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建与沿线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开展新南南合作的黄金时期。通过归纳福建"南南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剖析合作的主要路径与成效,表明福建与沿线国家在农业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可持续发展、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开展了务实合作,并通过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合作网络、促进技术转移"供""需"衔接,扩大科技交流规模与层次,培育跨境科技合作品牌等路径,实现技术供需主体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2.
李昆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29-1035
 由发达国家主导的CDM(清洁发展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得来自发达国家企业的减排资金和技术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但是,作为《京都议定书》灵活机制的CDM却内含着更为隐性、深邃、复杂的利益目标。事实证明,CDM不仅为发达国家企业提供了污染转移、降低减排成本、转嫁减排责任等制度空间,而且还使其在减排技术输出、国际碳贸易定价权方面占据着绝对的操纵地位。本文以欧盟市场的碳排放权限EUAs、CERs的转换活动为例,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对发达国家企业及国际碳贸易商的CDM操纵机理和目标进行了交叉剖析,并依据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优化CDM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了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分析了建立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结合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从主导机制、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等提出了湖北技术服务转移体系建设的思路,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及其应对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大议题。气候变化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剧烈,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以位于非洲东部西印度洋上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塞舌尔共和国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如海平面上升、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水资源短缺、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及该国采取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严峻性提出警示。通过管窥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和应对之道,也希冀引起我国政府和民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沿海和海岛城镇的政策制定等方面应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5.
国际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建设的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能力提高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技术转移提高技术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晓凤 《科研管理》2007,28(5):178-184,190
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是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技术转移能否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与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的双重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移方式的选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技术国际转移方式的选择理论,继而分析了农业技术供需双方即中国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环境和技术、市场、成本等方面的条件,推出了中国农业技术向发达国家转移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出口和许可证贸易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技术转移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目前影响城乡技术转移目标形成的深层原因,探讨了城乡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提出利用技术转移的内在机制设计和创造技术转移的需求环境。  相似文献   

8.
卞爱钧 《大众科技》2005,(11):134-135
技术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文章对利用FDI技术转移发展我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开展“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将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对实现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气候变化的事实和预估出发,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农业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并探讨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需求缺口。研究发现,相比于减缓技术,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适应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推动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行动将面临大量的资金缺口,并且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防灾减灾、生态系统治理、低碳产业、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等减缓和适应领域均存在能力建设缺口。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合作国家、合作领域、合作对策3个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气候合作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东南亚和非洲作为“一带一路”气候合作的重点地区,以及在技术、资金、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领域。进而提出了整合“顶层设计—资金保障—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话语体系”多措并举的系统化合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政府、媒体、公众、法制、技术等视阈,提出了政府主导驱动机制、公众信息需求拉动机制、媒体报道促进机制、依法应急规范机制、信息技术推动机制5种政府应急信息公开动力机制类型,并对政府应急信息公开动力机制建设进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其技术转移活动将面临转移过程透明度低、难以确权以及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各种问题,区块链技术因具有共识机制和可溯源等特点,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基础设施。分析国家实验室在技术转移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现实需求,对区块链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优势和潜力做了对应的比较,论证区块链技术在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场景上的适用性,并对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架构的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区域技术转移驱动因素理论框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采用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技术转移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省际技术转移更多地发生在"强–强"之间,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特征;省际技术转移受到市场需求、创新能力基础、科技资金筹集和相邻区域技术转移行为等主要因素的显著影响,表现出"市场导向"、"能力导向"与"竞争导向"等三个内在主导决定机制,同时还受到如知识产权保护等环境方面一定程度的影响;结果还暗示,省际之间技术转移行为可能存在由竞争、竞赛、模仿等引发的"横向策略互动"倾向。  相似文献   

13.
地方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对于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西南地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现状出发,分析各省市在体系架构设置、政策配套、区域交易平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立足西藏技术转移基础差、起步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西藏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转移重视程度不足、科技创新活力较低、技术转移意识不强和保障服务机制不健全,提出健全西藏技术转移政策体系、搭建技术转移体系架构、激发转移主体活力、建设技术交易平台和培养技术转移人才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建立符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转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技术转移的几种內在机制,认为通过这些机制的选择和利用。可以设计和创造技术转移较佳的技术需求引力场和环境条件。认为有必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技术引进中心,建立社会主义的自由港,对外资的使用方向要有正确引导。要做好市场预测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组织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组织边界和价值创造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企业可利用数字平台协调不同参与者的创新活动,从而对价值进行扩展和延伸。本文借助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刻画了核心企业主导、用户需求主导、开放创新主导以及生态系统主导等四种类型的跨界创新模式,并辅助案例分析归纳出资源异质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以及数字同构效应驱动的跨界价值共创微观机制及其过程机制,为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及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启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从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形成了从技术发达国家向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态势。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1996—2009年间我国资本品进口相对集中的六大制造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分析,通过构建CH模型,研究我国资本品进口来源国这一转移过程中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品进口来源国转移对我国技术溢出不利。针对这一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能力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钢 《科学学研究》2001,19(3):70-77
如何借助技术转移获得技术能力 ,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运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演化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 ,从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入手 ,通过刻划技术转移过程的学习性质 ,建立起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能力演化过程模式 ,以期加深对发展中国家企业从技术引进到能力培育和成长过程的理解 ,进而为我国企业自主能力的形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吴先华  郭际  郭雯倩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23-1330
 采用投入产出法的思想,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在中美两国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测算了中美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量。研究发现,由于中对美商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部门为主、美对华商品出口以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部门为主。中国为美国的碳减排做出了很大贡献。认为应该从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角度来重新界定碳排放责任,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更客观、可靠的数据;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应进一步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共同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9.
论构建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强制许可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发展中国家呼吁实施强制许可制度以实现清洁技术的有效转移和传播。从经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角度来分析,实施清洁能源技术强制许可制度具有合理性。目前,相关国际条约的签署和完善、强制许可制度在公共健康领域的实践、国际社会对气候治理的重视等因素为我国建立清洁能源技术强制许可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阻碍建立清洁技术强制许可制度的因素并存。在分析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强制许可制度建立的合理性、有利支撑条件和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通过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建立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等途径来构建该制度,以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溢出效应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外国直接投资(FDI)已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技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作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同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扩大。技术转移的大规模发生,不仅缓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短缺,加快了国民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而且使东道国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使国民经济走上内生化增长的道路。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经济计量模型,以我国近年来具体数据为依托,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