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六六年初,叛徒江青勾结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和老反共分子陈伯达合伙抛出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是“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理论支柱,是他们杀伐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艺的反革命屠刀。这个“文艺黑线专政”论,把三十年代文艺说成是建国以后所谓“文艺黑线”的历史根源,说它与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所谓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一般地说,即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鲁迅为旗手、以左翼作家联盟为基千的革命文艺运动。本来,这个文艺运动的光荣历史地位,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已根据历史实际科学地论定了。今天之所以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完全是批判“四人帮”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需要。全盘否定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是“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危害严重,流毒甚广。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是叛徒江青伙同卖国贼林彪,为了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而铺垫的一块上马石。林彪和江青胡说什么:建国以后的十七年中,我国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觉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王张江姚“四人帮”是一个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为目的反革命黑帮,他们的一个重要舆论工具,就是阴谋文艺。 “四人帮”结帮篡党由来已久,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他们就勾结林彪反党集团,疯狂地反党、反社会主义,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他们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  相似文献   

5.
“四人邦”为了把文艺变成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宣扬了许多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其中带纲领性的是“根本任务”论。它颠倒了社会主义文艺与无产阶级政治的关系,歪曲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篡改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对我国革命文艺事业危害极大。 早在一九六四年江青就叫喊:“塑造正面英雄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根本命题。”两年后,她勾结卖国贼林彪,在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同时,竖起了“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面理论黑旗,其后又将“工农兵的英雄人物”的字样改为“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经过他们反复宣扬,成了什么创作“指导思想”,“纲领性的战斗任务”,以此来禁锢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四人帮”在文艺创作理论上,把形象思维当作所谓“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体系”和“现代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一个认识论基础”进行疯狂攻击,而把“反形象思维论”,作为他们反革命阴谋文艺的认识论基础加以大力宣扬,造成了文艺思想的极大混乱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巨大损失。华主席批准发表《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形象思维得到解放。正当全国人民特别是文化界广大革命同志认真学习毛主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里,一九三六年“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论争的问题,是一个被“四人帮”搞得十分混乱,造成严重政治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大问题。一九六六年初,“四人帮”勾结林彪、陈伯达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出笼之后,他们把“两个口号”论争说成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和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两条路线斗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正确地指出了革命文艺的方向,科学地解决了关于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阐明了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多年来,在毛主席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革命文艺创作,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疯狂鼓吹“文艺黑线专政”论,继而又鼓吹文艺“空白论”,妄图一笔抹煞毛泽东思想在文艺上的伟大的指导作用,否定我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传统,篡改革命文艺的历史,反对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但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革命文艺工作者,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深入广大群众,去反映工农兵的生活,发掘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文艺  相似文献   

9.
近来,我和几位青年朋友看了几部文化革命前拍摄的优秀影片,深深受到感动,同时也十分惊讶,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好的影片啊!可是,“四人帮”却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把这些优秀艺术作品打入冷宫。他们炮制了“文艺黑线专政论”与“空白论”,用这“黑”“白”两张封条,不仅把这些优秀影片,而且几乎把十七年的全部文艺创作乃至所有中外优秀文艺遗产,统统禁锢了起来。“四人帮”一手造成的文艺界百花凋零的局面,严重影响到广大人  相似文献   

10.
“四人邦”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不仅是套在作家、艺术家身上的精神枷锁,使他们难以进行革命的文艺创作,而且也是套在中外古典文学教师与研究人员手脚上的思想镣铐,使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更加不能容忍的是,这一谬论还影响到广大的读者、学生和青少年,恶果累累,危害极大。作为外国文学教师,我想从外国文学工作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六六年初,江青勾结林彪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他们歪曲事实,混淆视听,硬把一些早就受到批判的修正主义文艺观点说成是十七年文艺战线的“代表性论点”。以后,“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不断重复这种谰言。他们罗列的所谓十七年文艺战线的“代表性论点”,第一个就是“写真实”论。诚然,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中确实有人鼓吹过修正主义的“写真实”论。但是,当时主管文艺工作的负责同志和许多文艺工作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谬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有力的批判,文艺战线的绝大多数同志是及时识破了这种谬论的反动性并与之进行坚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与林彪合伙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把一大批革命文艺作品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影片《兵临城下》就是被他们看作是大毒草的典型而大加挞伐。一九六六年四月,“四人帮”的御用文人首先发起对《兵临城下》的围剿,抛出了《影片<兵临城下>是棵宣扬修正主义的毒草》一文。一九六九年九大闭幕后不久,“四人帮”在上海的写作班子又秉承其主子的旨意,写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文,再次向《兵临城下》发起攻击。  相似文献   

13.
<正> 4月,《边疆文艺》复刊。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文英在复刊后的第一期上发表文章说:《边疆文艺》复刊之后,要“坚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全省广大专业和业余作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和繁荣云南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作出应有的贡献。”文章还说:在“在文化大革命”中,云南省的帮派体系把《边疆文艺》打成“黑线刊物”,现在《边疆文艺》复刊了,就是把“四人帮”颠倒的是非纠正过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边疆文艺》复刊以后,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红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锐利武器,坚决批判‘四人帮’的反动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彻底清算他们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肃清一切流毒,正确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把刊物办成真正能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刊物。”  相似文献   

14.
在林彪、“四人帮”抡起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捧的淫威下,横遭摧残、迫害致死的一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中,老舍是最早被夺去生命的一个。他是带着“四人帮”加给他的遍布全身的斑斑伤痕和他亲自手书与装订的毛主席诗词,悲愤地离开人间的。在遭受四人帮百般污辱、生命垂危之际,老舍对夫人胡絜青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说违心的话,我相信,毛  相似文献   

15.
在叛徒江青勾结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合伙抛出的“文艺黑线专政”论这个反革命命题之下,在“四人帮”炮制的反动文艺理论体系之中,有一条赫赫有名的理论,其文曰:“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或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它是从一九六四年叛徒江青提出的“塑造正面英雄人物是一切文学  相似文献   

16.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我国文艺界得到了第二次解放。被“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压抑得濒于窒息的文艺界又重新活跃起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日趋丰富和繁荣,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春天即将来临。上海工人业余作者宗福先同志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可以说是文艺界报春的一声“惊雷”。话剧《于无声处》的创作和演出,轰动了上海,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作者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准确地抓住了现  相似文献   

17.
一、从“形象思维”研究的困窘谈起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中,有好几件激动人心的学术大事件是应该写进历史的。其中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便是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形象思维”的概念(最初译为“形象的思索”)就被引进我国。此后的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形象思维”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的研究课题。由于“文革”初期郑季陶先生发表了《文艺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文,形象思维论被戴上“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帽子,于是,在“…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的头面人物江青伙同林彪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即将到来的一九六六年二月抛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深化的产物,它的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动派。所以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动派,预感到他们末日的来临,于是进行了疯狂的反扑和垂死的挣扎,象泛起的沉渣一样,浮到水面上来,散发它们的恶臭。“四人帮”就是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四人帮”在臭名昭著的“两个估计”里,胡说什么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的教育战线是“黑线专政”。这个“黑线专政”论,现在已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们还必须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将这过街老鼠穷追猛打,要直捣其老巢,进一步将它批臭。  相似文献   

20.
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优秀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四人帮”出于反党篡权的需要。挥舞“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大棒,把它打成“利用小说疯狂进行反党活功”的“大毒草”,封存达十年之久。他们攻击作品里的英雄人物“都是犯纪律的”,还把主人公的光荣牺牲歪曲为“人为地制造一个悲剧”。江青在一次讲话中荒谬、蛮横地下了结论:“周立波这个人很坏,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