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玮 《新闻世界》2013,(3):28-30
消费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媒体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紧密联系产生了传媒消费主义,即一种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媒介消费倾向。近年来,我国的传媒娱乐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东方卫视2010年引进的《中国达人秀》,以其高收视率、高关注度和新颖性,成为一个分析中国娱乐产业市场的较好文本。本文借助消费主义的观点,对该节目的成功、发展及其可能遇到的过度娱乐化瓶颈展开分析,提出其适应本土价值的中国式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2.
金宏奎 《今传媒》2011,19(3):66-67
随着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中国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愈演愈烈。如何应对消费主义倾向带给传媒的不利影响已是中国传媒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宏观视角下探究传媒消费主义倾向产生的动因,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语境为传媒消费主义倾向提供了温床;是生存压力和利益逼迫下传媒的必然选择,也是受众消费需求呼唤使然,为中国传媒如何应对消费主义提供基础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安若 《青年记者》2006,(2):37-37
媒体中大量的社会新闻的报道在开启人们消费意识上起到了先锋作用。但是社会新闻的制作也带上了化工业生产的影像,在媒介生存发展竞争的大背景下,传媒集团极力营造消费主义的氖围中,社会新闻利用其强大的社会性和传播性优势,展开了本来就“软”的新闻“可售性”的变革。社会新闻的这种趋势在消费主义的大背景下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张力”,呈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社会新闻开始注重新奇怪异,娱乐功用;娱乐新闻的报道开始注重“花边新闻”而不是演艺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为了迎台受众实现生产消费的最大化,媒体以消费为导向进行“新闻生产”,体现出了社会新闻为迎合消费而呈现严重的“消费主义化倾向”。所谓的消费主义倾向,即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氖围。因此,消费主义实际上足一种为商业集团的利益所驱动、为大众传媒所推广、将越来越多的人群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化帝国主义”和“媒体帝国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传媒消费主义一方面体现为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即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消费为目的,围绕自身产品(传播内容)的“可消费性”来组织生产。这种变异使传媒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成为自身文化产品的推销者,传播者的角色变更正使它的运作理念、制度安排、生产流程、叙述模式等发生着消费化的改变。商业逻辑正入主新闻传播并成为其内在驱动力,使得新闻传播这种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被物化。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包含复杂的意味,不可持简单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2006,(1):60-60
《新闻记者》2005年第8期发表刘建新的文章《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是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消费主义要求人们不只是把消费看做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环节,而是要将其当做人生的根本意义之所在。消费主义的外在表现就是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可以说消费主义是炫耀性消费和享乐主义消费的大众化。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与支配下,消费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的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7.
渐热的新领域:新闻消费主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消费主义,又可称为传媒消费主义,指传媒极力向受众提供具有消费特质的文化信息,或向受众宣扬符号化的生活方式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大传播时代的“符号”的解读和对传媒的分析,解构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以此警醒世人。所谓大传播时代的“符号”,既指消费主义中的符号消费,又指消费主义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
佘世红 《中国出版》2012,(18):43-45
消费社会是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消费主义文化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生产主体更多元、生产的内容更多和传播的速度更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的大量生产表现出一种悖论:一方面消解了传媒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却逆向刺激传媒的公共性,促使传媒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倪珊 《采.写.编》2016,(3):145-145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近年来,省市级传媒已成为控制和引导都市消费文化的重要力量。它直接影响当地受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从而影响当地消费文化。省市级传媒在市场化影响下,加速了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消费主义强化了与受众的亲和力,使传媒走向大众化、生活化、世俗化。省市级传媒应当理性审视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一是立足中国现时国情,以全球化的眼光正视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二是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11.
传媒消费主义和青少年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瑛 《新闻记者》2004,(1):28-29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讨论,本期再发表 《传媒消费主义和青少年价值观》一文,以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人们消费的目的不是为满足实际的需要,而是为满足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品的功能性,更多的是追求它的符号价值,最终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望。例如人们购买宝马这一品牌汽车,看重的不是它的使用功能,而是希望借助宝马来彰显自身的名望和身份。  相似文献   

13.
韩惠迪 《今传媒》2015,(4):44-46
在本次调查研究的“央视主持人口误”网络传播的样本中,至少51%的传播者身份不明.企业主办的网站是“央视主持人口误事件”的主要传播渠道.传播的偏向清晰地表现为娱乐倾向.因此,在网络和自媒体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是一种传媒消费主义文化景观,是“消费主持人”的文化现象.因此,网络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既不是以媒体或其从业者为对象的舆论监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判.  相似文献   

14.
所谓消费主义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关系领域,凡在消费与生产生活、精神价值、生存意义等的一系列关系中,不适当地夸大和突出消费的作用和地位,视消费为发展的绝对动力,置环境与资源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于不顾,片面追求消费的倾向,都可以称为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文化一向被看成是“全球资本主义文化”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市场经济入主新闻传播业 ,使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出现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它表现为传播内容的重点转移 ;以大量娱乐内容服务于受众 ;媒介形式的消费。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现象 ,是我国入世后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向 ,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释放人的欲望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应以全球化的眼光正视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商业化造成的文化物化现象以及对人的精神与意义的销蚀。  相似文献   

16.
朱筠丽 《报刊之友》2010,(11):147-148
消费是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经济现象之一。进入消费社会之后,消费已经跨越了经济领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甚至是文化现象。在现代广告的推波助澜下,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从实用层面、物质层面转入了主观层面,消费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消耗,而是符号的占有和意义的消费。现代传媒对消费主义的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消费主义的实质却隐藏着话语权力的垄断,会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系列不利因素,应当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作为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生活方式,是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卷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系统地阐释了消费主义,认为消费主义主要有两大特征:(1)观念上为消费而消费,意指消费者不再倾向于关心消费的结果,也不再仅为了生存而消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视节目出现了媚俗化娱乐、跟风生产、过分依赖广告等诸多现象。这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渊源和文化根源,既离不了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受众基本需求畸形增长的必然结果。首先,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国电视传媒。其次,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影响,我国电视传媒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并追逐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再次,对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过分迎合。在消费社会中我们应该树立大众文化的生态消费观、尊重受众、打造绿色品牌、提高经营水平,以期杜绝传媒的消费主义行为和倾向。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仅具有新闻节目的一般特性,也普遍借用曲艺等娱乐化的手段,以达到其预期的收视效果。随着民生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元素不断增多,其在主题选择、呈现方式等上面均出现了消费主义的倾向。本文以齐鲁卫视的《拉呱》为例,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媒消费主义倾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传媒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在影视传媒中突出奇观、影像、动作和欲望的生产,不断建构着消费主义的神话和观念。随着辛亥革命百年的到来,国内影视界涌现出《十月围城》、《百年情书》、《辛亥革命》、《第一大总统》、《竞雄女侠秋瑾》等一系列优秀影片,成为辛亥传奇的影像再现,引发社会和受众的广泛关注,赢得高度的收视热潮。本文以辛亥革命影片为研究对象,试论影片中呈现出的消费主义取向和消费主义在意识形态培养中的建构,并发现消费主义取向已成为重要的市场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