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由于学生个体的心理、生理的不同,成长环境的差异,以及受家庭教育和传统认知习俗的影响,高中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显而易见,表现在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信心和认知度等方面.就历史学科而言,多年的高中一线教学,给笔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即总体而言,女生在学习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时,比男生有所逊色.而同时,高中文科班的女生所占比例又远远高于理科班,因此,提高文科班成绩,关注女生的成长,让女生接受良好的学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等特点,在形成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的比重较大。高中文科班中,女生普遍害怕数学,"上课能听懂,一做题就错,一想头就疼"成为高中文科班女生共同的心声。数学与女生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该如何持续唤醒文科班女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核心和主题。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真实性、生动性、故事性、形象性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主动接受思想教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是学科教育的主渠道。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采用各种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秦明露 《考试周刊》2011,(70):187-187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被作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学习的心理健康,这也是目前教育的重要课题。高中阶段是女生成长成熟最关键的阶段,能否调整好心理因素,尤其是学习的心理因素,对她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连续6年在高三文科班任教,高三文科班女生居多,因此笔者就高三女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因素进行简析,试图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探讨更好地帮助高三女生度过学习心理中的难关,以便激励她们更好地冲刺高考。  相似文献   

8.
蒋经纬 《科教导刊》2019,(10):140-14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在当下的一个新热点,是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由其教学能力素养决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指导着历史教学能力素养的培育。在这基础上,此文探讨了历史教师在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出色的历史教学能力和过硬的教学研究水平这三个方面的行之有效的专业成长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数学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对文科班女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大部分文科班女生数学基础薄弱,学数学对她们来说是最头疼的事。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作者针对文科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到教学方式的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途径。素质教育是要通过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具体落实的。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落实学校教育改革方针的关键,也是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仍处于比较典型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在相当的程度上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左右。为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