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湖石     
太湖石为我国四大名石之一,是苏州园林布景的主要观赏石种。宋代赏石大家米芾以"瘦、皱、漏、透"概言太湖石的审美特征。"瘦"即盘骨苍劲、裸露而不臃肿;"皱"是轮廓凹凸不平;"漏"是孔洞能透过光线;"透"则是溶洞密布其内能透水通气。太湖石属于被溶蚀的石灰岩。太湖地区广泛分布着2亿~3亿年前的石灰岩,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沿着纵横交错的石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7,(16):20-21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将初中生物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学艺术之美。受太湖石鉴赏标准的启发,阐述了将"瘦、漏、透、皱"四字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之中的方法,即备课之"透"、简化课堂之"瘦"、适当冗余之"皱"和一个不"漏",旨在营造使学生享受其中的生物课堂,让学生感受生物之美,体会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抽象之美     
现在许多人的家里,都放有赏石一二。或太湖石,或灵璧石,或英石,或昆石。还有一些新的石种,并不讲究“皱漏瘦透”。虽然赏石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还是坚持认为,“皱漏瘦透”是中国赏石最根本的艺术标准,是精髓。中国赏石,就像中国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中国的古人,是深谙抽象之美的。  相似文献   

4.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我校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以"瘦、皱、漏、透"为外显特征的卓越课堂。"瘦",意在简约,不追求过大容量,删繁就简,设计精炼;"皱",意在生动,不是直来直去,而是"尺水兴波",跌宕起伏;"漏",意在留白,不追求面面俱到,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动静相宜,补白相机;透,意在深刻,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教材析透、教师讲透、学生悟透。  相似文献   

5.
“瘦、皱、漏、透”四个字是宋代名贤米芾对太湖石之美的艺术性概括,诠释了太湖石瑰奇之形、纹、质的“神”与“形”的自然韵致*[1]2.在“基于高认知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提出并研究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数学卓越课堂教学”的内在特征:瘦、皱、漏、透.该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卓越课堂有以下外显特征:(1)倡导简约(瘦).设计精巧、思路精妙、板书精美.(2)注重生动(皱).语言生动、有效互动、思维灵动.(3)鼓励留白(漏).疏密相间、动静相宜、补白相机.(4)旨在深刻(透).教材析透、教师讲透、学生悟透.[1]卓越课堂的内在追求是通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堂互动生成研究,概念教学、解题教学等的研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陆华山 《中国教师》2011,(24):38-40
<正>中国古典园林,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让人叹为观止。而极具文化意蕴的"石"雕艺术之美,更是通过"瘦、皱、漏、透"这四个特点充分地展  相似文献   

7.
温琴芳  张敏芳 《生活教育》2014,(15):101-102
绿色教育作为一种体现和谐与人本的现代教育观,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师陶,顾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身影,盼其"生活即教育"的愿景;追梦,循"绿色教育"足迹,思"瘦皱漏透"智慧:瘦——管理模式的精简,皱——德育过程的精细,漏——"中心"把握的精当,透——"人本"内涵的精妙。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诗画的情趣.意境的韵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虽有人作.宛白天开”的艺术境界.让人叹为观止。而极具文化意蕴的“石”雕艺术之美.更是通过“瘦、皱、漏、透”这四个特点充分展现。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能引入这样的审美意趣,追求“瘦、皱、漏、透”的美学课堂,就会让师生享受到诗画的情意和自然的情趣.在愉悦的课堂境界中体验生命的尊贵。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诗画的情趣和意境,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让人叹为观止。而极具文化意蕴的石雕艺术之美,更是通过"瘦、皱、漏、透"这四个特点得以充分展现。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能引入这样的审美意趣,追求"瘦、皱、漏、透"的美学课堂,就会让师生享受到诗画的情意和自然的情趣,在愉悦的课堂境界中体验生命的尊贵。  相似文献   

10.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其内在追求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拓展学生的三重表征思维。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外显特征是"瘦、皱、漏、透"。只有注意到了"内外兼修",化学课堂才能做到"神形兼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才会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赏石之妙     
顾伟 《老年教育》2007,(9):46-46
退休在家,以石为伴,雅趣横生。出神入化、返璞归真、妙趣天成是奇石的特点;“皱、瘦、透、漏、丑、秀、奇”是奇石七要素;“形、势、神、质、气、纹、声、光”是品石八字诀。于是乎,闲来赏石也就其乐无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外显特征是“瘦、皱、漏、透”。英语教师只有内在追求和外在特征都关注到,课堂才能实现有效、高效。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有落脚点,本文主要阐述了“瘦、皱、漏、透”在定语从句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诗画的情趣和意境,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虽有人作,宛白天开”的艺术境界,让人叹为观止。而极具文化意蕴的石雕艺术之美,更是通过“瘦、皱、漏、透”这四个特点得以充分展现。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能引入这样的审美意趣,追求“瘦、皱、漏、透”的美学课堂,就会让师生享受到诗画的情意和自然的情趣,在愉悦的课堂境界中体验生命的尊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去括号》为例,结合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阐述了瘦、皱、漏、透四字特征在教学中的体现,以及核心素养提升在实践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徽州园林由山水、花木、建筑、书画四大要素构成。就其山水而言,包括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二者均富于动静、软硬、黑白之美。徽州园林重视叠山理水。就叠山而,其假山具有瘦、透、漏、皱、怪的特点;就理水而言,其池、瀑、泉的营造,均崇尚自然。  相似文献   

16.
知识天地     
·花家行语· 天下第一香:兰花。 人间第一香:茉莉。 花中两绝:牡丹、芍药。 岁寒三友:松、竹、梅。 园林三宝:树中银杏、花中牡丹、草中兰。 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盆树四大家:黄杨、金雀、迎春、绒针柏。 花间四友:蝶、莺、燕、蜂。 赏花三品:茗赏上、谈赏次、酒赏下。 品花三标准:色、香、韵。 品石四标准:瘦、丑、皱、漏。 累石四标准:透、漏、险、瘦。 盆树四条件:叶细、枝密、干粗、根露。  相似文献   

17.
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相似文献   

18.
奇石鉴赏和收藏是当下较为热门的一种文化活动,作为评判奇石的标准,宋朝书法大家米芾提出了"瘦、皱、漏、透"四字原则,了解和认识米芾四字原则产生的基础及文化内涵,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我们通过奇石这种文化载体观照自我,加深对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引导对人生和生命本质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瘦、皱、漏、透"是宋代名贤米芾的四字赏石理论.笔者所在学校将此"四字诀"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从而体现了"卓越课堂"的内在追求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去括号"一节为例,通过四字特征在教学中的体现,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教学分析"去括号"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小学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初中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整式、合并同类项等数学知  相似文献   

20.
李华 《语文天地》2016,(4):75-76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