中死去",为人类生存的悲剧添上了一抹希望。  相似文献   

7.
《毛猿》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重要悲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找不到归属的主人公扬克的形象刻画充分展现了奥尼尔悲剧的精神内涵所在。凡人的悲剧宿命在扬克身上得到了应验。我是谁?应该在哪里?扬克的悲剧实际上是人类自身的悲剧。本文试图借助于拉康的镜像理论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来进一步阐述《毛猿》的主题及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8.
文本解读:《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精美文章。本单元编选了《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斑羚飞渡》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斑羚陷入  相似文献   

9.
朱亚平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4-16
《毛猿》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重要悲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找不到归属的主人公扬克的形象刻画充分展现了奥尼尔悲剧的精神内涵所在。凡人的悲剧宿命在扬克身上得到了应验。我是谁?应该在哪里?扬克的悲剧实际上是人类自身的悲剧。本文试图借助于拉康的镜像理论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来进一步阐述《毛猿》的主题及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0.
奥尼尔在<毛猿>中安排了一系列"铁笼",作为主人公扬克活动的物质空间.在各个接替出现的铁茏里,扬克经历了一场"寻找自我"的精神之旅.这构成了扬克的精神空间.在扬克的文化身份与米尔德里德发生碰撞后,他试图在锅炉房以外的空间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他的冒险以失败告终.扬克的"空间之旅"反映了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不同阶级生存空间的异质性,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碰撞.  相似文献   

11.
《毛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寻找自我"的主题,《毛猿》讲述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以扬克为代表的现代人找不到自我归属的迷惘和痛苦,通过描述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社会生态的异化对扬克自我归属的影响,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男性与女性、人与人之间难以达成的和谐造成了他最终的毁灭。  相似文献   

12.
《毛猿》描述了主人公扬克为了寻找自我归属,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环境下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停求索的全过程。通过分析作者奥尼尔在该剧中贯穿始末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所进行的探讨,以及试图唤醒现代人的麻木内心的主旨,从而加深对奥尼尔在该剧中所表达的"人的异化、追求及精神幻灭"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世界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代表作《机器管家》是预言未来人机关系的一部不朽杰作,讲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安德鲁·马丁在两百年里为变成真正的人类所付出艰辛努力的一生。尽管安德鲁最后不仅外表高度人化,还具备了人类所独有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追求,所言所行与人类相差无几,但在追求人类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陷入不"伦"不"类"的伦理困境。本文从"机器人三定律"和人类中心主义本体论出发,解析作品中折射出的诸多机器人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毛猿》是尤金·奥尼尔十分重要的表现主义戏剧之一,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内容。通过对司炉工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探讨,剧作家揭示了现代人异化和非人化的主题,展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大环境下的悲惨生活。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加以分析。以期深入探讨《毛猿》的异化与非人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当后人类将身体与技术相结合,势必衍生出关于人类情感、技术走向等命题的重新探讨。导演斯派克·琼斯在电影《她》中构想了一个资产阶级普通员工的后人类社会图景。一方面,主人公西奥多陷入了与操作系统的恋爱关系,引发了关于"肉身"缺席的思考;另一方面,西奥多的情感投射也因此转向,面对触不可及的恋人,如何相处和接纳。由此,势必引起技术主义的反思,引起后人类语境下,对电影《她》所存在的意义探析。  相似文献   

16.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所创作的《美国三部曲》之一。小说描述了二战后和越战期间,一个成功犹太企业家族在经历了重重痛苦后最终美国梦破灭的遭遇。运用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中的"自欺"和"与他人的具体关系"观点探讨小说主人公瑞典佬如何试图掌控一切却又步步隐忍而最终陷入生存中的困境。通过分析瑞典佬的生存状态,指出人类在作出选择后应勇于承担自身的责任,而不是选择逃避陷入自欺,并鼓励人类积极面对与他人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毛猿》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笔者拟从警示者,镜像和笼子三个角度分析人物米尔德里德的人物形象,进而重新审视作品《毛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奥尼尔的《毛猿》所展示的人类悲剧精神,与传统悲剧中所展示的人类悲剧精神,不仅在表现手法上存在差异,而且在表现状态上也存在不同之处。由于悲剧主体自我意识的逐步丧失,使作品呈现出人类悲剧精神不断下降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作品具有存在主义悲观思想。这种消极思想并不是剧作家有意设下的陷阱,而是从另一个侧面,促使人类对自身前途命运做更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身份》(又译为《本性》)是米兰·昆德拉用法语创作的第二本作品,小说运用"音符的组合"、"复调结构"和"对位"等音乐技巧描写了一对情侣的爱情体验,表现了当代人对身份的怀疑和自我的迷失.相比之前的作品,《身份》这部作品文本简洁洗练、结构明朗,清晰地体现了昆德拉将音乐与小说融为一体的创作乐思.  相似文献   

20.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以笔下猛禽凶兽的动物诗著称。他的动物诗歌创作笔触锋利,基调沉郁,形成其独特的粗犷与细腻相结合的风格。休斯的代表作《鹰之栖息》通过对一系列动物的特殊形象的描写,旨在引发人们对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他凭着诗人敏锐的洞察力,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潜在危机,并为人类的发展及其未来感到深深的忧虑,对陷入窘境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将批判的矛头直指“人类中心主义”;他希望通过一系列动物诗歌创作来歌颂他所崇尚的自然界,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警醒人们应该为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