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工作虽然默默无闻,枯燥乏味,但我觉得是光荣的.我一向奉行这样的原则,只要这项工作需要我,我就一直干到底",田爱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总工会调任档案局当局长,7年我来,她始终坚持自警、自省、自励、自强,饱尝了档案部门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
漫谈"现行档案"、"档案产业"等档案专业用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了《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5期晋平的《不应否认“现行档案”的存在———兼与吴品才同志商榷》后,觉得我日常使用的一些专业用语,如“现行档案”、“实物档案”、“文书档案”、“档案产业”等,是否合适,是需要斟酌一下的。这里谈谈我的认识。建议将“现行档案”改称“现时档案”吴品才在《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2期的文章中说“现行档案”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不应该存在的,而晋平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现行档案”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档案法》第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档案定位为“…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档案工作干部,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感到贵刊多年来为我省档案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同时离我省档案工作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应该不断改进提高,把她办得更好一点.我自己认为,需要拓宽题材,扩大容量,力求深度,增强指导性和可读性.具体地说要增强三性.  相似文献   

4.
刚才,东升局长代表评估组宣布了对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意见,把我们评为先进单位,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认为这是对我们辽宁档案工作的一种有力的鞭策.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省档案工作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差距.我觉得是非常符合辽宁实际的,给我们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辽宁工作上的差距,应该说是不仅限于东升局长所讲的,概括起来讲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大学问家俞平伯说过,"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其实,对于档案工作而言,同样也需要体会,更需要超脱.我想,冷静地对自身作一无情剖析,或许会对档案工作产生一些收益.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学习,我觉得除了深刻领会《意见》精神之外,对高校档案工作者而言,更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实践予以贯彻落实,也就是要围绕内涵建设建立符合实际的档案工作收、管、用工作新机制。一、要不断完善档案资源收集工作机制对档案工作者而言,"应归尽归,应收尽收"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往往,我们常说自己已尽力了,但有些档案还是未收集到。因而会出现《意见》中提到的一些地区和部门不够重视档案工作,档案收管用不到  相似文献   

7.
邬前安 《大观周刊》2013,(8):299-299
今年是我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第20个年头。在20年中我一直都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也见证了不同时代学生不同变化。长时间与学生的相处.让我对师生关系的把握有了很多的体会。其中体会最深的是觉得如今的学生比过去成熟得早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判断、选择并开始大胆地表达出来。面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变化。应该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我们档案部门在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中,对于外界人士来说属于禁区,如果不是工作上的需要无人愿意蹬进档案馆的门,主要是怕担嫌疑受审查。就我们档案部门自己的干部来说,因为保守国家秘密的需要,平时也不想更多的接触外界,怕言多语失,泄漏秘密。就我自己来说,从事档案工作三十多年,很少让自己的家属蹬进档案馆办公室的大门,平时有事找我商量都是在院里谈。现在社会上说我们档案部门是封闭型的,确实如此。我们常常对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生事物接受慢,甚至有时接受不了,特别  相似文献   

9.
我于1977年初被选调进入当时的中共长春市委办公室档案处(档案局馆的前身)。虽然干档案工作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但作为受组织多年培养的青年干部,我觉得干一行就应该爱一行,干一行就应该钻一行,干一行就应该干好一行。上进心和责任感,驱使我很快投入工作当中。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5年,而且还真干出了感情,干出了兴趣。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12日,我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县委组织部长的面前。她问我:“你愿不愿意到组织部做档案工作?”我没加思索就回答说愿意。她又问我为什么?我至今仍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说的每一句话:“我觉得干档案工作更能发挥我的书法和手工特长,再说,我是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工作。”那时的我甚至连“组工干部”这个词都不知道,想法就这么单纯。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是指导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的经典著作,对于办好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过去未学过新闻,虽然从学校出来就参加新闻工作,但并没有认真地、系统地思考过应该怎样办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应该怎样做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传统的文书立卷重大改革,这一改革极大地简化了档案整理程序,省去了繁琐的工序,方便了利用和保密.但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我认为还应该完善一些小项目,现提出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农业和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使县级档案部门的工作领域拓展到了村和乡镇直属单位,档案人员的队伍也在迅速地扩大.鉴于这支队伍中新手多、兼职的多和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县级档案业务培训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提高对业务培训工作的认识,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具体说,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4.
运城地区的档案执法检查工作是在9月初结束的.说实话,对于这次执法检查,我依然是不抱希望,因为想起前年执法检查时,那一张张毫不在意、勉强应付的脸,我就觉得没劲.我偏执地认为,许多单位对档案工作都不重视.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档案工作有它的特点,就是平时不起眼,也不引人注目,但是,一旦当你需要时,如果平时工作没做好,临渴掘井,就悔之晚矣!"然而,多少年来由于档案工作的性质特点所决定,档案部门往往被一些人视为"无所事事的世外桃园",看不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们档案人却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可以不同,工作经历有千差万别,但是只要忠诚党的事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无私奉献,同样可以干出一番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为党旗增辉.  相似文献   

16.
曹丹 《上海档案》2007,(2):11-12
采访沙老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同样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一定要去见一位老师。她说和这位老师聊过后肯定会大受启发,于是便约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前去拜访。说实话,刚看到沙老师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她是档案人。在我心目中的档案工作者应该都是含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去年秋天开始提出来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琢磨,档案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档案服务.这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档案资源体系应该覆盖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否则,有的人在档案资源中就是空白,当他需要利用有关他的档案时,档案工作者就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第二点,档案利用体系应该方便所有想利用档案的人,否则,即使档案资源中有他想利用的档案,他的利用愿望也会落空.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中国档案》迎来了创刊60周年,应该说这是不平凡也不简单的60年。作为她的一个忠实读者、一个老通讯员,我不禁感慨万千。可以说,我从跨进档案大门的那天起,就与《中国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档案工作》引领我步入档案之门1985年初,我随父母从齐鲁大地来到了塞上江南——银川,又从自己熟悉的教育岗位转换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9.
关于档案鉴定工作问题,近年来国家虽作了好多规定,不少报刊、杂志、教科书已发表了很多文章,作了许多论述,这无疑对各级各部门做好档案鉴定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工作中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全市档案战线的同志们:金秋十月,硕果满园。今天,全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这里召开,我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我们回顾档案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无比欣慰;展望档案事业的光辉前景,信心倍增。在发展全市档案事业中,我们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都是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深深懂得,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我们以十倍的努力去创造,去开拓。在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面前,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新的征程中,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