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记者所组成,他们在1927年1月成立学会之时,出版《新闻学刊》。该刊“以研究新闻学术、提倡新闻事业为宗旨”,从性质上看,确为纯真的新闻学杂志,所以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断定它“为我国有新闻学专门杂志之始”。这本杂志的撰稿人,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黄天鹏、胡政之等等,多为当时享有盛誉的新闻学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2.
复旦大学新闻系余家宏、宁树藩等四位同志,经过多年的标点、注释、简介,将我国四本最早的新闻学译著汇编成《新闻文存》一书,共348000字,已于1987年12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后继重印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以来,第二次绝版书的再版;也是早期理论新闻学与实用新闻学的首次重印。《新闻文存》所收录的四种新闻学著作,是日本最早的《新闻学》(松本君平著)、美国最早的《实用新闻学》(休曼著)、我国最早的《新闻学》(徐宝璜著)和《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日本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又名《欧美新闻事业》,1899年出版。据日本新闻学会前会长内川芳美教授1978年来华时介绍,此书在日本国内已成为孤本.在我国,自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后,也已长期失传。新闻界人士只闻书名,未见其书,深  相似文献   

3.
汉译新闻史著作《泰西新报源流表》,在松本君平《新闻学》汉译本出版之前的1898年已经刊行;1903-1904年间,坊间还可以见到《报章源流》一书。这两部译作与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和休曼的《应用新闻学》一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对中国人的历史、理论和应用新闻学的最初的启蒙。  相似文献   

4.
据目前所知,日本松本君平所著的《新闻学》是我国最早译成中文的外国新闻学专著,出版于1903年10月,该出的一些重要言论曾被广泛引用。梁启超十分推崇这本新闻学著作,他曾说:“日本松本君平氏著《新闻学》一书,  相似文献   

5.
赵泓 《新闻与写作》2005,(10):16-16
《转型中的新闻学》一书印出来后,我时不时地将它拿在手头掂量掂量.这部沉甸甸的著作记录了李希光教授自1999年离开新华社记者岗位进入清华园以来几乎全部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书讯     
《新闻文存》汇集我国四种最早的新闻学译作与著作的《新闻文存》一书,已由复旦大学余家宏、宁树藩教授等人编注,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汇编了日本最早的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美国最早的休曼著的《新闻实用学》、我国第一本理论新闻学著作-徐宝瑛著的《新闻学》(191。年出版),我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邵飘  相似文献   

7.
徐宝璜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被誉为我国“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1918年10月,他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为政治学四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新闻学大意》,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30年在北大的一次课堂上“猝患晕厥”逝世,年仅37岁。他写的《新闻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蔡元培称之为我国新闻界“破天荒”之作。 徐宝璜的新闻伦理思想是他新闻思想的一部分,在《新闻学》一书和后期的新闻学论文中都有较多的论述。在我国新闻史上,他是最早较为全面论述新闻道德的新闻理论家。  相似文献   

8.
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一书 ,包括绪论和三十六章 ,约 1 1万字 ,几乎涵盖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经营管理新闻学几个分支的内容。其中 ,以实用新闻学的内容较丰富 ,历史新闻学的内容次之 ,理论新闻学的内容又次之 ,经营管理穿插在历史新闻学等有关篇章中。此书出版于 1 899年 ,是日本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适应了 1 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 90 3年译成中文 ,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今年正好是汉译本出版 1 0 0周年。这 1 0 0年 ,经历了三个时代。先是清朝末年。《新闻学》译成中文以前 ,我国近代一些…  相似文献   

