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将"在左云方言中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用法,文章旨在探讨"将"的性质和功能。立足于左云方言事实,对"将"的用法进行共时描写,具体论述它作为副词、动态助词及介词的用法。作为副词的"将"可以表达多种语义,作为动态助词使用是"将"独具特色的虚词用法,而介词"将"则是处于半虚化状态的一个词。把左云方言"将"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中的"将"进行简单对比,通过全面分析,加深对"将"多功能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1、藏缅语族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缅甸、印度(北部)、尼泊尔等国,其中中国境内约有四十种。 2、藏缅语多数语言属于词根孤立语,与印欧语相比较,这些语言形态变化较少,语序和虚词的作用比较重要。结构助词即是很重要的一类虚词。结构助词是附在实词(主要是名词和代词)或词组等成分之后,表明它所附成分在句子中与其他成分之间语法语义关系的一类后置虚词。 3、对于结构助词的研究,目前还相当薄弱,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仅散见于各语言简志的助词(或介词)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中“舍”和“舒”大多数人认为是实词,它们虚词的用法却被忽视,强调“舍”、“舒”的虚词用法,以说明“舍”、“舒”是从“实词———衬音助词———其他虚词”一步步虚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羌语的格助词在形式上有14种以上,具体用法和意义也较为复杂,它们在羌语语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羌语格助词的研究对羌语语法的研究,以及对汉藏语虚词及实词虚化过程的研究有其特殊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离石话助词"来"、"得来"的特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虚词系统中"来"作为助词的用法很普遍,随着语言的发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的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但在很多方言中尤有保留.前人已有关于"来"作为助词在吴语、四川方言、陕北方言等中的用法的论证.考察助词"来"、"得来"在山西晋语离石话中作为事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的特殊用法,以揭示其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6.
"所一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用作助词时, "所"有两种用法:一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之前,和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二是作语气助词,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或"的"字短语之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语气助词和语气词是虚词系统中处于不同层面上的两个词类,它们的分立,对更好地理顺助词与语气词的关系和解决虚词的下位分类问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西芮城方言中的"着"除了能用作动态助词外,还可用来表示时间,相当于普通话"……的时候",并进一步虚化为假设语气助词和话题标记。本文主要对芮城方言时间词"着"及其虚化用法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着"的虚化机制和成因。  相似文献   

8.
“休”是个词性和词义颇为复杂的词,也是个具有典型语法化过程的词.通过对“休”意义和功能历时和共时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展现出较为清晰的语法化轨迹,虚词“休”由动词虚化而来,由其虚化轨迹的不同,出现副词和助词两种用法,并逐渐由词虚化为语素.  相似文献   

9.
考点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就是指课内文言文中常出现的"之、其、而、以、若、然、则、于、乎、焉"等虚词,许多文言虚词常常兼有几种词性,如"之可作动词、助词、代词用。文言虚词,随着语言环境的不断变化,其用法常发生变化,理解词义时要注意加以区别,结合具体的语境,了解这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词义和功能的变化两方面入手追溯古代汉语动词"往"的历时演变,分析"往"由最初的"去"义动词逐步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延伸讨论现代汉语"往"的词类归属问题。一方面,"往"已成为虚词系统中相对稳固的成员,另一方面,"往"在一定环境下仍然保留动词的用法。现代汉语"往"虚化的进程并未到达终点,它仍然具有虚词和实词两重属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语料库手段对比国内一套中学英语教材和两套国际英语教材,考察教材对英语动词‘do'的虚化用法的呈现情况。调查发现,与相应的国际英语教材相比,该国内中学英语教材大量而且高度重复地呈现了其虚化用法中与汉语动词‘做'相偶合的用法,对于其它虚化程度相对更高的用法则呈现不足,尤其体现在这类用法中‘do'所搭配的名词的丰富程度上。另外,从相应的练习活动看,该国内教材对‘do'的虚化用法的呈现也不够显性。调查表明,国内中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必要适当丰富和突显相应的动词虚化用法,以提升学习者对语言虚化现象的意识和习得。  相似文献   

12.
助词"は"是日语里最常用的助词之一。主要有:标识已知信息,表示比较,强调等用法。在日语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助词用法的多样性和可变性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1标识已知信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已知的旧信息或者直接在眼前的信息是相对交际价值较小的部分,所以常常被放在句子的前面部  相似文献   

13.
江苏丹阳访仙话中的虚词"个[k~4]""的[t~0]"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功能词。在分析江苏丹阳访仙话中助词"个[k~4]""的[t~0]"用法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助词"个[k~4]""的[t~4]"的历史来源,以期为语言的演变规律以及方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个案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依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是用以表示语言关系和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而"是虚词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一个词,用法灵活多变。同时,"而"字也可用作实词,用法较之其作为虚词而言较少。就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中出现的"而"字用法进行穷尽研究,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文献中,"准"是个极常用的虚词.它可用作动词,表示思考、考虑;又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和"唯""维"还构成通假关系.有一种用在两名词之间,这种用法较为特殊,在此我们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6.
语法化问题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从语法化中最普遍的实词虚化的角度对"在"何时从实词转变为介词并开始普遍使用作了大致的描述。研究实词是如何转变为虚词对于我们了解古代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它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索绪尔的研究乃至整个语言学的研究中,价值占有重要的地位."语言的价值"理论对汉语虚词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结构助词"的"为例,可以从"语言的价值"的角度谈一谈现代汉语虚词的功能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二、虚词     
文言虚词中,情况比较复杂。有些虚词具有实词的意义;有些虚词分属不同的词类;有些虚词虽属于某一词类,但有多种语法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特点、意义,对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现分别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着"字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助词"着"的虚化问题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着"的虚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分两部分:一、"着"的虚化机制;二、"着"的虚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学会支乎者也矣焉哉。文言虚词是组成文言语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包含副词、介词、助词、叹词。虽然文言虚词数量较少,不过使用方法灵活,应用率较高,在汉语中发展变化较大。接下来,笔者结合学习经验,就文言虚词"乎"的用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