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庐山的称颂。矗立于大江南岸、鄱阳湖滨的庐山,千百年来,以其重峦叠嶂、飞瀑流泉、松涛云海、变幻莫测的奇秀之姿,吸引着儒释道宦各界名人,孕育了丰富多彩、风格特异的“庐山文化”,成为我国的文化名山。庐山,同时也是历代隐逸之士乐于结庐栖遁之所,堪称隐士之庐,藏龙卧虎之山。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列有全国二十名山历代隐士表,其中庐山一表收列先秦至清代隐士31人,高居嵩山、衡山、华山、武夷、武当、峨嵋、天台诸名山之首;民国吴宗慈纂修的《庐山志》所列历代名人中,曾隐居庐山者有60余人。其实,如果从上古的匡俗算起,至辛亥革命后挚家隐居庐山松树林的清朝遗老陈三立等,长隐短隐一并计算,庐山隐士大约不下百人。 庐山隐士文化的历史,约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上古至汉末,这是庐山的古隐传说时期。庐山最早的隐士是传说中的匡俗,俗又作裕、续。释惠远《庐山纪略》云:“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裕受道于仙人而适游其岩,遂托室岩岫,即崖成馆,故时人感其所止为神仙之庐而名焉。”民间传说匡俗在庐山遇真人刘越,拜之为师,因得道仙去。这是庐山及其异称匡山、匡庐山由来的较早的传说,在庐山北麓的莲花洞东,遗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是一位科学王国的探索者,或是一位未来的探索者,你一定很想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全貌,也一定很想了解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新的特点;如果你是一位科学技术的爱好者,你也一定希望能在科学王国中观光巡游;如果你是一位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那你就更有必要大略地了解一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貌,因为这无疑将使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确实,了解概貌比了解局部有更大的价值。如果只了解庐山的五老峰而不了解整体庐山的真面目,那就不算真正认识庐山,也不能算真正认识五老峰。如果说,要认识外部世界必须构筑一个世界图景,那么,要认识科学王国,而且也必须构筑一个科学的世界图景,而  相似文献   

3.
随笔     
你才是宝贝 网络泡沫刚破碎那会儿,大家最怕有人揭自己曾经在网站混过的老底。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在路上遇见一个熟人向他打招呼:“你好,CEO!”我朋友就急了,狠狠地回了一句:“你才是CEO!”之后仍不能解气,又添新词儿:“你全家都是CEO!”吓得那熟人落荒而逃。 也就在去年,南方一家体育报纸搞出了一种叫足球宝贝的东西,很受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净面条?净面条者,即不加任何油盐酱醋等佐料干净纯粹之白面条也。佐料者,附加物、添加剂也。 新闻与面条何干?此说事出有因。 拙作《新闻:拒绝罗嗦》中有一例:当年笔者刚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就遇见过记者找编辑抗议的场面。那记者不满地说:“我的稿子本来是一碗佐料齐全的打卤面,可经你们一删呢,光剩下面条了!”笔者议论道:然而编辑这么删难道不对么!只要编辑没把“面条”删了光剩下“佐料”,就是好编辑。 拙作刊出后,本报一位同仁见到笔者,对笔者的“净面条说”表示有不同看法。这位同仁认为:有时  相似文献   

5.
贺伟 《湖北档案》2007,(12):40-41
离观音桥不远,就是庐山山南著名景点“玉渊”。由汉阳峰、五老峰、太乙峰、含鄱岭等山岭汇流而来的72条溪水聚集在一起,凌空飞降,撞入玉渊潭中。溅起半空水沫,极为壮观。“玉渊”得名,一说是玉渊潭是一个巨大的石潭,四面石壁。洁白如玉;二说是飞流撞入潭中溅起的浪沫洁白如玉。  相似文献   

6.
看拍摄电影《庐山恋》查尔斯·纳尔西亚他(灰上衣、白衬衫、没打领带)热情奔放地高呼:“啊,我爱你。”她(粉红色衣裙,项链上镶着一颗鸡心)兴奋得声音有点发颤地说:“再说……再说一遍。”他(坚定地)说:“我爱你,我爸爸和妈妈也爱你。”她(投入了他的怀抱)纵情地叫着:“亲爱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4期上看到了左漠野同志写的《新闻与宣传》一文。该文把广播(电视)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的任务概括为六个字:政治、新闻、宣传。我试拟了十六个字:党的领导、人民主人、实事求是、社会责任。或许有人说:“你不赞成新闻的政治性!”“你不要宣传!”我说,有党的领导,有人民当家作主,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对社会主义社会负责的责任感。新闻的立场、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5月1日,噩耗传来,你那天凌晨停止了呼吸,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了! 前几天,我和勇进去医院看你,你已病情危重,说话也困难了,你说:“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赶忙安慰你不要这样想,说过几天还来看你的。谁知真如你所说,那次竟是我们的永别,从此重晤难再了! 我为失去你这位好同志、好兄长,沉浸于深深的哀痛。泪眼模糊中,总闪现你的身影:你在认真负责地工作,你和蔼地与同志谈心,在拄着手杖慢步走向机关,在轮椅上艰难地坚持写作……  相似文献   

