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进《西游记》版本研究,需要选定一组《西游记》的版本关系为基点,建立共同的坐标。从《西游记》成书史和版本史实际出发,建议以“词话本→前世本→世本”这三部《西游记》版本的版本关系为基点。它是三书承传关系的形象概括,代表《西游记》成书时期的演变轨迹,又是《西游记》版本史源头时期的真实记录。它为“祖本”论指明了方向,为源流论开拓了思路,为演变论奠定了基础,为作论锁定了范围。  相似文献   

2.
《沧浪诗话.诗辨》在段落安置上存在着“吟卷本”、“玉屑本”的区别。严羽生前并没有编定自己的诗论,“吟卷本”与“玉屑本”的不同是由于各自所依据手抄本的不同。不同版本编辑者对严羽诗论的熟悉程度是其版本接近原貌与否的关键。考察两版本编辑者的身份,可以看出“吟卷本”在《诗辨》的段落安置上更符合严羽诗论之原貌,且“吟卷本”从内在层次上看,也更能体现严羽诗禅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读《语文学习》2011年12期《“语文味”探微》.我有话要说。许国申老师不满于”语文味”的理论是一本“糊涂账”,进行了一番“探微”,诚心可嘉.理论探索的勇气可嘉。然而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语文味”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自刘禹锡编纂《柳河东集》后,历代都有新的版本问世。为了向柳学爱好提供一种较好的《柳宗元集》,于是《柳集》的版本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在此,对刘禹锡所编的《柳集》,以及南宋早期的“柳州本”《柳集》和“永州本”《柳集》进行了考证,对各家注释本和当下流行的几种较好的《柳集》版本进行了指认,并对“世堂木”和三种明代刻本进行了专题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李注蓬左文库本,从分析其版本特征入手,进而对“李注”被删节的过程、“庚寅增注”与“补注”的关系、“庚寅增注本”以及刘评本的作者、成书过程、思想倾向等问题进行了纵横比较分析,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学界历来主张己卯本为“董康旧藏”,但检点董康《书舶庸谭》有关《红楼梦》之记载,并未发现与此相关的记载。(《红楼梦》现存各版本对太虚幻境“六司”之记载存有异丈,诸多迹象表明甲戌本作“夜哭司”曾遭后人篡改。  相似文献   

7.
近读报刊,发现一副嵌“牛”联却有如下两个版本: (1) 1982年春节,央视举办迎春征联比赛,出一上联为:“碧野田间牛得草.”此上联嵌作家碧野、诗人田间、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要求应对下联必须对仗工整,寓意深刻.全国应征的下联数以千计,各有千秋,其中一下联为:“金山路遥马识途.”金山是著名演员,路遥和马识途是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8.
廖敏同志《〈黔之驴〉寓意探微》认为《黔之驴》是“顺宗及八司马与宪宗及太监们的寓言”,柳宗元写作此文为的是借驴“的尸来还改革失败的魂”(载《语文学习》1994年第12期)。如此“探微”,新则新矣,但方枘圆凿,实难苟同。  相似文献   

9.
西宁社火迎春习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较好地保留了原始的古代迎春礼俗。“挡羊娃”出身的春官就是东汉时县邑迎春礼俗中提前藏于东郊田野的“童男”,他是春的象征。“土牛”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变成了“牦牛舞”,人们将“牛”的毛作为辟邪物品扯拽拔去,并且拔“狮子”毛,“龙”须毛等都是古代迎春礼俗中“旁磔土牛”习俗的变异扩大。但是在这头“牛”身上还是遗留下了“土牛”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说明红楼梦的“梦魇”、“红魇”造成的内因是作品题材、题旨、人物情节的诸多不确定性及脂本、程本两种面目不同性质版本“脂冠程戴”出现的差错,致难识红楼真面目,造成“魇”的现象。其他谬悠之说、揣测之词的“红外线”,不过外因罢了。认清这种关系,“魇”的现象自然“其怪自败”了。  相似文献   

11.
香山有香     
北京香山以红叶著称,因其色彩;江阴小香山以香气闻名,因其意韵。 秋雨初霁,天高云淡。同道群友相邀登小香山,家家皆是携来伴侣相随。至香山脚下,即似有大片嫩黄的迎春盛开在秋香里。群友笑说:“果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刀豆都认作迎春了。”我只好自我解嘲:“秋香熏得游人醉,错认刀豆作迎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将《红楼梦》三大抄本(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中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选文与中学课本中(苏教版、人教版等基本一致)节选内容进行文字上的对照,并从版本间的文字差异角度入手,探究林黛玉、贾母、王熙凤和贾宝玉等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不同性格和情感。  相似文献   

