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作为一名军工人,他始终谨记投身国防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科技人,他一直坚守着为国家舰载雷达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作为炎黄子孙,他处处发扬着勤奋拼搏的精神。他,就是我们本期的主人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为我国舰载雷达做出突出贡献的邢文革。邢文革,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名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逐渐成长为我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工艺,常常被称为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之母"。"雷达制造,也需要工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首席专家朱建军强调了工艺之于雷达制造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如果把设计比作电影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当记者慕名来到金陵名城南京,中国工业雷达的发源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庄严静谧的气氛让人肃然起敬。宽敞的办公室内,除了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一个放文件的柜子,简单到让人觉得缺点儿什么,而这里便是杨广平工作多年的地方。身为十四所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近年来,大量三代机歼-10、歼10B的服役以及四代战斗机歼-20的频繁试飞振奋人心。但鲜为人知的是,假如没有机载雷达,战斗机在空中就会像个瞎子一样迷茫,毫无战斗力。这是雷达工作者的功劳。金林,1949年出生在江西永修县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毕业后一直在第一线从事前沿雷达理论、技术探索和系统研究、工程研制工作,在工作中迅速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国泰则民安,国盛则家兴。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实力。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有这样一群军工人,他们隐姓埋名,他们甘于奉献,他们不求名利,他们有着同一个军工梦——强我国防。而这也是吴道庆作为其中一员,最简单朴素而又伟大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故事,而雷达就是科学的千里眼。这个于1935年诞生在英国的探测器,除了在二战中大显神威外,长期以来直到现在都是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标志。"惟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48岁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重要机遇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导致国家的安全环境受到威胁,强国强军是我国快速稳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作为我国预警探测系统及雷达装备的核心研发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一直承担着国家诸多重大先进装备...  相似文献   

9.
空管监视装备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三十八所(以下简称38所)是中国电科集团公司以空中平台、军民两用雷达、核心部件为完整产业链运行的产业实体,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着力发展民用雷达产业,是我国较早进入空管雷达领域的国家骨干研究所之一。2011年以来,38所着力开展L波段远程空管一次雷达、机场场面监视雷达、MLAT多点定位系统等新型空管监视装备的研制工作,积极推进空管监视装备的国产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方超:自己干     
方95年从西安交大物理电子技术系毕业后最先去的是华东电子研究所(原电子部38所),搞雷达天馈系统研究.当时所里的条件有限,技术设备比较落后,有幸的是,方碰上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师傅,他给了方很多磨练的机会.方回忆说:"有项目的时候,我就认真去研究,你去做了也总能攻掉不少课题."在华东电子研究所的三年磨练,使方更加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1.
正预警机是空基预警探测体系的信息枢纽和指挥中心,是空中多面手和力量倍增器,是现代空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国防竞争的重点领域。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上,空警2000预警机承载着国人的期待与自豪带领庞大机群从天安门广场呼啸而过,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标志着我国几代人的预警机梦想在此刻实现!如果说预警机是国防装备领域的一顶皇冠,那么预警雷达便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  相似文献   

12.
侯云德1962年于苏联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先从事副流感病毒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在从事中药黄芪的抗病毒机理的研究时,他注意到了黄芪对干扰素的诱生作用,并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了干扰素上,于1982年首次克隆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的首个基因工程制备的药物——重组人α1b型干扰素,开学界先河,此后的十余年间,又先后研制出一个国家I类(重组人γ干扰素)和六个国家II类新药,被称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莫玮:中国一定要发展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高端制造业是突破口。本文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实现"转变"目标,要着力培养出适应高端制造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人才是取得这场"转变战役"的决定因素。1.高端制造的发展背景高端制造是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  相似文献   

14.
正34岁,他投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发事业。46岁,他参与设计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下潜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64岁,他亲自登艇参与深潜试验,成为总设计师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的世界第一人。也是在64岁,阔别家乡三十载,几乎与家人失联的他荣归故里,此时,父亲和二哥已经去世,高堂老母已93岁高龄。如今93岁的他,仍坚持到研究所工作,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相似文献   

15.
从伦敦到悉尼,从上海到孟买,从布鲁塞尔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对于一个走过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人而言,什么最吸引他的全部感官?美国《纽约时报》已故著名记者兼美食专栏作家R.W.阿普尔心中的答案是饮食。就在因病去世前不久(2006年10月6日),这位美食爱好者还在为同道中人炮制最后一道"大餐"——一份全球"美食地图",列举了美国之外十个国家的十大餐馆。他在文章中说,这些餐厅并非全是世界公认的顶级餐厅,却凭借各自特色拥有"值得专程坐飞机前去一试"的吸引力。和横扫西方世界的"米其林"星级餐馆不同的是,阿普尔"美食地图"还涉及印度、中国这两个东方国家。中国的好吃一族可以去上海外滩寻觅阿普尔"美食地图"上几近完美的珍馐。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9,(2):9-9
什么叫健康?古人云:"体壮日健,心怡日康"。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从我们中国人的认识上来说,首先,平衡就是健康;第二,健康包括了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在全球193个国家中,中国国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进入了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07-I0008
<正>[导读]今年春节后,家人给萌萌买了个智能手机后,他天天玩手机,晚上还躲在被窝里打游戏,李清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玩手机惹的祸!一名小女孩专注地玩手机"一检查下来,9岁的萌萌近视竟然达到了540度。"对于检查结果,李清梅有点不能接受,去年萌萌检查视力时根本不近视。原来,今年春节后,家人给萌萌买了个智能手机后,他天天玩手机,晚上还躲在被窝里打游戏,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百飞就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研究所的一名优秀博士生到研究员,他二十年如一日,用一个个平凡的脚印,拼织出一条华丽的科研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山海经》中就有3处有关石涅(煤)的记载。而自从有了采煤业,煤矿的开采与安全问题便始终伴随着采煤业的发展。如今,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采煤行业更面临着“环保降碳”这一重大命题。煤矿的未来发展究竟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是摆在所有煤炭科技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科院”)首席专家毕忠伟也是这道世纪问题的一名作答者。然而与许多科学家不同,他回答的方式是躬耕在矿山一线。漆黑的矿井下是他的实验室,每一块岩石都是他的实验数据,每一座矿山在他眼里都是一个个具体的诊断对象。面对这道宏大的命题,毕忠伟决定,要在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20.
<正>环境是什么?"环境就是民生!"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答案坚决果断,他表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追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统一的道路上,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排放源头上治理大气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走遍了中国的主要港口,他发现大型船舶带来的污染远远出乎意料,"一艘巨轮从进港到出港的短短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相当于十辆大卡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