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农村青年,也是贵刊的老订户。《新闻通讯》使我受益非浅,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写稿的引路人。每逢《新闻通讯》一到手,我就一气读完,每期必读二至四遍,认真领会。同时,我还把刊物上好的文章读给家人听。我是个业余通讯员,通过学习《新闻通讯》上的文章,对我学习写稿帮助很大。1986年被县委宣传部表彰为优秀通讯员。到1987年10月10号止,我已有三篇稿件被中央级报纸刊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农村姑娘,工(?)闲暇爱上了新闻通讯这一行。 1986年3月,我参加了乡通讯组,好胜心给了我极高的热情。记得有一月写了40多篇,由于粗制滥造,结果一篇也未被采用。无效的劳动很容易丧失信心。我觉得自己象磨房里牛,蒙着眼睛拉石磨,一个劲儿朝前走,究竟走了多远也不知道。稍停,揭开蒙在眼睛上的布,才发现自己还在磨房里。我好苦恼。我放下沉重的笔,重又捧起了以前狼吞虎咽读过的《通讯员报》、《新闻爱好者》,细心地领会着别的通讯员的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3.
我订阅《新闻通讯》有六个年头了。在我的“新闻之路”上,《新闻通讯》就象一盏闪亮的明灯,把我引进了新闻这个辉煌的殿堂! 《新闻通讯》栏目众多,指导性强。随便翻开一期杂志,稿件都不会少于30篇,与杂志的订价相比较,还不到一分钱一篇。而其中的“通讯员促膝谈”、“新闻业务研究”等,则是广大通讯员最喜欢的栏目了。它通俗易懂,指导性强,这对众多还在新  相似文献   

4.
到今年底,我订阅《新闻通讯》已有两年半的时间了。说实在的,一九八六年只订了下半年的,是想看看《新闻通讯》办得如何。没想到,当收到头一期阅读后,我竟被《新闻通讯》中那短而精的文篇和众多栏目征服了。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九八二年落榜回乡的初中生,也是业余通讯员。去年我开始订阅《新闻通讯》。每当《新闻通讯》一到,我总是仔细阅读爱不释手,从中吸取政治营养和新闻写作知识。去年,我向县广播站投稿一百六十三篇,被采用了一百三十九篇,荣获了县、区镇广播站“特等奖”。去年我同别人合  相似文献   

6.
参加工作后,我一心想当个报刊通讯员,甚至野心勃勃地想当个作家,字不成句,文不成章,但我不怕受挫,恒心不改。1963年至1965年,《南阳日报》共发表我的稿件104篇,《河南日报》发表12篇。1965年县委财贸工作部选送我到《南阳日报》社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新闻通讯学习班,从此我把辛勤写作贴在追求的事业上。 1990年后,我已经50出头了。为了把内乡县农业机械化工作宣传好,坚持每天业余时间写稿。这两年多来,我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十几家报刊和广播电台发稿280多篇。曾出现了一份报纸采用我三篇文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是我坚信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也许我会把它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然而我宁肯相信人民日报编辑同志的处理标准,因为他们把这篇作品发表在新闻版而不是发表在副刊或文学作品专页上,这就使我确信不疑地把这篇作品看作是属于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而且我认为这是一篇其魅力不亚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新闻通讯。我指的是发表在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的一篇通讯,题目是  相似文献   

