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笔者在阅读《失实新闻百例》(华中工学院新闻系申凡等编)一书时,对五十例失实新闻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五十例失实新闻中:记者采写的有七篇;记者和通讯员合作采写的有四篇;通讯员采写的有三十九篇,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通讯员采写的三十九篇失实新闻中,纯属编造和虚构的,有十五篇;“合理想象”导致情节失真的,有九篇,添枝加叶、任意拔高的,有十五篇。通讯员采写的新闻失实的为什么这么多?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追名逐利。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稿件能  相似文献   

2.
记者、通讯员采写经济新闻,经常要遇、到一大堆数字。这些数字使用得当,会使新闻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反之就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使用了错误的数字还会造成失实。本文想就广播中经济新闻的数字运用技巧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漫步新闻书林,谈论新闻写作的书籍不少。新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却别树一帜。书中每篇评析文章都另附有“作者原稿”和“编辑后的见报稿”。作者原稿大多是记者采写,也有记者与通讯员合作采写的,或通讯员采写的。这些稿件经过编辑修改、加工后,均见诸报端。评析文章是按照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分析原稿的优缺点,着重谈不足之处和编辑修改的理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稿件,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推敲,绝不能有丝毫不真实的东西。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闻稿件失实的问题还相当普遍。有的通讯员上稿心切,尽量把新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中,采写自舟山市嵊泗县的两件作品——《一个人的医疗站》、《村民出题考乡党委书记》分获二、三等奖,前一篇是浙江日报文化新闻部记者和浙报老通讯员一起采写的,后一篇由舟山日报驻嵊泗记者站记者采写刊登在浙江日报上。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是新闻的大忌。从新闻的采写主体即记者、编辑的角度看,新闻失实可分为显性失实和隐性失实两种。显性失实主要是极少数职业操守低下的记者、编辑,出于名利等方面考虑,故意炮制无中生有的新闻,或者故意隐瞒一  相似文献   

7.
1984年度至1985年度,我们南通日报共有16篇(件)新闻作品被评为江苏省好新闻,其中通讯员单独采写、或通讯员与记者联合采写的共有9篇(件)。海安县通讯员刘宁采写的小故事《深情》,不仅获得江苏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而且还获得全国好新闻作品二等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报通讯员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编辑的水平再高,本事再大,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敢和记者“抢”新闻 近年来,随着新闻单位体制的改革和记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新闻竞争也异常激烈。许多处于基层的通讯员愈来愈感到“新闻稿件难写,更难发”。 通讯员在采写新闻时固然没有新闻记者的优势多,但也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应注重发挥通讯员的自身优势。根据多年的经历.笔者简要地谈几点体会。 一是要树立敢于与新闻记者抢新闻的竞争意识。同一个新闻,记者与通讯员采写的角度不同,撰写出的稿件质量也不同。只要通讯员写作立意新、角度新,就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稿件,编辑在选择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时,自然会对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分析一下失实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在记者采访这一环上问题最多,也最容易出问题。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必须从记者抓起,从采访抓起。必须把失实消灭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第一,不能让事实服从于愿望。党历来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指出:记者必须“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新闻战线》介绍过这么一个例子:某通讯员想采写一位农村老太太卖肥猪上泰山游览的事,以此来赞扬党的政策好,反映农民生活富裕的景象。但是这个通讯员隐瞒了一个最主要的情节:那位老  相似文献   

10.
刊登在《湖南日报》2002年12月14日上的消息《检察机关挺身而出当原告》,在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由通讯员和报社记者合作采写出的新闻佳作。这又一次说明,身居社会基层的通讯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占有得天独厚的先知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他们仍然是办好报纸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何谓通讯员?据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载:“通讯员是指为新闻机构采写新闻、反映情况的编外新闻工作人员,有时也称通讯员或通讯记者、通信记者。通讯员一般是…  相似文献   

11.
新闻选题主要是解决记者和通讯员到什么地方。去采访什么单位,打算写个什么内容的报道。选题定不下来,采访就无从开始,选题是至关整个采访成败的关键一环。凡是从事新闻采写的记者和通讯员,每写一篇报道前都有一个选题问题。选题的要求,用通俗话说,叫做“选对了庙,拜对了神,烧对了香,走对了门”。新闻选题的来源是大量的新闻线索。新闻线索。它不是新闻,也不是选题,只为采写人提供选题素材,提供线索;采写人要做的工作,第一步是大量搜集新闻线索,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第二步是在大量的线索中精心地选选题。新闻线索不是从天上…  相似文献   

