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玉翔 《广西教育》2013,(26):10-10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但过了几年"兴奋期"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中体育教学失去了本真。一、高中体育教学失去本真的表现1.失去了"体育"的本真【案例一】在篮球选项教学中,教师这样进行教学:集合—点名—做准备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期间,教师或在一旁  相似文献   

2.
邢英杰 《成才之路》2009,(30):63-64
在当今各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大潮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单调乏味,无论是准备活动还是教学内容,都给学生的感觉是老一套。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线的体育课逐渐变得失去情节、竞争,变得越来越枯燥,像操练和训练.从而使体育教学逐渐失去了魅力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学生对体育课具有"厌学"情绪,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体育学科不具有诱人的魅力吗?还是学生天生不爱好运动?都不是,我认为体育教学不只是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和活动能力,而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自由的主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的孩子表现为初一想上体育课、初二应付体育课、初三逃避体育课。学生由刚开始对体育课的急切盼望,到后来觉得体育课没意思,没有兴趣上体育课,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各门文化课程的课业负担比较重;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学生对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和小游戏渐渐失去兴趣;一些体育老师的教法不够新颖,课堂老套无味等。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成为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多年来,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材及活动内容贯穿了体育教学,课中的活动枯燥,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如果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从准备活动做起。文章从针对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来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针对不同场地来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3,(9):18-19
开齐开足"阳光体育课"多渠道配备体育教师家校合作共促良性发展开齐开足"阳光体育课"主持人提示:开齐开足"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重庆市万州区国本中学副校长张凤云: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小学校要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各项活动。着  相似文献   

7.
体育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生对以运动技能为主线的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兴趣.为适应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现实,以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并主动学习为理念的"快乐体育"教学理论应运面生.  相似文献   

8.
佘春庆 《考试周刊》2014,(26):118-118
<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是教学目的。如果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则会感觉体育活动又苦又累而产生厌倦;学生要是对体育课有着浓厚兴趣,则会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由此可见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和训练,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9.
体育兴趣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大动力之一。由于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知,加之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体育课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原因,小学生对体育兴趣明显不足。因此,体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典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注重自主发展,通过学生担任"小老师",树立主人翁意识,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上好体育课,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要有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就难以提高。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使学生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最后还可能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心理。因此,本人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王颖 《快乐阅读》2011,(26):45-46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各项运动的基本技能技术和动作,使我们的体育课变得沉闷无趣,很多高校学生都是被动学习,没有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开展"快乐体育",把"快乐体育"的思想贯彻到高校体育课中去,充分展现体育美的魅力,让学生获取精神和身体的愉悦,扩大体育教学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本文首先分析对小学体育课堂新课改的促进作用,总结出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对体育课的兴趣,然后通过实例彰显体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郭桂彬 《师道》2014,(3):13-14
受竞技体育浮躁和功利的影响。我国现在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一些中小学的体育课往往流于形式.或只重视考试科目训练.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学生对体育锻练的兴趣大打折扣。这样的体育锻练已失去了其本身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在做游戏时却那样的全神贯注。通过与学生聊天,我了解到他们并不是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体育课的形式、枯燥的内容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因此,我就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一、"巧妙利用场地和开发体育器材"是前提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是提  相似文献   

15.
李东 《考试周刊》2011,(58):143-145
影响高职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甚至导致有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情绪。如何培养和激发高职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教学大多采用"你教我学、我做你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只重视对学生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其他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因此,把快乐体育思想融进学校体育教学中,使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让体育教学过程快乐起来,让学生快乐起来,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成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一、强调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作为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在课堂上必须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许俊礼 《快乐阅读》2011,(11):104-105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的偏差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使许多学生对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而且年级越高,"厌学"的现象就越明显。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新爱上体育课?怎样才能让学生形成终身的体育理念?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地提高运动能力和增强身体素质?"引趣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虽然学生们喜欢活动、喜欢体育,但是并不等于他们就喜欢体育课。在学生的眼里,体育就是“玩”,而体育课,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多呈现的是被动状态,表现为带领、督促、压制,与学生们心目中的体育课相去甚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体育教学的魅力所在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也应当是体育教师的追求。而在体育课中多存在着“教者强发令,学者盲从之”的状态,学生“身顺而心违”,在这样的情形下,还怎么让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呢?新课程的实施,注重学生学习主动…  相似文献   

19.
马鑫 《甘肃教育》2014,(18):69-69
正体育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感知能力及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在体育课教学中,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而"课课练"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它正好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课课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殷文宇 《学子》2015,(4):72
在全国大多数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体育教学成人化的问题,也就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难免会将对成人的标准不自觉的应用到尚在发育期的小学生身上,要么要求过于严格,理论讲解部分过多,学生体会不到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找不到体育课的乐趣,产生了喜欢体育活动而讨厌体育课的情绪;要么放任式管理,体育课堂就是自由活动,教师在操场上负责看着学生,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不出安全事故,体育课就算是成功上完了。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