9.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10.
记者与读者     
1986年春节,大年初二。我正坐在房里看电视,老父亲走到我跟前:“阿云,有一个女同志来给你拜年。”我站起来走到小客厅,没见人,却见桌上放着一网兜苹果。“哎,怎么走了?”老父亲也颇为奇怪,“她说她是一个医生,专门从汉口跑来看你。”“是她!”我惊叫了一声,毫不迟疑地提起苹果就往楼下追,没人,又往电车站  相似文献   

11.
有人问,你从事评论工作多年,哪一种式样的言论难写?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社论难写!”也许在有的人看来,这个说法有些言不由衷,因为许多人认为,社论好像没什么奥妙:文字直白,道理朴素,一看就懂,并无妙趣。当然,这些同志包括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试写过之后,多半能体会到“社论难写”不是虚言。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同志对新闻记者吼了一声“你重要还是我重要?滾出去!”“你重要还是我重要?”新闻記者应当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3.欲“轻”先重,欲重先轻. 轻与重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强弱上,这与虚实也有一定的关系。轻重相同,为轻而重,或欲重先轻,构成回环往复. 如:“①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②‘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③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④‘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⑤有人问  相似文献   

14.
意境的寻求     
亲爱的青年记者: 在给你们写这封信的开头,我想引用了玲同志给我的信中的几句话,也可以说是信中之信吧!她的信中说: “今天收到湖南寄来的《芙蓉》,一口气读完了你写的《微笑》。你写得多好啊!我们都微笑了,而且大笑了。”“艺术也需一点点远视。要有点虚,太实在了,反而有失之‘死’。虚中才有想象,意境,  相似文献   

15.
这不是吹牛     
我们搞新闻工作的人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当然不能靠“吹牛”过日子。但是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有这样的偏见,即使你的稿件内容完全真实,他也会说你是“吹”。所以如果你要问我最反对的是什么?我就会说:“我最反对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见报后,有人嫉妒他!”我们的新闻报道是要扶正祛邪,宣传先进人物的动人事迹,如果说是“吹”的话,我就勇敢地宣布:“该‘吹’的我就要‘吹’!”请看下面三个例子。山阴县岱岳镇先进巷有个转业军人叫张占成,原是下喇叭乡  相似文献   

16.
叙事文九篇     
黔敖施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礼记檀弓·八十二字) 齐国闹饥荒,黔敖在路旁施食,见一饿汉蒙着头,靸拉着鞋,茫然地走来,忙备好饭,端起水,叫他道:“哎!来吃!”“我就是不吃‘哎’来的饭,才走到这一步的。”饿汉横了黔敖一眼,这样说。黔敖劝他,他仍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说后,叹了一口气道:“何必呢,‘哎’你不吃,劝你也就该吃了。”则天改字天授中,则天好改新字,又多忌讳。有幽州人寻如意上封云:国字中或,或乱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领导同志所列举的典型事例该不会有错吧?但有一次我却因此造成新闻失实! 那天,在乡村计生工作会上,乡里几位主要领导同志异口同声反复强调:“要向积极动员儿媳带头作流产手术的柬鲁堡村妇联主任杨成英同志学习!”新闻敏感促使我及时写了篇消息交乡站当天播发。岂料,次日一大早,被表扬的杨主任的儿媳找到我,红着双眼泣不成声地说:“杨记者,你可害苦我和婆婆了。我戴着环压根就没怀孕咋会流产哩?你是听谁说的?”霎时间我懵住了! 经核实,杨主任儿媳流产之事,系会前一驻村干部因不熟悉村上情况,向领导汇报不实情况所致。由此看来,报道中引用领导同志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也需核实才是!  相似文献   

18.
前年深秋的一天下午,我打算去四川米易县城附近采访一个庭院经济搞得好的农家.没有班车,一个叫井源的个体户青年人说:“记者,我开摩托车送你。”开初,我们的“嘉陵”在山乡公路上飞快地奔驰,以后却渐渐地慢下来。“没油啦?”我担心地问。“不呵,哎!”小伙子一声长叹:“记者同志,我好犯愁呵!”“你这万元户有啥愁的?”见我发问,摩托车干脆在路边停了下来。“我是个从河北保定来这里的上门女婿,  相似文献   

19.
好几年前读过一篇短文.一位有旅外经历的女士说,在一些国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如果遇到有人恃强凌弱,周围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不是像咱国人那样围观看热闹,而是一齐无言地注视;如果那个恃强者还不肯罢手,会有人正色以告:“我们在看着你呢!”接着,会有更多的人发出呼应:“对,我们在看着你呢!”  相似文献   

20.
说起他,灌进我耳朵眼里的好话,足有“十箩筐加一筲箕”。我更留心的是探察人们对他的疵议。终于打听到了些:说他“狂”。不言而喻,这里的“狂”是个贬义词。但是生活却告诉我:在我的副手王茂亮身上,那些有人目之为“狂”的东西,却不见得该贬。我真想对所有的朋友讲,“狂”有时与自信共生,与锐气为伴。七尺男儿,岂能没有一点“狂味”!年轻人,不妨有三分“狂劲”! “狂人”不可为,“狂劲”不必讳。“狂”而不妄,何畏之有!孔老夫子躬行中庸,尚且说过“狂者进取”(《论语·子路》)的话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