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文学花园里的一株美丽的花朵。建国后,百废待兴,散文创作也出现了新的高潮。在建国后的十七年里,若谈及散文,就势必会提及一人——杨朔。杨朔,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归到他所要求的主题思想上来,他写美丽的风光,但又归结到人物的精神面貌。结构谨严,层次曲折分明,遣词造句精练别致,富有诗的意境,有他独特的风格。杨朔以其诗体散文的成就,并以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史上,深深地刻下了他的足迹。从人们对杨朔散文的喜爱,便可看出其散文作品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听了有关杨朔同志的传说,看了一些介绍杨朔同志的文章,我敬重杨朔同志的为人。作为散文爱好者,在我们当代的散文中,我爱读杨朔同志的散文。是他和刘白羽、秦牧同志,通过呕心沥血的精神劳动,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代表着当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被人们誉为三大家。在我们当代文学的史册上:,在散文体裁的专章里,毫无疑问,他们的名字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3.
杨朔与余秋雨散文是当代散文史上的两颗奇葩,尽管跨越了30年时空,但他们的散文在创作流变上经历了一个从创新的"范式"到僵化的"模式"的过程,二者的散文不仅有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也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契合.这样的相似之处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紧密关联的.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杨朔模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这并不取决于人们怎样评价杨朔,重要的是杨朔散文已成为文学史不可分割的部分;“杨朔模式”则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神载体。其实,故乡美丽缥缈的蓬莱仙境只是残存于少年杨朔心中的一个梦。几十年后,杨朔散文中的“蓬莱仙境”和所有诗化的人与事,有多少是他童年时在海边冥思过的梦幻呢?我们需要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思索这一问题。这是一个多愁善感而又不愿当亡国奴的诗人。“九一八”东北沦陷后,杨朔曾赋诗一首以志情怀:“黄鹤楼头雁夜征,紫阳湖畔月孤明,…  相似文献   

5.
黄惠群 《考试周刊》2012,(62):23-24
当代散文家杨朔创作了不少佳作名篇,其散文个性鲜明,别具一格。作者尝试分析其散文的不同语言色彩、不同语言情调,探究其散文语言的主观个性,从而领略杨朔散文语言的高超表现技巧、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杨朔与余秋雨散文是当代散文史上的两颗奇葩,尽管跨越了30年时空,但他们的散文在创作流变上经历了一个从创新的“范式”到僵化的“模式”的过程,二者的散文不仅有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也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契合。这样的相似之处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紧密关联的。  相似文献   

7.
杨朔与余秋雨散文是当代散文史上的两颗奇葩,尽管跨越了30年时空,但他们的散文在创作流变上经历了一个从创新的“范式”到僵化的“模式”的过程,二者的散文不仅有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也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契合。这样的相似之处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紧密关联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文艺界为探索散文的发展与创新道路,发表了许多意见。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在散文的改革与起飞必须从破除“杨朔模式”入手,因为这个模式的本质是“假”的,“是一个水中的月亮”,“是一个叫人忘记自我,而为空头政治服务的假模式。”这种意见值得商榷。我认为,杨朔的散文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标准来加以审视与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杨朔的优秀散文《香山红叶》,是一篇玲珑剔透、清新隽美的佳作,一直吸引着读者。这篇标志着杨朔散文创作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作品,在艺术上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一) 杨朔创作散文,从不满足于对生活作一般化的表现。他非常善于捕捉生活中闪光的、新鲜的诗意,通过精巧的构思把这种诗意熔铸成意境的晶体。读者透过这小小的意境之窗,可以看到整个时代的风云,可以在美的陶冶中,感情得到升华。《香山红叶》就体现了作者的这种创造。这篇游记散文,题为《香山红叶》,然而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描绘那“万山红  相似文献   

10.
杨朔是“十七年”的散文大家.作为一名散文家杨朔为我们留下了200多篇的散文,出版了几个散文集子。以大量的文学实践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奠定了自己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杨朔散文的追求呢?1959年深秋,杨朔在《(海市)小序》中说:“我素来喜欢读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还记得我是孩子时候,有一个深秋的夜晚,天上有月亮,隔着窗户听人用高朗的音调读者《秋声赋》,仿佛自己也走进诗的境界。一当然,我喜欢散文,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散文常常能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  相似文献   