8.
读者中来     
河南省攸县读者谭建平:《新闻通讯》教你少走弯路我从86年起订阅《新闻通讯》,在她的帮助下,已在报刊、电视台、电台陆续发表稿件两百多篇。《新闻通讯》能帮助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别小看这本小册子,却五脏俱全,对于我们初学者和通讯员来说,它确实是一本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夏天,我去县里会审稿件时,见到我县广播电视局的杨编辑,当面向他请教,颇受教益。之后他特地托人捎来1986年1-12期的《新闻通讯》。我逐期阅读以后,深深地爱上了它,它不但有助于我写好县、乡广播稿,而且还能够使我学到新闻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当我决定自1988年起自费订阅《新闻通讯》时,读到沙洲县(现为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局向通讯员赠阅《新闻通讯》的报道,深感此举可行,因此建议:各县、乡都来这样做,花钱不多(比赠送毛巾、肥皂便宜),但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我被矿上聘为通讯员,宣传科定期将《新闻通讯》发到我手里。阅读《新闻通讯》,我如坐井观天的蛤蟆忽然跳到井台上,眼前的世界陡然大了,使俺久悬心间的疑问得以消除。例如我觉得干新闻通讯员这条路太难走,在《新闻通讯》《成功的起点就在脚下》文章里,我得到启发,克服了畏难情绪。再如我常常觉得无文章可做。在《新闻通讯》上,《别让“金子”悄悄溜走》一文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偶尔翻阅了八六年出版的一至七期《新闻通讯》,深为贵刊内容丰富的新闻写作知识所吸引,从头至尾,我一篇篇地翻看,生怕漏掉一篇。对于我这个新闻战线上的新兵来说,多么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是浙江省江山市长台镇朝旭村的一名农村业余通讯员。1987年7月初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迷上了采写新闻稿,1988年被江山广播电台聘为通讯员。于是,每个月末,都能收到一份该台赠订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闻通讯》。5年来,已近60本了,我把这些刊物认真地保藏在书柜里,不时阅读和查找有关知识。每当《新闻通讯》一送达,我便会抛下其它报刊,认真地翻阅起来。“新闻学步讲座”、  相似文献   

13.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两年来,我写稿302篇,被县以上新闻单位采用259篇。一些好友和业余通讯员问我,你写稿有啥诀窍?我的回答是,关键在“勤奋”。两年来,我刻苦自学,坚持每天的报纸新闻必读,广播新闻必听,电视新闻必看。并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认真学习新闻知识,做到广阅博览。自1986年以来,每年我都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与写作》、《新闻通讯》等20多种新闻写作刊物,而且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保证每天学习不少于2小时。同时还读《文章词句学概要》、《读点鲁迅》、《文学写作手册》等书籍。1988年8月,我  相似文献   

14.
我们随州车务段三十余名通讯员,人人都有一位“良师益友”——《新闻通讯》。去年,我们段开展智力投资,为该段的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通讯》。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段通讯员共投稿280篇,在全国十一家报刊、杂志、电台上刊用131篇,其中被铁路报刊采用80余篇,比1985年增加了38篇,在《中原铁道》  相似文献   

15.
我是乡政府的民政助理员,也是一个业余通讯员。两年半来,我为各级报社、杂志社和电台写稿三百二十八篇,被采用了一百五十二篇。在我工作上和写稿中,《新闻通讯》对我帮助很大,给了我写稿的精神力量,又教我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世界优秀通讯选》里,读过著名美国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史沫特莱写的两篇通讯,一篇是《记鲁迅》,另一篇是《朱德将军忆童年》。两篇通讯给我的印象都很深。我觉得,这里洋溢着作者对中国革命者的爱,确实感人至深;它们是新闻通讯的典范,值得我们后人认真观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文艺工作者,一年有半数以上的时间到基层巡回演出,经常和工人农民打交道,我发现他们中间有许多值得报道的感人事件,于是拿起了笔杆子。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新闻业务陌生,刚开始的一两年,稿子写了一篇又一篇,但大部分稿件都没有被采用。就在我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光顾市邮电局报刊零售专柜时,在众多的报刊中,一本《新闻通讯》跃入我的眼帘,我急着买下  相似文献   

18.
多写身边事     
我是一名印刷工人,论文化水平只有小学毕业。从1980年以来,我却与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到1986年底,已先后被北京、上海、苏州和南京等地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录用500余篇稿件,其中新华日报刊用50篇。  相似文献   

19.
今年第二期《新闻通讯》推荐的《宝钢“小人物”推动了国家金融政策调整》一文、内涵丰富、简洁凝炼,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短新闻佳作。对“怎样认识和采写好而短的新闻”,我这名初学新闻写作者,也来说上两条。  相似文献   

20.
《新闻通讯》自创刊以来,深受基层通讯员的欢迎,她在我县的订户日渐增多,大家称她是“未见面的老师,不集中的培训”。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过去,我因稿件见报率低,主观地认为“报社无熟人,投稿没有门”。读了1991年第9期《新闻通讯》上刊登的徐清璞同志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