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无意中发现我的邻居们是一群“不一般”的人:脾气最“暴躁”的人———刘(牛)阿姨最“漂亮”的人———小美姐姐最“烦恼”的人———凡凡(烦烦)最“快乐”的人———乐乐最“悲伤”的人———刘蕾(流泪)最爱“思考”的人———王响(往死里想)最“奇怪”的人———张奇叔叔最“聪明”的人———郝(好)聪最爱“美术”的人———涂华(画)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想认识这群人呢?我的邻居之最$湖北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小学五(2)班@陶丽莎  相似文献   

2.
汉字中有一类字,能够表示数目,但不能称为数字,如“独”“双”“比”“偶”“对”“半”,其中“半”就是一个很有趣味的字。“半”字大量出现在熟语中,有着简洁精辟、形象鲜明的特点,不过大多含贬义。成语如:半信半疑、半推半就、半生半熟、半明不暗、半新不旧、半死不活、一知半解、一鳞半爪、事倍功半、行百里者半九十等。惯用语如:半边人(寡妇)、半瓶醋(对某种知识技能只知道皮毛的人)、半彪子(不通事理、粗鲁莽撞的人)等。歇后语如:半个铜钱———不成方圆,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突如其来,半天云里踩钢丝———提心吊胆等。诗人们对…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5,(3)
为配合本期“真情故事会”、“趣味小故事”、“小作家试笔”中多篇孝敬长辈的文章,特选登了一组有关孝心和良心的箴言,以加深大家的印象。———编者笙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战国)孟轲笙为人子者,事亲而亲不悦,不敢怨也。———(宋)司马光笙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宋)苏轼笙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笙孝也者,为仁之本也;孝悌也者,德之本。———(宋)胡宏笙人只想念父母的大恩,孝心即现。———(清)石成金笪没有孝心和良心的人是丧失人性的人,是天地难容的人,也是该被社会唾弃的人。…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在专业中做出贡献的人,被民间各业人们惯称为“圣人”或“祖师”。被称为“圣人”的有:酒圣———杜康。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草圣———(1)张芝。(2)张旭。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茶圣——  相似文献   

5.
点击脑细胞     
名人与“牛”你知道下面以牛自喻的名人是谁?1.“走进湖南长沙图书馆……我就拼命地读书,正像牛闯入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2.他要求自己“做人民的奴隶,受人民的指挥,做一条牛。”——()3.他在生日写的《谢寿》中用“我似老牛鞭不动”表达谦逊之情。———()4.他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5.“鲁迅愿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6.创作《五牛图》赞颂牛的勤劳,并把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点击脑细胞:1.毛泽东2.周恩来…  相似文献   

6.
随感两则     
施比受施比受更为有福。不过施而不受的人,也失去了人生最美妙的恩———受之恩。感激地受人恩惠,会让他人觉得自己更有价值。人与人之间处于有施有受的境界,才能维持真正的交情,才能将人世间最世俗的以恩人自居的态度化为可贵的“友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英国的牛。英国的牛大都是“良种牛”,膘肥体壮,站起来有人那么高,且肉多奶多。后来,疯牛病来了,将它们全部击垮。不过,也有例外。据说现在英国的畜牧业全靠一个小农场的牛来拯救———它们都是所谓的“劣种牛”,但它们不怕疯牛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优秀的品质(或其他…  相似文献   

7.
在执教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过程中,我力求篇篇新颖,篇篇亮点,如《荔枝蜜》———“变”的穷魅力;《猫》———自我发现;斑羚飞渡》———对老斑羚的真情说;《心中的鹰》———给课文再标题;《鹤群翔空》———演飞画。下面说说“《猫》———自我发”的教学流程,这课的教学流程为三个板块:一、自问自答。要求学生根据文内容设计出新颖的问题(力有所发现)并写出答案。教师发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两三个问题,部分问题有较为准确的答案。问题一:为什么“我”觉得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问题二:文中第二只猫被人带后,它是否会想念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约翰牛”成了英国人的绰号十八世纪时,苏格兰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写了一本小册子《约翰·布尔的历史》(The History of John Bull)。这本小册子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形式,用急躁、坦率、滑稽可笑的英国绅士 John Bull 的形象来比喻参与西班牙王位争夺的英国人。由于布尔(Bull)在英语中是“牛”的意思,英国人就恢谐地自称“约翰牛”。在英国漫画中,约翰牛是个矮胖、愚笨的绅士,他头戴宽边礼帽,脚蹬长筒靴,身穿夹克衫,一副滑稽可笑的样子。后来,大家就把英国人称为“约翰牛”。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宜精宜新两千三百多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他的《养生主》篇讲述了“庖丁解牛”这样一个故事。他以牛的复杂机体(?)社会,以刀(?)人的生命,说明为人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虽不无机巧诡谲之嫌,但所言“批(击)大郤(间隙),导(入)大(?)(空处)”、“动刀甚微”而使“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的精湛技艺,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其实,析文如解牛,在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困难的就是准确地找出“间隙”和“空处”,即“突破口”;一旦准确而直接地切入其“口”(文章的重点、难点或兴奋点),就可以提纲挈领,带动全篇,极为精炼而简洁地处理好教材。例如,教学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文  相似文献   

