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剩下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剩下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习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校以教育理念的提高为前提,以从我做起为基石,以课堂教学为关键,以家校配合为保障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2.
<正>江阴市璜土中学创办于1951年,现为初级中学。占地面积61 04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 532平方米,教育技术装备达到江苏省Ⅱ类标准。璜土中学"三风"自1972年确立以来得到了几代人传承和弘扬。今天,学校"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师生团队已在教育系统得到公认。学校以"勤学守纪,文明朴实"的学风为德育目标,全面落实行动德育,重视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强调文化引领道德成长。学校对学生每一项基础文明习惯都有具体要求,并对照要求进行训练养成。例如,读书做到"头正背直,双  相似文献   

3.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4.
格珍  翻多 《西藏科技》2010,(10):51-53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年龄尚幼的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作为学校教育者,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杨海 《知识窗》2012,(4X):57-57
<正>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伟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巴金也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叶圣陶曾说过:"语言文学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应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6.
"养成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是最有利习惯培养的阶段,也是人一生处于相对叛逆的阶段,传统的说教方式,很容易引起抵触心理,无法起到激励作用。本文着力于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方建华 《今日科苑》2009,(16):206-206
古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习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虽然受到先天气质的影响,但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时习惯形成的决定因素。幼儿期是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8.
正泗阳县新袁小学创办于1922年,百年育人理想,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新袁小学秉承"尚乐"核心文化,在全民阅读和县教育局"大阅读"思想的引领下,针对农村儿童阅读现状,以乡村学校"乐读"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多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育锻炼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因此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应该侧重的是一个优良体育习惯培养的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进行了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期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学校“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办学理念的体现。了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造成原因;要注意方式,以理服人,引导发展;跟踪观察,防止“旧病复发”;持之以恒,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先生曾这样说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认为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幼儿教育是一个养成教育。"何为养成教育呢?其实就是在幼儿阶段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四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构建了以师资培训、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辅导、德育融合、校园心理环境创设、家长学校为框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形成了"做最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的良好学校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具体取得成果如下:一、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教师的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这种作用关键在于能否促使学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学习习惯、午睡习惯、思维习惯等各方面的内容。而学龄前儿童正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英国作家萨克雷也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养成教育的培养是我们当下迫切要做的事,它可以影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养成教育,他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现在的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原本应该得到更多帮助的中职生在初中大都被忽视,甚至放任自流,没有养成很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也强调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但在理论上认识不深刻、不全面、不系统,在实践上以传授"三基"为主要内容。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强调了终身体育,诱发了人们对终身体育的思考。用终身体育的思想从一般只强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间断效益跃升为基础的长远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杨勤理 《知识窗》2013,(1):27-28
近几年,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改革的目的在于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改革的成效甚微。笔者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反思,认为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在多元文化共生、多元生态教育的十年追求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这些特色既是学校教育追求的必然成果,也是学校后续发展的坚实根基。近日,笔者与姜红校长就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的发展愿景进行了交流。笔者:首先请姜校长介绍一下学校在多元文化共生背景下,拓宽路径,推进德育实践内涵发展方面的探索。姜校长:1.推行多元评价,构建"积极德育"模式,确立"十大核心素养"为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开展"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向青松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206-206,348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而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应该说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不仅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结合高校的特点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如燕 《知识窗》2011,(5X):1-1
<正>著名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技能的堆积。教育就是要教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自古以来,很多大师、名家都对教育下过定义。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所教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对教育的理解是:"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与此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北京大学学者蒋梦麟先生曾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