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利屯多金属矿体赋存于矿围岩为晶屑岩屑酸性熔岩中,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萤石,矿化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矿区发现2条铅矿体,2条含银铅锌的褐铁矿化、硅化蚀变带。矿石结构为自形-它形结构,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脉状构造。  相似文献   

2.
马加丹州波罗金金矿区域位置位于鄂霍次克-楚科奇成矿带的边缘,矿石自然类型属含黄铁矿石英脉型、含黄铁矿石英脉角砾岩型。矿石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角砾岩型两种。矿石组成简单,金矿物呈中细粒嵌布,矿石主要为压碎、包裹结构,角砾状、脉状、网脉状和块状构造。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矿体的围岩即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清楚,部分矿体与围岩为渐变关系。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铅锌矿化等。在构造破碎带中强硅化地段形成石英脉,单一石英脉金品位较低,复合叠加矿化金品位较高,尤其金品位的高低与金属硫化物多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硐子矿区铅锌矿位于翁牛特旗广德公镇境内,矿区位于硐子—小营子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脉状铅锌矿床。现查明矿体4条,明显受近东西向断裂、岩体接触带等复合构造控制,1号主矿体长度3 698m,延深695m,平均厚度2.07m。呈脉状,矿体围岩主要为蚀变闪长岩、安山岩、凝灰质粉砂岩。矿石类型为硫化矿石,比较易选。  相似文献   

4.
黑河市争光岩金矿区位于黑河市西部,行政区划属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管辖。该矿床为低温热液蚀变矿床,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闪长岩与奥陶系中统多宝山组地层内外接触带上,矿体呈脉状产出,受接触构造和断裂构造控制。三个矿带共探求矿石量450万吨,金金属量12.3吨,伴生银、锌、铜、铅金属量分别为54.5吨、32.4吨、1407吨、5578吨。  相似文献   

5.
乌拉特中旗河西铅锌硫矿产于白云鄂博群尖山岩组下部石英变粒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的外带,地表矿化弱且不连续。矿体围岩主要为变粒岩、石英岩,少量闪长岩。矿石结构构造主要反映为热液充填的特征。矿体为层状、似层状产出,延长几十米至400m多,倾向最大延深153m,矿体产状基本与岩层一致,矿体在平面上呈雁列式或平行排列成群出现,间距几米至几十米。沿走向厚度较不稳定,表现出不规则透镜状体,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的特点,矿体基本位于矿区内黑云母花岩株的外带,围绕花岗岩矿体产出。据矿石结构构造,矿区岩石矿化特征及矿体特征,认为矿床与黑云母花岗岩株有关的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内蒙古阿巴嘎旗某萤石矿的地质特征,该矿为近些年发现的大型萤石矿床,矿体产于上石炭统宝力高庙组酸性火山岩与晚侏罗世细粒闪长岩中,受北西、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主矿体规模大、连续性较好;矿体为隐伏-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成因类型为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矿体多分布于高精度磁法测量解译断裂构造带内。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铁马库龙铁矿的地质特征,即:铁马库龙铁矿体赋存于奥陶纪闪长岩中,闪长岩是矿体的直接围岩,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总体看矿体与围岩界线模糊,为渐变接触关系;矿体沿走向、倾向较稳定,变化不大;该超贫磁铁矿成因类型属热液型矿床,区内于阴山—天山构造带南侧,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构造有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提出该区内仅有一条北东向构造,构造的存在为后期的成矿提供了存储空间,这对形成热液接触交代型矿产具备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该地段寻找铁矿产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红花尔基钨钼矿床位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碰撞造山带南侧的红花尔基-免渡河隆起区,位于蒙古-兴安造山带之上。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母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变质粉砂岩,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体与地层内外接触带中,矿体受岩体顶部的节理裂隙带控制,形态为脉状、复脉状。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红花尔基钨钼矿床成岩和成矿发生在早-中侏罗世,为早燕山期成矿。矿床的形成与陆陆碰撞造山后伸展垮塌所诱发的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西坑萤石矿矿体里呈脉状,产于变质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中,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浅变质岩系的变质、半变质砂页岩、绢云母板岩的硅化断裂破要、碎带内,矿脉大致平行排列。本文通过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产出位置、矿物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分数变化、围岩蚀变等矿床基本特征的分析,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试图为在附近地区寻找同类型萤石矿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笔者在该区长时间的地质工作,对取得的地质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区内四个小矿体均分布于构造裂隙破碎带内,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矿石具半自形一自形条柱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矿物成分简单,主要为锑矿,矿体与顶底板接触界面清楚,具明显的热液充填沉淀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的硅化为主,因此本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锑矿床。主要的找矿标志为在陆热组内的断层破碎带,地表常表现为强黄铁矿化、硅化及碳酸盐化。  相似文献   