10.
新年试笔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提起笔来想写新年试笔,黄景仁的这首除夕诗,竟如故旧一般,很快的在脑海里浮现出。无可奈何,我的“试笔”也只有从除夕开场了。除夕诚然如黄景仁所说,一面有那“悄立市桥”的,一面却也有“千家笑语”;而所谓新年之乐,最紧张最使人高兴的时候,实际上也只有除夕。很多的人,在除夕是不睡的,一般是称作“守岁”,大家在不断的花爆声中,等待着天亮———新的时代潜潜的走来。“守岁”的人,大概可以分作几种。一种是兴高采烈的赌博,熬过———也可说是暂时忘却———那茫茫长夜,…  相似文献   

11.
新年试笔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提起笔来想写新年试笔 ,黄景仁的这首除夕诗 ,竟如故旧一般 ,很快的在脑海里浮现出 ;无可奈何 ,我的“试笔”也只有从除夕开场了。除夕诚然如黄景仁所说 ,一面有那“悄立市桥”的 ,一面却也有“千家笑语” ;而所谓新年之乐 ,最紧张最使人高兴的时候 ,实际上也只有除夕。很多的人 ,在除夕是不睡的 ,一般是称作“守岁”,大家在不断的花爆声中 ,等待着天亮———新的时代潜潜的走来。“守岁”的人 ,大概可以分作几种。一种是兴高采烈的赌博 ,熬过———也可说是暂时忘却…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一句话     
一、“今天给我一把草,明天还您一头牛”———从“牛县令”到“牛网”,名人牛群也上网了,这是牛群网站“中国牛网”的一个广告。二、“新思想、新方法、更多的行动”———泰国最大的电信公司的CEO、现年52岁的ThaksinShinawatra当上了泰国的新总理,这是他的竞选口号。三、“成功,通常指在某一适当的时候在某一适当的地方做了一件适当的事情”———世界五大富豪之一、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和“摩尔定律”的缔造者摩尔曾经在访问中对年轻的IT人指出,成功并非只源于技术上的优势,更在于你对市场发展的观察和预期。四、“你喜欢自…  相似文献   

13.
人牛关系复杂且年代久远,谁能弄清来龙去脉?现能弄清的只有两件事:一,牛曾经和人一样,是有过自由身的;二,牛失去自由,鼻子要负全责。牛的身躯孔武有力,犄角锐利如刀,却偏偏长了个不争气的鼻子,而这惟一的弱点不幸被鬼精的人们发现。人们轻描淡写地拿来根细细的绳子,一举夺走了牛们世世代代的自由。牛们心里苦,却奈何不得。在人牛关系中胜出的人们心情很好,常常借牛说事,比如说谁谁厉害,就说谁谁很“牛”,又如说股市利好有行情,就说“牛市”等。不过,这些称赞牛的话语带有搞笑性质,牛们不必当真,不必翘起尾巴。真实情况是这样的:牛们在农村36…  相似文献   

14.
我的欢乐     
有的人乐在玩中———“闲”;有的人乐在累中———“勤”;有的人乐在学中———“美”;有的人乐在倾诉中———“痛快”;有的人乐在倾听中———“悠长”……欢乐,本身就是一个很常用的词语,可其中的含义却深而广遂。而我,则乐在画中。我的画并不像那些国画,用毛笔丹青浓墨、龙飞凤舞地描绘;也不像那些油画,作画时精中求精追求完美;更不像漫画,仔仔细细、全神贯注、几笔成形。我只是捏着铅笔,随便在本子上涂几下就完成了随心所欲之作。对于画画的人来说,一切事都能办到,只要我能画出来,一切我想实现的愿望都能实现。虽然这只是想象,但我始…  相似文献   

