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三个维度,构建高新技术开发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肥高新区与长三角地区其他高新区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高新区竞争力较强。具体地,相对于效益竞争力,合肥高新区的创新竞争力尚显不足,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优化国区各项环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势明显,这是合肥目前进行招商引资工作的背景。通过分析产业转移的形势和新特点,以合肥市的招商引资为个案,并引入大量较新的招商引资实证案例,对合肥招商引资的对策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3.
两晋南北朝324年间,合肥位于南北分裂的前沿,长期经受战争的苦难。梳理这一时期合肥的战事与规模,累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47次;分析其战争的类型、特点和原因,揭示合肥地区的社会矛盾,也揭示了合肥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解放之初,在土地占有制度不合理、阶级矛盾尖锐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合肥农村地区的社会生产难以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1950年秋,合肥农村地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进行土地改革。此次土地改革通过发动和组织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及其他财产,复查纠偏四个步骤基本完成了废除合肥农村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占有制度,摧毁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壮大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力量,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为合肥地区后来的工业起步以及农业集体化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研究安徽中部丘陵地区合肥六家畈镇生土建筑为出发点,从建筑选址、空间布局、建筑材料、营建技术、院落形式等多方面对合肥地区六家畈镇传统生土民居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探析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建筑的营建,以期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在适宜地区和经济条件下传承和再利用传统地域性生土建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生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本文通过对合肥地区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干部进行调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运用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采用“五重点、五结合”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的方法创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面临更多困难.以合肥地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为例,以问卷形式对400余名女研究生就业观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采用了扎根理论研究、SWOT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方式,分析了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合肥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合肥地区中小学教师中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了解教师参加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活动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合肥地区中小学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重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中部地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三大城市圈发展过程为背景资料,通过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从人口、资源、产业集聚角度研究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分析合肥空间结构与形态变化的原因,以及经济圈发育阶段性特征、合肥经济圈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全自动残余强度试验仪,对合肥四个区非饱和弱膨胀土在不同的竖向应力作用下进行四次反复剪切试验,分析初始含水率为17.8%,20.5%,22.6%的弱膨胀土在不同竖向应力作用下的残余强度特性.研究表明:初始含水率越大,残余强度越低;竖向应力越大,残余强度越大;通过数值分析,得出残余强度指标c与含水率呈指数函数关系,φ与含水率呈对数函数关系,并提出经验公式,为合肥地区非饱和弱膨胀土和边坡稳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等关于换热器性能的基本测试原理和方法,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与规范要求,研发了水源热泵用换热器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利用控制与测量技术,采用被测换热器与辅助换热器水侧部分的冷热负荷,通过水-水板式热交换器相互抵消方法,以及换热器两侧热平衡工作原理,即换热器水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制冷剂侧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基本相等,可以实现在不同工况下对不同结构形式的R22蒸发器及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和流体阻力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为换热器的选型、优化设计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和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近期供电企业用电管理需求,考虑系统通信特点与通信安全性,提出GPRS与APN相结合的通信方案,并根据该方案成功开发了一个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系统包括计量监测、负荷控制、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发布与参数配置等功能模块。其中计量监测模块可以远程监测电能计量装置运行信息,分析计量故障|负荷控制模块可以动态监测客户负荷,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负荷数据|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可以进行线损分析及供电质量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得电表数据,发现表计故障与窃电行为,提高用户用电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地下侧墙采用优化后的剑麻纤维-ECC 作为浇筑材料的抗裂效果,利用经实际工程验证过准确性的普通地下侧墙ANSYS 有限元建模方法,分析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剑麻纤维-ECC 地下侧墙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变化规律,并与建立的普通混凝土地下侧墙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剑麻纤维-ECC 地下侧墙温度峰值较普通混凝土地下侧墙的温度峰值高,且出现温度峰值的时间较普通混凝土侧墙滞后;将剑麻纤维-ECC 材料用于地下侧墙结构时,能够减小地下侧墙的开裂风险;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降低入模温度的施工优化方法来减小地下侧墙的裂风险。  相似文献   

14.
螺杆启闭机在水电站、水库、河道渠坝等水利工程的启闭运行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扭矩传感器是检测螺杆启闭机荷载的关键部件.目前采用的静态扭矩式传感器,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实时检测出螺杆启闭机在运转状态下的实际负载.通过试验比较不同方案扭矩传感器的工作性能,研究采用光电滑环和多段标定技术,基于螺杆启闭机的动态光电式扭矩传感器,较好地解决了摩阻力随着启闭荷载变化时传感器无法直观显示实际荷载的关键问题,能够实时、真实、高精度地检测螺杆启闭机的运行负载,很好地满足了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以应用于CRH380A型动车组上的SKMB-200型动力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基于UIC615-4标准计算4种模拟运营工况载荷及一种超常载荷,继而确定仿真分析所需的边界条件。静强度仿真结果表明:模拟运营工况下,构架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25.7、209.0、250.3和196.2MPa,超常载荷工况下构架的最大应力为307.6MPa,均小于构架主材料SMA490BW型耐候钢的许用应力。在超常载荷工况下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分别设定侧梁上下盖板和内外侧板的厚度为设计变量、最大等效应力为约束条件、构架最小质量为目标函数。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构架总质量减少109 kg,较优化前降低6.8%;构架最大等效应力为329.98 MPa,仍满足其强度要求。对构架结构参数的优化可有效降低SKMB-200型转向架的簧下质量,进而提升其动力学性能,可为动车组转向架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辅助语言学习中的认知负荷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辅助语言学习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在呈现给学习者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学习者的认知超负荷状态.言语信息加工中的认知负荷根据其认知需求可分为: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多媒体外语教学软件制作应尽量减少学习者认知负荷,具体可采取卸载技术、分解技术、演练技术、清除技术、标记技术、调整技术、消除冗余技术、同步技术、个性化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基三分层互连网络(THIN)系统中的负载平衡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播树技术提高节点间交换负载信息效率的动态负载平衡(DLB)算法--THINDLBA.设计了一套完整的DLB消息和各节点处的信息维护机制以辅助算法实现.重载节点的负载迁移请求消息沿着一棵以该节点为根的多播树传播,被该树覆盖的轻载节点均成为负载迁移的候选目标节点,可以沿着该树和重载节点交互负载信息,从而使重载节点能够在算法的一次执行中外迁最多的过载进程,尽快改善自身负载状态.算法设计中约束了多播树的构造过程,以避免因树间覆盖造成的消息误传或冗余.通过实验对比了4种DLB算法的性能,结果证明THINDLBA能更有效地缩减THIN系统处理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负载均衡是把负载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它可有效地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利用负载均衡作为核心技术设计电大在线教学平台,能够提高平台整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且为进一步进行规模扩展提供可能。目前该方案已被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其设计思路亦可为其他远程教育平台负载均衡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出现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操作系统地不断发展,计算机运行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计算和输入输出在同一台机器上完成到采用批处理技术分离打印和计算,进而采用Spooling技术使I/O操作和计算完全并行。为了使多个作业同时运行,实现多用户共享,在分时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虚拟主机,达到了共享资源,降低费用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系统能够用一部分资源来处理人-计算机界面,用户界面设计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嵌入式系统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国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得到的提升的同时面临着本能衰退、道德感萎缩、物欲膨胀与精神萎靡等困惑。对此可在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与科技的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其积极面,即通过重建人的经验意识、全面关注人、明晰科技与现实中人命运的关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