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探春 《成才之路》2020,(11):26-27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引导,避免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出现从众心理。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从众心理;应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出现盲目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问答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如果接连有几个同学回答错了教师的提问,而答案又几乎是差不多时,以后站起来的学生就会重复这个错误的答案.这就是受一种从众心理的驱使,造成的思维定向.从众心理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活动,因此,从众行为也就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学生来说,年级越低,从众行为越明显.学生产生这种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和群体心理的感染而造成的.他们听到多数人的倾向意见后不自觉地把多数人的认识作为自己的认识,把自己与多数人同一起来,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意见.固然,从众心理也有两重性,在一个具有良好风气的集体里,从众心理将驱使集体的成员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在课堂问答中出现的诸如上面讲的那种现象却是有害无益的.它会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从众心理是中专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其通常表现为明显的"盲从性",盲目附合,盲目跟风、盲目模仿、盲目攀比,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班主任教师必须加强对中专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环境,引导学生走向从众的积极方面,从而帮助学生摆脱盲目从众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组织过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多次座谈,了解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有趣、民主课堂".我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发现符合学生下列心理的课堂是最成功的:"有疑问,有猜想,有困感,有期待,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精心创设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课堂情境和气氛,上好每一节课.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笔者的两则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阐述了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不断地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独特、个性、具有创新性的言行,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正>一、语言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与表扬时,不要笼统地说"你很棒"或"你真行"之类的话,对不同学生的回答应有不同的评价,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我用赞赏的语言:"不错,有进步"!当学生回答问题或作业有新意时,我用欣赏的语气赞叹:"很棒,有创新精神"!"你的  相似文献   

7.
我来说两句回贴一:有些学生娇生惯养,个性比较强。他们行为放纵,满脸的玩世不恭,经常在课堂上给老师出难题,专门看老师的热闹。你软,他瞧不起你;你硬,他决不服输。如果双方僵持,那就会打一场"持久战",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刚刚接班上课时我也遇到了这样的学生。冷静下来分析他们的心理,其实他们原本很纯洁,很善良,只是长期以来被宠坏了。他们内心还是很渴望人间真情,如果你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会接受你,并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小陈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一次语文课堂上别人在回答问题时,小陈冷不丁冒出一句:"真是爷们!"这一句话引起学生的哄堂大…  相似文献   

8.
饭饭 《大中专文苑》2013,(12):44-45
我想念你的多种方式,比如,我写小故事给你,因为你要我写小故事给你,我始终都没有写,这次我终于写了,故事里的人和你有一点像,我每看一次,就想到你一次。——饭饭  相似文献   

9.
木木 《初中生》2007,(6):9-9
我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课堂上,我口若悬河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我更是旁若无人滔滔不绝,但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太如人意。我太郁闷了,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则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课堂上,我口若悬河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我更是旁若无人滔滔不绝,但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太如人意.我太郁闷了,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则小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思维训练。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切实抓住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有以下观点。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提问效率1.创设情境,问在学生的"兴趣点"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创设"摸球"的游戏情境。盒子里放一个红球、一个绿球,让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2.
眼教学设计演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看过电影大片吗?想当回导演导一部电影吗?今天咱们都来当一回导演,导一部历史大片,知道片名吗?(揭题:完璧归赵)谁知道剧本在哪儿?对,就是课文的第一个小故事。二、合作学习眼合作准备演1.学生熟悉剧本。2.师:分析了剧本,你觉得一个人完成任务有困难吗?(大部分学生回答:有!)有实力的自编自导,有困难的找人合作,当然你们剧组的人数由你们自定。3.生自由组合。(有三组是两人的,有一组是六人的,其余都是四人的。)4.师:好了,剧组成立,可以开拍了。看你们这样兴奋,我的心也有点痒痒,就让我当一回总导演吧!今天你…  相似文献   

13.
中职生的盲目从众心理的存在,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生的认知判断能力缺陷、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不良的情景环境以及消极的群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研究中职生盲目从众现象,准确分析中职生盲目从众的原因,以便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徐海良 《宁夏教育》2007,(11):36-37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和品格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与  相似文献   

15.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包括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做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其中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不能纸上谈兵,口语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但纵观我们的课堂,学生在口语学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要得以解决。一、学生在口语学习方面存在着的心理障碍1.母语的影响。从小到大,伴随学生成长的的一直是母语,学生习惯用母语表达、思考,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借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表述英语。2.从众的心理。课堂上尤其是高年级的课堂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没有一个学生带头回答,其他的学生就算知道答案也会保持沉默,这就是学生从众心理的折射。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7,(11)
一、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曾经在杂志上读到这样一则小故事:在一个外国实验室里,导师问自己的学生:"白天,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道:"做实验。"导师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讨论情境,增强兴趣度 讨论情境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实例作为素材,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迁移知识、提升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时,需要教师创设讨论情境,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提高讨论有效性。笔者教学“生活需要秩序”,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避免盲目从众”,设置了一则乡土材料情境: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后,韶关市部分人疯狂抢购食盐,一组图片配上一首网络改编歌曲,提出讨论问题——日常生活中你还会遇到哪些类似情况?应怎样看待?生活化情境激发了学生讨论热情,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堂从众心理的背后是学生主动让渡学习控制权的习得性无助。在从众性学习中,学生注意力流失,存在不学、少学、浅学、被动学的深度学习缺位,主要表现为源自学生思维游移的课堂沉默、源自学生“同群效应”的自动化思考以及源自学生“责任分散”的随大流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重视注意力控制,激活自我认知加工;面向异质性知识认同,促进深度学习;创设平行任务课堂,重建认知共识。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生走近老师,问道:"老师,一个人应有多少朋友——一个还是好多?""一切都很简单,"老师答道,"你瞧,最高的那根树枝上结了个红苹果,你这就去把它摘下来吧。"学生仰头看了看,而后回答说:"可这苹果高挂枝头,老师!我够不着呀。""你去招呼个朋友,让他来帮你。"老师答道。这学生唤来另一名学生,然后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