11.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晋,山东省蓬莱人,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杨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大家,他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新领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杨朔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他写过不少反映战争生活的英雄事迹的通讯报道和小说。50年代  相似文献   

12.
杨朔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同时也是一位颇有特色的散文理论家。他的“诗化”散文理论的核心是追求功利与唯美的高度统一。这种融积极的思想性和精美的艺术性为一体的散文理论 ,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产生过深远影响 ,对纠正当前散文创作中存在的内容贫乏的偏向 ,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中.杨朔是代表着一种创作方向的,被誉为当时散文创作三大家之一。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显现着人们所期待的狭义散文创作的实绩,在那个时代被传颂一时,一些篇章被视为经典。记得我上初中和高中的90年代中后期,语文课本选有杨朔散文作为单元重点课文,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很好。但时隔十年,再去翻看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发现这位曾经煊赫的散文作家竟悄悄地撤离了我们的语文课本,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作品落选呢?也许,社会的、政治的、读者的因素有一些,但真正的关键还在创作本身,作品能说明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杨朔散文的文本建构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特定时代权力关系的本质,还可以发现国家意志是怎样扭曲了包括作家在内的社会成员的生活观点,使传统的价值观造成断裂,在文化创造中造成了混乱,而同时也使作家的创作在单纯化、简单化的写作中出现了复杂情况。杨朔散文题材涉及智,劳关系问题,它反映了在一个以阶级划线的社会里,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关系倒置,从而出现知识分子传统精神被改写的情形。杨朔“诗化散文”的代表作《荔枝蜜》,就是一个值得重新分析的个案。从这个作品里可以看出当代作家所遭遇的写作困境,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遗留在革命知识分子杨朔身上的仁爱精神,是如何在革命文化语境里被曲折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为何产生了作者意料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梁朝钟蝾曾从诗的风格上评比谢灵运与颜延之:“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拿此话借指当代散文园地中杨朔刘白羽两朵奇葩也十分适当。杨朔散文(简称杨文)笔触细腻、清新淳朴、犹如香甜醉人的荔枝蜜,大致代表了“芙蓉出水”一类清丽风格;刘白羽散文(简称刘文)笔法浓重,雄浑豪放、恰似奔腾澎湃的长江涛,大致代表了“错采镂金”一类华绮风格。这风格的对立性不仅体现在主题提炼、情节营构、人物描写等方面,也体现在语言运用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散文家杨朔的《荔枝蜜》以其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成为代表杨朔散文风格的典范之作。一欲扬先抑引人入胜散文的主体写蜜蜂、赞蜜蜂、学蜜蜂,而文首欲扬先抑,运用曲笔,从一向“不大喜欢”写起,设置悬念,奠定感情变化的基点,自然地引起下文。  相似文献   

17.
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他们在十七年期间创作的散文相当程度上体现着那个阶段的散文风貌。本文试图在前人论述十七年散文艺术缺陷的基础上,从文化心理和散文的双重结构的角度对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进行分析,以找出十七年散文在艺术方面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梁国建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53-55,111
杨朔是当代杰出的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文学素养,把散文当代诗歌来写的创作主张,诗文并举,诗文互济的写作方法,成就了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以其独特的诗化散文,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 在我国当代散文发展中,杨朔是有重大开拓与贡献的作家。他自觉地把诗与散文结合起来,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散文的美学价值。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名人也有失误,名篇也有不足之处。尽管杨朔为当代散文创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某些方面,某些篇章,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者对于散文“诗意”的刻意追求。周立波曾说:“文章要做,又不宜太做。”杨朔散文对“诗意”的重视就失之于“太做”。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20.
杨朔是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独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努力继承我国古代优美诗词的长处,为我国当代散文创作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每一篇散文都是一首优美的诗,正如老作家冰心曾经说的“假如刘白羽的散文像‘采云流水,蓬蓬元春’的话,那么杨朔散文就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