13.
贾迎春是金陵十二钗中薄命女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她宽厚、平和、可爱,但性情懦弱,是贾府由“公府千金”沦为“蒲柳下流”的第一人。“木头”式的性格缺欠,是迎春婚后对恶运斗争失利并在恶运中死去的内在因素之一。她的父亲贾赦以抵债的形式嫁出了亲生女儿,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要因素,是直接责任者。孙绍祖是刽子手。迎春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末世新旧贵族的权势更迭中旧贵族女性社会地位的沦落。迎春既是全书结构线索的有机部分,又丰富了十二钗的厚度,使美与美被毁灭得到更多角度的展示。  相似文献   

14.
《史记》之刻始于北宋太宗淳化五年校刊“三史”,后经真宗景德、仁宗景祐覆校,形成了淳化本、景德校订本、景祐校订本三个系统。今存宋版《史记》达十多种,清代以来的藏书家做了不少著录和考订,近现代学者对各个具体版本多有研究。张玉春先生的《〈史记〉版本研究》则从版本源流的角度,梳理了宋元明清的大量《史记》刻本,勾画出《史记》的版本源流图。探讨宋版《史记》的源流与系统,应围绕两宋的官方监本,即“杏雨本”(日本杏雨书屋藏北宋刊北宋修十四行本)和它的覆刻本“绍兴本”,以及旧称“景祐本”“淮南本”(南宋淮南西路转运司刻本)。可行之方法是文本内容与版叶时代的结合校对,版本自身信息与文献书目记载的相互发明,版刻普遍规律以及官刻、坊刻书籍大背景的综合视野。以此方法分析各本的异文,可知杏雨本即景德校订本、绍兴本覆刻既有讹误也有校改,景祐本、淮南本共源景祐校订本,二家注本之耿本(张杅刊耿秉重修本)、蔡本(蔡梦弼刊本)共源蜀刻二家注本,此蜀本则出自景德校订本,此外,耿本、蔡本各有校改。  相似文献   

15.
《中原音韵》是元代一部关于北曲创作的作,包括韵谱和创作理论两部分,由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在最初流传过程中,有“墨本”、“的本”两种版本。在《中原音韵》手稿刚完成时,曾有数十本手抄本流传江湖。周德清称手抄本为“墨本”,称最终改定付梓的稿子为“的本”。“墨本”和“的本”在对平声的分类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一直被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公认为权威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内中的错讹和校勘不精存在不少。现以点校本两唐书地理志为例,对其中疑义之处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7.
入幽探微,未止于“离愁”的层面,从以下几方面挖掘了李清照词以“愁”为主要内容的原因:对双方家庭的忧虑;与丈夫的矛盾;国破家亡的痛苦;晚年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18.
唐代王绩文集在历代文献著录中有三种版本,即五卷本、三卷本和二卷本。二卷本已佚;现存三种清钞五卷本来源相同,最为接近原编,但五卷本也曾经存在不同的系统;三卷本存在一般三卷本与孙星衍影宋本两个同中有异的版本,《唐文粹》、《全唐诗》所选王绩诗文均源于一般三卷本,《全唐文》则可能参考了两种版本。三种版本的关系上,三卷本很可能是上承五卷本的改编本,而非一般认为的删节本,它既可能脱胎于二卷本,并作了重大改编,也可能是与二卷本完全无关的一种新编本。  相似文献   

19.
“文本”是以版本的形态存在的.不能“但见其书有字即读”,只管“文本”不管“版本”,“版本”不等同于“版印之本”,“本”的种种问题几乎都来源于“版”.古代小说有其特殊性质,版本研究是古代小说研究的基础,也是对古代小说作出历史和审美评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北京成人教育》1993年第4期《成人教育市场探微》(以下简称《探微》)一文,针对成人教育活动中一些滥发文凭的现象,引发出成人教育商品性的问题。文章把成人教育市场上的商品确定为“无形的知识技能”,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妥。笔者分析如下: 一、“知识技能”不是成人教育部门提供给社会的“劳动产品”众所周知,商品必须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知识技能”作为人类社会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结晶,无疑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