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道德智商     
他会不会考高分?他会不会进名校?他长大了会做什么? 随着孩子成长,做父母的无时不为孩子操心。但有个问题最让他们担忧: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做个好人? 许多父母对孩子谆谆教诲,除了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之外,其实他们最基本的愿望是能培养孩子正直的品格。现在,人们除了在乎智商外,也热烈谈论情绪智商所能发挥的作用。世风日下,青少年犯罪率增加,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重视“道德智商”呢? 哈佛大学教授兼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的新书《孩童的道德智商》从他个人养儿育女的经验,及他周  相似文献   

2.
他们呱呱坠地时是一个可爱的宝宝,父母并没有发现有何异样,可是到他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发现他们不会说话,行为古怪,脾气孤僻,你越叫他越走得远,父母才惊觉孩子出现问题。一些不知情的父母,还误以为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差,只要多花些时间,情况会好  相似文献   

3.
当你的孩子渐渐长大,甚至让你须仰视才见时,做父母的心中恐怕不会仅仅只是欣慰,或许还伴有一丝怅惘、担心。当然,任何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不会期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单纯,永远童心,但你恐怕又会担心着他的深刻  相似文献   

4.
李雨 《家教指南》2003,(11):46-49
不和睦家庭的直接受害者是孩子,他们是目睹父母战事长大的。当读者听到下面的三个家庭故事,你会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5.
看着孩子迈入中学的大门,父母从心里高兴,孩子终于长大了。可面对长大的孩子,您是否想过:他还会像地去一样听话吗?会和您手牵手出去吗?会在您怀里撒娇吗?不,他们已进入到一个“半成年、半儿童”的特殊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自我意识更强,而且在心灵深处会产生叛逆。面对这一切,您做好准备了吗?任小艾的一些建议会带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有时会感到不解:为什么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却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为什么他们认为孩子还太小,而孩子们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这些父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难道孩子们真的不需要我们“保护”吗?在我们眼里他们还没长大呢。父母对孩子具有一定的过度保护的趋同,常常是出于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事情,害怕孩子受到伤害,认为孩子不够成熟等原因。可是,在很多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作为伴随他一起成长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知道您每天在辛勤地忙碌些什么吗?对您的工作,他们了解多少?长大以后,他准备做什么呢?请让我们看看他们真实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独生子女被父母和其他长辈保护过多。比如说有很多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被认为很危险的事情,孩子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话,一定不会去冒险,而且会缺乏独立性。当这个孩子长大了,就会被认为是胆小。记者(以下简称记):徐老师您好!在我们编刊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来自孩子们父母的困惑。怎样让自己的孩子胆子变大一点是很多父母所关心的。您对孩子胆小是怎么看的?徐芬(以下简称徐):胆小有不同的表现,有些表现在人际交往上,有些表现在做事上。在人际交往上胆小的孩子,在个性上往往倾向于内向,不…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是送了他们一副飞向未来的翅膀。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要有意识地放手呢? 都知道孩子早晚要独立生活,不能没有自理能力。但是,我们心里却还隐藏着一个“隐观念”:孩子这么小,他哪里会做这些呢?于是,“隐观念”支配着行动,帮孩子做好了一切。在我们的眼里,孩子真的很小,很需要保护。这种情况常常要延续到很久以后,才“蓦然回首”,哇,孩子真的不小了,他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说追星是阻止不了的呢?从发展心理学研究来看,追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可以说,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追星。最开始,孩子追的对象是父母,他们崇拜父母,父母是他们心中的超人,谁都比不上。等慢慢长大、与外界接触更多之后,孩子就会变换追逐的对象,比如老师、名人、动画片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等。这说明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怀抱.  相似文献   

12.
当朋友有烦恼向我们倾诉时,我们会先耐心倾听安慰,顾及情面,不会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当孩子有了委屈向他最亲近、最可依靠的父母倾诉的时候,我们却像个高高在上的大法官,去裁定谁对谁错,孩子没有获得理解和安慰,却挟来一顿批评指正,怎能不抵触呢?  相似文献   

13.
温小凤 《母婴世界》2011,(12):94-95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将来等孩子长大了,他也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但是优雅的社交风度不会天生,需要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不纠结     
年前,受北京市妇联委托,为制定北京市十二五家庭教育规划,开展了一系列父母需求调研。在多种形式的调研中,我们强烈地感受一个父母内心深处的纠结:“我们也知道让孩子上这班那班会很累,但其他孩子都在上,今天他不上,明天会不会在小学跟不上?后天会不会与好中学无缘?大后天甚至与大学擦肩而过?……”到底该不该让孩子上兴趣班?  相似文献   

15.
张锦贻 《家庭教育》2009,(12):14-14
常常听见父母们叮嘱孩子:放学以后,好好地写作业哦!尽管孩子们都答应着,实际情况却并不一样。父母们都很忙碌,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伴随在孩子身边。孩子放学回家,是否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主要在孩子自己。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不把父母的话记在心上?难道他们不想让自己当个好学生?做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6.
男孩子爱玩娃娃家、爱抱布袋熊,会不会变成"娘娘腔"?女孩子爱玩汽车模型、喜欢舞枪弄棒,会不会长成个假小子?也许,孩子只是好奇,也许是大脑先天设定,顺其自然才是父母的态度。也请父母放宽心,只要孩子内心充满阳光,这些偏好是他个人之事,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安伯怀孕时,她和丈夫约翰每天都会猜想一百遍:孩子到底能长多高呢? 安伯身高只有1.22米,约翰和她不相上下。如果孩子和他们一样高,生活肯定会有许多不便,如果孩子比他们高,会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18.
<正>张效诚、吴敏霞夫妇是新生代父母的代表。外界一直很好奇,这对奥运冠军+记者的组合父母,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呢?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这一期,我们邀请到“超级奶爸”张效诚,听他讲述他独特的育儿经。最近湖南卫视热播的节目《爸爸当家》引发了很多父母的热烈讨论,作为节目嘉宾的张效诚带着3岁的女儿西西将生活中最原本的亲子状态展示了出来。我们发现,这个爸爸很温柔,这个爸爸会做美食,这个爸爸很会陪孩子做游戏,这个爸爸也会被孩子的童言童语“噎”得毫无还口之力,  相似文献   

19.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