11.
牙门沙拉铅锌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复合沟弧带)巴仑台地块的中部,矿体赋存于钾长花岗岩与大理岩化灰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形态呈似层状、脉状,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12.
三合明铁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矿体规模较大,品位中等,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下元古界三合明群地层中,严格受地层控制。矿石质量较好,铁主要赋存在磁铁矿中,其次是赋存在铁闪石和镁铁闪石中,少量赋存在赤铁矿、褐铁矿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石英闪石型磁铁矿矿石为主,其次为闪石型磁铁矿矿石;工业类型为含硫、磷不含氟的弱磁性需选单一酸性中低品位原生磁铁矿矿石。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的"鞍山式"磁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翁牛特旗硐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硐子铅锌矿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硐子——小营子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西段,该矿床主要产出于侏罗世早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与二叠系地层接触带内,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主要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矿石和石英方解石型铅锌矿石组成.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邯邢式铁矿的赋存特征很明显,本文以河北省武安市玉泉岭玉顺铁矿为例简要介绍邯邢式铁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本矿床赋存于闪长岩与奥陶系中统(O2)灰岩接触带部位,矿体围岩为灰岩、大理岩、含铁矽卡岩或蚀变闪长岩等。  相似文献   

15.
哈珠尔拉硫铁矿铜矿床位于克克齐——查干哈达庙铜成矿带(Ⅴ73-2)中,共发现7条脉状矿体,各条矿体基本平行分布,且矿体产状大致与凝灰岩产状一致,均赋存在区域北东向断裂构造次级裂隙中,含矿岩石主要为辉铜矿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凝灰岩。围岩主要为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硅化、糜棱岩化凝灰岩。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脉状硫铁矿与铜矿床。北东向断裂构造、次生石英岩化、褐铁矿化为本区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象鼻岭锡矿地处冈底斯弧盆系腾冲岩浆弧带之龙川江岩浆弧,出露地层主要为高黎贡山群(Ptgl)中深变质岩系,广泛分布燕山-喜马拉雅期花岗岩,断裂较为发育,有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四组。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变质岩内接触带,呈透镜状、脉状、细脉条带状产出,围岩蚀变以钾、钠长石化、黄铁矿化、云英岩化为主,属高温-气成热液型矿床成因类型。矿体未见出露于地表,探矿工程以坑道为主。因此,分析矿体地质特征,寻找找矿标志,指导深部找矿,是该区较有成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琥珀沟锡钼多金属矿区域上处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南部,黄岗梁—白音诺北北东构造带与东西向新林镇—天山断裂的交汇复合部位。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大部分北东向断裂被花岗岩和石英斑岩充填,这些构造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该期的岩浆活动和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通过地表和深部工程验证,认为矿体均产于板什吐岩体花岗闪长岩舌前峰的石英斑岩内外接触带的构造裂隙中,其分布与石英斑岩极其密切,这对深部盲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邓格多金属矿床位于胶东半岛威海东部地区,为该地区探明的首个金银铜铅锌共生的多金属矿床。受NNE、NE向压扭性构造,矿体主要赋存于细脉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中,围岩为荣成序列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矿体多呈似脉状、脉状。、透镜状,产状与断裂蚀变带一致,总体走向15°~35°,倾向南东,倾角20°~58°。矿石类型以原生矿石为主,矿石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另有少量银金矿、磁铁矿,常见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浸染状构造为主。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及生成顺序,认为成矿作用为热液期,表现为多阶段性。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从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控矿构造、含矿蚀变带特征、矿体赋存规律、矿石特征等方面分析成矿规律,为下一步对其深部及外围进行勘查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海省乌图美仁那西郭勒以往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料了解,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采用地物化综合等方法,发现区内石英闪长岩南部的外接触带位置闪长玢岩脉发育有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化,伴有土壤测量综合异常,有进一步工作寻找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的意义。三叠系花岗岩与金水口组地层其接触带无明显的矿化蚀变现象,目前不具寻找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粤北翁源石背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来 《内江科技》2007,28(7):66-66,138
矿体贼存于石炭系下统孟公坳组层间破碎带中,与次英安斑岩关系密切。矿区及周边广布泥盆石炭系地层,次英安斑岩分布普遍,地表见褐铁矿发育,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