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人们日益重视对饮食健康的追求,不仅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各种食物,而且合理搭配食物,使各种营养素之间要保持平衡,能够满足食欲,以减少与膳食有关疾病的发生,适应饮食文化的需求,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食物搭配多从色、香、味考虑。然而从营养学角度看,有些色、香、味俱佳的美味恰恰于人体健康无益。饮食时要谨慎对待“错配鸳鸯”的菜谱。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27)
吐鲁番位于我国西部边陲,它是古代丝绸之路要冲,又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融合之处。因此,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吐鲁番饮食文化与中亚各民族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完善吐鲁番饮食方面的不足,力争把吐鲁番独特饮食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食品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09,(21):54-55
中国传统饮食的考究、烹饪技术的高超,为世人所赞誉。饮食文化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文化。不过,古今在饮食的构成、烹调方法和饮食习俗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对饮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饮食中界定了许多合法(伊斯兰教法)与非法的食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又与风俗习惯有关,同时也与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景 《百科知识》2007,(7S):50-52
伊斯兰教对饮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饮食中界定了许多合法(伊斯兰教法)与非法的食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又与风俗习惯有关,同时也与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韩两国作为友好近邻,在历史、文化以及饮食方面,有这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两国在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致饮食文化业存在着许多的不同点。了解这种饮食文化及文化形成的根源,对于我们理解韩国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建立在韩国饮食文化理论根源的基础上,试对其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进行探究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每天我们吃掉的食物多种多样,而这些食物之间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呢?哪些食物搭配可以发挥最大效力呢?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特约专家伊莲娜、麦琪通过最新的营养学研究,发现了一些在协效性方面表现突出的食物,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为世人共知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大家心目中的圣人,从《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找到孔子对饮食的态度所涉及到哲学、健康、礼仪等方面的看法。孔子以儒家宗师身分,所言重视饮食的思想对后世饮食文化的认知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2015-2020年《美国人类学家》《美国民族学家》《文化、农业、食物与环境》及《食物与饮食方式》等国外重要人类学期刊中关于饮食研究的文章,分析和总结了近五年来国外人类学界对饮食研究的两大趋势:一是以食物的象征意义为导向展开的研究,这一主题在继承传统饮食人类学研究的同时,又扩充其内涵至政治经济与历史角度;另一主题是对近年来热议的粮食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食物主权问题的探讨,这一主题体现了人类学家积极参与解决当前全球生态恶化与社会正义等问题的态度,并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名人与美食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与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导引出许许多多奇闻趣事,给读者在茶余饭后平添几分笑料与情趣。苏东坡与乐山墨鱼四川乐山城坐落在泯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她以自己独特  相似文献   

12.
陆恒 《科学中国人》2007,(4):122-124
已退岗5年多的绿色营养学科学家陆恒夕阳如火。他的绿色营养学科学观至2006年12月底走完了二十一年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紧密相结合路程。其起步于“什么食物都可以吃”的“营养足够”之传统营养学模糊性概念,以慢性“富贵病”食源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攻克慢性食品安全问题为主要课题,并以发现“油料蛋白粮食化”理论为“营养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4,(7):72-74
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多年来,关于饮食对寿命的影响有很多争论。但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含糖和碳水化合物低的食物是对身体最有益的。研究证明传统的“地中海式饮食”可以延长寿命。“地中海式饮食”是指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尤其提倡用橄榄油。  相似文献   

14.
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特点。将从中国与英国各自饮食特点入手,从地理特点,气候,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入手,简单分析中英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白米饭之惑     
中国美食的内涵博大精深,但是细细推究,有些东西却经不起今天的营养学和生物医学的检验。在饮食上,人们曾信奉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古训。但是,今天一些研究却证明,这种饮食方式并不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16.
饮食是人类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这个生存必须的标准而论,研究这些差异,找出可以融会贯通的地方,仍有意义。通过对中法饮食文化差异的分析,可以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改善与创新,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之间友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传统饮食大国,传统饮食文化已有5000年历史。改革开放后,西餐及世界级饮食连锁店出现在中国并占领市场,使国内饮食业受到很大冲击,尤其给众多百年老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中国餐饮业的现状中国餐饮业大部分是以传统饮食文化的艺术性、个性化为根本,标新立异,独家特色,以酒楼正餐为经营目标。然而市场经济的快节奏、高效率,使得许多上班族无暇也无经济实力经常性地潇洒进酒店,于是乎“肯德基”、“麦当劳”这种洋文化涌进中国,并占据了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主要街头。与之相抗衡的游击队伍“盒饭”业,也迅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味全餐饮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是一家集特色小吃技术培训、食品研究与技术开发、餐饮项目技术培训、餐饮咨询与策划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餐饮发展企业,以倡导“传统与时尚,美味与健康”的饮食新文化为己任.秉承“诚信、创新、专业、务实”的经营理念,专心致力于饮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吃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食品的日益重视,食品科学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科学家发现食物除了提供营养素,也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食物与健康到底有着怎样的神奇关系?或许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斌能够解释这个问题。"慢性疾病的防控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对数量庞大的糖尿病病人来说。"张斌主要从事碳水化合物营养学研究,他研究的低GI食品是糖尿病患者可安心食用的食物。低GI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会相对较慢,让血糖值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能带来更长时间的饱腹感和能量供应,从而缓解病情。这是目前从食品方面应对糖尿病,值得一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宁 《百科知识》2023,(15):65-66
<正>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将中国民俗文化作为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一,其中包括饮食文化。留学生普遍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兴趣,许多饮食类词汇的基本义与深层含义并不相同,颇具趣味性,但是学生如果不了解词汇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在交际时会误用,产生明显的歧义,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交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讲述其文化内涵,使学生更清楚词汇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