12.
从中央到地方,很多新闻单位所采用的稿件,大多出自于通讯员之手。这些土记者、业余记者为党的新闻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同时,也有相当一些通讯员在采写新闻过程中,不经意地走进了误区。 跳出小圈圈 一些通讯员认为,“游击队”不能与“正规军”相比。其实,作为通讯员来讲,自身也有记者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对身边的事特别熟悉,时效性占有先机。要说劣势,那就是通讯员采写的一些稿件,有狭隘的地方观念,片面地从局部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去年6月20日,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党委聘请全省模范农民通讯员郝志文任报道员,使这位农民记者大展其才。仅半年多时间,这位农民通讯员就采写稿件一百五十多篇,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一百二十五篇。由此使我联想到,地方新闻部门在改革通讯体制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4.
军事新闻采写的全过程离不开记者、通讯员的思维。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努力提高军事新闻的可读性、指导性,写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动态性的立体化新闻,是军事记者和部队广大通讯员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因此,在这种挑战面前用科学的思维万式来指导自己的采访写作,提高采写技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反常思维,作为军事新闻采写中不太常用的思维方式,近几年来已被许多军事记者和部队通讯员所重视、借鉴和运用。这里,笔者就军事新闻采写中反常思维的方法作一粗浅的探讨。A、一反常现法。就是从反…  相似文献   

15.
我从一九八一年做常州市太滆乡通讯员以来,先后被上级新闻单位录用稿件二百二十多篇,没有一篇失实。我的做法是:一、耳闻还要目睹。我采写稿件时,总要对报道的人和事进行一番分析,踏看现场后再发稿。前年夏天,湖星村一位渔  相似文献   

16.
“土记者”采写“大人物”旺苍县委报道组何学元基层通讯员除了采写“本土”新闻之外,能否采写“大人物”?回答是肯定的。我从事新闻报道十多年来,凡是有这样的机会都不轻易放过,先后来写过外国专家、大学教授、特型演员、省长、省委书记和老将军,发表过20多篇报道...  相似文献   

17.
简讯     
西安铁路信号厂宣传科,去年为通讯组的同志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杂志,经过学习和练笔,通讯员提高了写作水平,1986年他们在各级报刊上发稿85篇。(徐贵仓) 山西科技报运城记者站前不久举办了科技新闻培训班,30余人参加了学习。针对科技新闻采写中的问题。他们请搞科技报道的编辑、记者讲了课。(王自育) 洛阳市邮电局定期召开通讯员会,探讨和交流_新闻写作情况。为通讯员订了《新闻与写作》等刊畅,提高了通讯员的新闻采写能力。今年,一些大报上也见到了他们的报道。(郭建栓)  相似文献   

18.
新闻窗     
抓好报道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本刊讯徐中华报道:某分部大力抓好报道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报道骨干紧紧围绕部队中心工作采写稿件,不在猎奇、赶“潮”上想歪点子。他们还严格审稿制度,凡发现猎奇性新闻稿件,一律不予签发,并对采写稿件的报道员给于批评教育。由于把关严,几年来未发现一篇失实的稿件。连续10年给通讯员订阅《新闻与成才》本刊讯吴铭报道:中国新兴集团3509厂人武部在民兵活动经费包干,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资金,连续10年给10名民兵通讯员订阅《新闻与成才》杂志。他们还选送了10名骨干通讯员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  相似文献   

19.
稿件是新闻单位的“原料”。稿件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宣传质量,稿件多,选择的余地就大。而增加稿源就要充分保护通讯员的投搞热情,让他们多写稿、多投稿(特别是县广播站专职记者比较少,大部分稿件要靠他们采写)。为了保护通讯员投稿热情,就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通讯员的稿件,尤其是通讯员的第一篇稿件。通讯员刚写稿、投稿的热情是脆弱的,业余通讯员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带有试探性,采写新闻稿件多数是由于新闻事件触发了“灵感”和责任感,他们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初写新闻稿件,可能从内容到形式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新闻写作要求,这就需要编辑人员: ——不要轻易地“否决”。对编辑人员来说,每篇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如一座百宝山,丰富多采。有的记者、通讯员可以从中采写出引入注目的新闻来;有的却一无所得,或得之甚少。什么道理呢?这里有个新闻敏感问题。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也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