9.
再论新闻学与历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新闻学与历史学甘惜分问题的提出1985年9月我作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曾在该校作过一次《新闻学与历史学》的演讲(收入拙作《新闻论争三十年》一书中)。而我意犹未尽,兹再申其说。新闻专业安置在什么系里呢?在我国通常是附设在文学系里,做为文学系的一个专业...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著作出版不甚景气的今天,武汉大学新闻系教授吴高福的专著《新闻学基本原理》自1993年4月第一版销售一空后,在一年时间内再版万册,又已告罄.去年11月26日,武汉大学新闻系就该书举办学术研讨会,进一步肯定了《新闻学基本原理》一书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其对新闻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教程》是一本在传播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之作 ,它显示出理论著作独特的丰采和作者分析思辨的深厚功力。本书的逻辑框架结构 ,反映了作者试图使传播理论体系化的有益尝试。作者还在书中提供了许多传播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如深入剖析传播学基本概念 ,阐发因此而起的研究导向 ;如从宏观着眼 ,中观剖析 ,微观入手等。本文还就传播学宏观、中、微观理论研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2.
指称新闻采写编评者的“记者”一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进入中文报刊,并被普遍使用,但最初主要指报刊的评论写作者而言。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报刊“记者”一词的使用和松本君平《新闻学》一书的汉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方晨 《国际新闻界》2020,(4):134-155
以詹姆斯·凯瑞的讨论为源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闻史观变革运动推动了美国新闻史研究走出辉格式的、线性的、进步的传统范式。大卫·诺德延续了凯瑞的新闻文化史路径,将其进一步聚焦到以阅读史为代表的新闻机制史的范畴中。他的《新闻的共同体》重新定义了“新闻”与“新闻史”的内涵,从“生产的共同体”和“接收的共同体”两个维度阐发了北美新闻传统中的共同体精神。他的新闻史研究试图将文学批评、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兼顾人文主义和社会科学的新的关于传播的历史。由于他的新闻史观是地方性的,国内研究借鉴时要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10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扼要的梳理。划分为新传播科技、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学理论等四部分。文章认为,传播科技带来的新的媒介生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这年新闻传播学界宏观思考的最大问题;在中观层面,对各二级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成果主报告的一部分。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的现实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开设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论述了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得出了目前我国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经成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17.
自媒体与公民新闻对原有传播格局进行重构,社会话语和媒介权力在重构中产生转移。本文探讨了自媒体传播中公民新闻带来的媒介权力的补偿性转移。  相似文献   

18.
The Colophon, published from 1925 through 1935 for an audience of book collectors and connoisseurs, illuminates the debate over the basis of a book's value: genuine quality or artificial scarcity. It also illustrat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enuine news about the book industry and “publicity hypnosis”—today’s “hype.” The magazine’s authors, designers, typographers, printers, and illustrators were among the finest of their day. Claire Badaracco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Marquette University, and is currently writing a series of articles about Anglo-American book publishing, journalism, and publicity trades between 1920 and 1940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British Academy, the National Endowment, and the Bibliographical Society of America. Her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in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 Journalism Quarterly, Essays in Business and Economic History, and other journals.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he Center for The Book, is publishing her monograph “The Lakeside Press Four American Books Campaign 1926–1930.”  相似文献   

19.
有关任白涛与伍超之间的版权纠纷,已在刘家林的"新闻学史上的一桩公案"以及李秀云的"任白涛的两个第一"两文中有所披露,然其经过情形多数引用当事人说辞,缺乏说服力。本文以"新闻价值"一节为切入点,展开实证研究,得出伍超的《新闻学大纲》第六章几乎完全照搬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与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的相关章节而构成抄袭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First published in January 1905, the Irish Independen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as having been influenced by developments in journalism first associated, almost a decade earlier, with the Daily Mail in Britain. However,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while the Irish Independent adopted many elements of New Journalism its proprietor, William Martin Murphy was strategically selective in how elements were incorporated within his new venture. The success of the Irish Independent can be viewed as the outcome of two processes: the selection and adaption of some aspects of New Journalism to create a successful commercial newspaper and also the exclusion of what were considered the less desirable elements of New Journalism that may have damaged the title’s circulation in a country where the power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was strong. Murphy, in effect, ‘shopped’ for aspects of New Journalism as practiced elsewhere that he felt were most suitable to the local Irish market. In the latter respect,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local context when discussing the universality of journalism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