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背景时维葭月,序属仲冬,两岸"阅读素养学习与测量"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台湾举行。台湾桃园县阳明国中蔡淑梓老师和上海师范大学李海林教授执教台湾作家洪醒夫的《纸船印象》,台湾苗栗县乌眉国中的刘怡辰老师和浙江宁波北仑外国语学校的刘飞耀老师执教台湾作家刘克襄的《大树之歌》,台北教育大学孙剑秋教授、台湾桃园慈文国中吴韵宇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浙江宁波教育局教研室褚树荣老师分别对两岸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按照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对教材选文类型之一“定篇”的理解是“经典及对经典的权威解释”,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可以算是对课文的一种相对“权威的解释”。虽然课文阅读强调多元解读,但课文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  相似文献   

3.
杨烁 《考试周刊》2011,(1):43-44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里面有一篇对省一等奖的课进行点评的文章,言辞犀利,不留情面地指出这堂课连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没有掌握好。前几周,在越秀区也有一堂《竹影》的公开课,因为王荣生教授的点评,所以教研员们评得十分小心。  相似文献   

4.
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那么,阅读课到底该教些什么呢?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哪吒闹海》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5.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是一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的书。本文就书中“谋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改善”这一章节,结合王荣生教授所提出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来谈一谈自己对一节好的口语交际课的看法。下面以段兴禄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是导游》一课为例来进行研习。  相似文献   

6.
通过走进文本,借鉴王荣生教授的"定篇"、孙绍振教授的文本解读方法,对初中课文中的乐府民歌《花木兰》进行了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从而得出生成性、个性化、开放性的解读,引导学生培养其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廖纪元 《辽宁教育》2012,(13):92-94
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那么,阅读课到底该教些什么呢?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哪吒闹海》给出了答案。一、教必须的知识当下的阅读课,什么也不缺,唯独缺少了知识。要让阅  相似文献   

8.
《将相和》课例的刊出,引发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话题讨论。我认真学习了诸向阳等老师的评论后,再谈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目标决定内容?还是内容决定目标?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近年来语文课程建设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以2004年7月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王荣生教授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为标志,  相似文献   

9.
韩大胜 《学语文》2013,(6):10-11
王荣生明确指出,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史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我觉得这可以看作是两大原则和方法.在教学中应自觉遵守和运用。而王荣生在阐述有关“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正常阅读”这一说法,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荫发了一个念头: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正常阅读”,而不是从成人甚至是语文教师的高度和视角去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在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系列讲座中讲到“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人手,从教学内容入手。”但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请看《剪枝的学问》部分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1.
<正>王荣生教授提出“先进的理念首先与教学内容有关,首先必须知道教什么。”邓彤老师也在《取舍:语文教学设计的基点》一文中指出:如果你没有过滤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那将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致命错误。一、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文体”出发。《爱之链》是一篇小说,小说的要素有环境、人物、情节等。很多教师在选择这课教学内容时往往会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入手,  相似文献   

12.
近些日子,认真拜读了王荣生教授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对我帮助最大、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是:作为语文教师,无论是观课评教还是进行课堂教学,都应该从教学内容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语文教学,即语文教师应该关注教什  相似文献   

13.
江金勇 《学语文》2011,(5):40-40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一文中认为,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一、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语句章法;二、作者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据此,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学,“领悟作看充满情感浸染的思想”应确定为本文的教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徐敏 《知识文库》2023,(18):17-20
<正>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材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性质、特点、功能不同,其承担着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语文教材中的定篇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人类文化的经典作品,通过这类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传承人类特有的文化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按照曾祥芹教授的观点,阅读能力的纵向层级结构由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五个由浅入深的能力组成。笔者通过中职语文一线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认为,在学科课程融合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核心素养,优化“定篇”的课堂教学,应抓好几个“留”:一是执教老师要留足时间给自己先行深度阅读;二是留足课堂时间与激趣素材给学生去完成深阅读和发散思考;三是留足时间给执教老师反思与集体评课。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本文结合《作文升格训练——关于“修改不足”》、《情满人间花自开》、《阿房宫赋》三节公开课例,借助王荣生教授“课程论”的相关理念,阐述一堂好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整体水平出发,从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和人生积淀出发,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出发,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与学生实际相契合。  相似文献   

16.
王荣生提出“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之一”“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虽然这只是“之一”,但这一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教材肢解、教学内容混乱和教学价值减弱的状况而确立的标准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追求语文教学内容更趋科学合理,笔者就侧重在教学内容集中化方面,以课例《善良》为起点开始了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7.
阅读王荣生教授的系列著作,认识“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价值所在,积极研究探讨“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相关理论,以文本体式、学情状况和助学系统等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并践行教学内容选定的原则和策略,力争构建中学学段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体系,真正让语文教师会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相似文献   

18.
王荣生,1960年生,浙江宁波人,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第一位语文教育方向博士。曾任宁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部主任。主要著作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等。主编、参编丛书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  相似文献   

19.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对“语文教材”的相关问题做了详尽的论述,依据语文教材的研究背景,讨论“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体系”两个理论问题,在明晰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术语纠缠,区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体系由来已久的弊病及教育工作者对于教材的错误解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阅读取向著名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在评价浙江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时指出,“郭初阳老师把《愚公移山》当成‘引起议题文’来用,通过‘对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谎言进行解构’,表达‘一种介入伦理及政治转型的姿态’”,“从阅读方式上来看,有点像‘过度理解’”。①我以为,寓言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隐喻性的话题,对其进行“征候式阅读”未尝不可,就像毛泽东对愚公移山故事的解读一样,同样是借题发挥的“过度理解”,其解读结论与《列子》作者预设的旨意相去甚远,但丝毫不影响其解读的意义。过去我们教学《愚公移山》,常常是“苦圆”以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