15.
新年试笔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提起笔来想写新年试笔,景仁的这首除夕诗,竟如故一般,很快的在脑海里浮现;无可奈何,我的“试笔”也有从除夕开场了。除夕诚然如黄景仁所说,面有那“悄立市桥”的,一面也有“千家笑语”;而所谓新之乐,最紧张最使人高兴的候,实际上也只有除夕。很的人,在除夕是不睡的,一是称作“守岁”,大家在不断的花爆声中,等待着天亮———新的时代潜潜的走来。“守岁”的人,大概可以分作几种。一种是兴高采烈的赌博,熬过———也可说是暂时忘却———那茫茫长夜,等待着新的光明。一种…  相似文献   

16.
古人在对话或书信、奏议中 ,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 ,用尊称代替第二人称。它们多表示单数。一、谦称。1、臣 ,如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 ,希望借助您杀掉他。2、孤 ,如 :今数雄已灭 ,唯孤尚存。———如今那几个英雄已经被消灭 ,只有我还存在。3、寡人 ,如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我用五百里的地方来交换安陵。表示谦称的还有“仆”、“妾”(女子 )、“窃”等。先秦多用“臣”表示谦称 ,秦代以后专为臣子对帝王的自称。“臣”可加上“等”字表复数。“寡人”、“孤”是帝王专用的谦称。二、尊称。1…  相似文献   

17.
有些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恰好相反,却误用了几千年。如:“牛”、“半”与“鱼”:“牛”字从形体上看只有半边一撇,本该读作“半”字;而“半”字头生双角,活像一头牛,本该读作“牛”字。有人却说“鱼”才是真正的“牛”字,理由是:头上有角,在田间劳作,有四只脚(“鱼”的繁体字为“魚”)。不是牛是什么?而“半”才是真正的“鱼”字,因为鱼有一条侧线,如果把它横着写“(?)”  相似文献   

18.
肖子豪 《少年月刊》2023,(Z2):56-57
<正>你捉过天牛吗?当天牛被捉住时,会晃动长长的触角,企图挣脱逃命,并发出“嘎吱(gāzhī)嘎吱”的声响。天牛在虫子中算得上力大如牛,并且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了“天牛”这个名号。天牛虽然有角似牛,名中带“牛”,但却没有像牛那样有益于人。几乎每一种树木,都受不同的天牛所侵害。天牛的幼虫对木材危害更大。秋季,糖槭(táng qì)叶片常变为金黄、橘(jú)红、橘黄等颜色,叶色丰富绚丽。糖槭是含糖量丰富的木本植物。用糖槭树液熬出的糖浆,香甜如蜜,营养价值很高,除了可直接食用外,还可用于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9.
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有时用“树阴”,有时用“树荫”,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这说明编者拿不准,对二者的认识还处于混沌状态。荫,原有二读。读yìn时作动词“(树木)遮盖(阳光)”义,如荫覆;还有“封建时代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庇护”义,如“封妻荫子”;也作形容词“阴凉潮湿”义,如“地下室太荫了,不能住人”。读yīn时作名词“树下的阴影”义,如“树荫”。当时谁若将“树荫”写作“树阴”,那他就是写了别字。可是,现在谁再用“树荫”,那他就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了———1985年12月,国家颁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音表》规定:“荫”…  相似文献   

20.
有些名词加上“s”后并不一定是表示复数,而且意思发生了很大变化。1.advice(劝告)———ad-(通知) “2.air(空气)———airs(气派;架子)3.arm(手臂)———arms(武器)4.good(好处)———goods(货物;商品)5.green(绿色)———greens(青菜)6.look(看)———looks(容貌;美貌)7.interest(兴趣)———interests(利益)8.iron(铁)———irons(熨斗)9.quarter(四分之一)———quarters(住所)10.regard(关心)———regards(问候)11.sand(沙子)———sands(沙滩)12.work(工作)———works(工厂;著作)?“s”加在名词后一定是表示复数吗?$江苏如皋林梓镇奚斜中学@王松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