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人民文学》杂志网站称,今年第四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将重点推出《刘心武续红楼梦》。该刊第四期将发表《刘心武续红楼梦》28回中的前14回,这是整个续书中的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2.
据《人民文学》杂志网站称,今年第四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将重点推出《刘心武续红楼梦》。该刊第四期将发表《刘心武续红楼梦》28回中的前14回,这是整个续书中的一个完整故事段落。刘心武最重要的观点是,曹雪芹足大体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的,全彤书稿仪差个别部件末齐,只是还没有来得及统稿,后面部分在借阅过程中散失;  相似文献   

3.
话题展示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自从作家刘心武要续写《红楼梦》的消息一传出,书籍还未问世,就已被众多网民认定为狗尾续貂之作,这让此部续集颇有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不过,2011年3月9日中午12点,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刘心武续红楼梦》选择了在当当网上全球首发,而这一续本第一次发行数量就高达100万册,国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一部公认的谜书,原著散失、作者身价、时空描写、人物命运等,至今都是令古今读者探索不尽的无底谜。这一年来,随着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揭秘《红楼梦》节目的播出,在文化界掀起一股锐不可当的“秦学”风潮。不论刘心武是在“忽悠”《红楼梦》还是在“解读”《红楼梦》,他的一个主要论点还是很值得注意的:研究《红楼梦》应该从秦可卿入手,《红楼梦》中最大的一个谜是秦可卿! 作为原著和译本比照阅读的读者,我们是否可以把  相似文献   

5.
继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探佚续书引发"红楼文化热"以来,2011年似乎成了"《红楼梦》续书年","70后"实力派女作家温皓然又独辟蹊径,融合各类红楼续书模式之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温续红楼"充分尊重已有红学研究成果,在尽量贴近曹雪芹"原意"、"原笔"以及与清代历史语境基本契合的前提下,续出了时代意义和主体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红楼梦》终极精神价值的探索,也就是创作主旨的普世化构建,因而她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味;在艺术旨趣上,"温续红楼"还具有佛学梦幻色彩与诗才画笔意境。作为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温皓然的文笔是古典幽美、深闳简约的,同时她又"转益多师",从其作品局部还能品味出类似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调。可以说,温皓然的《红楼梦续》是两百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  相似文献   

6.
桑哲(以下简称桑):何先生,现在对《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解读比较多,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和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很受关注.您认为我们应如何解读《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相似文献   

7.
一部《红楼梦》,从来是非多。遭遇了“刘心武事件”的红学热,让养在深闺的“红学”,不期然间承载了一场包罗万象的公共狂欢。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一些人致力于建构具有学科性质的红学,另一些人则倾向于把阅读、诠解《红楼梦》当成一种大众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8.
骂声的背后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这本是个人行为,若内容合法,其意愿本不受任何人任何机构的限制。可事实上,他的续写却引来骂声一片——狗尾续貂佛头著粪给维纳斯接断臂,对此事愤愤不平者大有将其除之而后快的阵势。刘心武不就是写了一本小说吗?不就是续写了一本《红楼梦》的续集吗?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续书为古今中外之最。续作产生早,续作数量多,续作学术化,是其三大特点。近期刘心武温皓然等人的最新续本。反映出新世纪对红楼梦续书的要求是,既不违背已有的主流红学研究成果,又能够续出时代意义,续出主体精神。可以概括为:“立足红学,忠实内心,施展才艺,面向时代。”  相似文献   

10.
经过《百家讲坛》的播出,刘心武先生的“秦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刘心武先生之“秦学”是脱离《红楼梦》原著的内容和艺术原则去解所谓之“谜”,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并没有抓住《红楼梦》的真正主旨和内涵。因此,刘心武先生之“秦学”是在走回头路,而且在研究中存在很多失误,尤其是在秦可卿身世之解方面,刘先生存在明显的失误。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是明中叶产生的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红楼梦》是清前期问世的一部现实主义人情小说.乍看起来,两部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细细研究、慢慢品味、认真比较之后,却发现两书有许多被人们忽视的共通处.无怪清人张新之说:“《红楼梦》脱胎在《西游记》,借径在《金瓶梅》”(《红楼梦卷》第154页).“脱胎者”,是说《红楼梦》是由《西游记》孕育变化而产生的;用今天的话说,即《红楼梦》的创作,在许多地方是借鉴和继承了《西游记》的优良传统,并发展了这些传统,从而使《红楼梦》成为登峰造极”的旷世杰作.现对两书作一比较,以求教于先学.  相似文献   

12.
张之同志,研究《红楼梦》数十年,历十个春秋,循八十回《红楼梦》伏线、暗示和脂胭斋对后书的提示,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精心构思,数易其稿,完成《红楼梦新补》。这是今人续《红楼梦》的一部好书。该书追踪蹑迹,力避穿凿,从总体结构、发展脉络,与前八十回原著密切关合。第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刘心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轰动文坛,近年又在《百家讲坛》以“揭秘《红楼梦》”而名噪一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刘心武的名字是很响亮的。  相似文献   

14.
作家刘心武的《红楼梦扩揭秘”经不起史料推敲,其学术小说对《红楼梦》的人物刻画也大多背离了原著形象的性格发展逻辑,尤其是在治学方法上,刘心武的红学研究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比附、主观臆断的问题。红学研究的空间固然应该“公众共享”,但前提是要严守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它的阅读研究一直没有停止。针对刘心武先生提出的文本阅读,提出研究《红楼梦》应该细读原著,回归作品。  相似文献   

16.
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新红学”的权威作家。《红楼梦辨》是他的早期著作,也是他研究《红楼梦》的基本成果。解放后由此书修订而成出版了《红楼梦研究》。这本书最有价值的是对高鄂续书问题的考证和评述,但他在《作者底态度》《红楼梦底风格》等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却引起了后来人们极大的争议,并在解放初期引发了一场在《红楼梦》研究中对“新红学”派的批判。这场批判的领军人物即李希凡和蓝翎。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红楼梦》这本奇书再次掀起高潮,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首先是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策划“红楼梦20年再聚首”,下全国“通缉令”,寻访红楼人物扮演者的下落;其次是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开讲,语不惊人死不休,揭秘秦可卿;再者是《红楼梦》要重新拍摄,导演已经锁定,俊男美女云集,进行全国选拔。  相似文献   

18.
《咬文嚼字》近日挑出“百家讲坛”主讲人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书中八处硬伤。刘心武得知后写信感谢挑错小组,表示将在修订本中进行更正。八处硬伤如下:第一处,把“索引派”当成“索隐派”。旧红学有两个重要流派:一是评点派,另一个便是索隐派。  相似文献   

19.
张云新著《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一书引入"经典"与"非经典"这一对概念,对于《红楼梦》与其续书的关系进行了准确定位,又进一步阐述了非经典作品阅读与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以"啃酸果的精神"对《红楼梦》续书做了细致的文本解读。其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与方法多有突破和创新,为《红楼梦》续书研究领域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20.
<正>《红楼梦》开篇即言是一部"大旨谈情"之作,凡石下界尝欲尝情,仙草化人还泪还情,以宝黛爱情为线索,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人情,展现了各具特色的生命形态,从这一层面来看,《红楼梦》也是一部生命美学之作。生命美学是对当下生活的审视,研究的是人的生活和生命,更多地从人性的视角来看我们的生活现象和生命个体,对于个体所选择的生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