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礼县"说春"词,是一种独特的陇南民歌。内容主要有传播节气农时知识,祝福来年万事如意,宣扬孝道、和善、勤劳节俭等思想,反映当地民风民俗,倾诉"春官"苦辛,赞美展望富足美好生活等。采用韵文形式,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八言;多用《诗经》"赋"法,善于铺陈叙事;夸张运用灵活生动;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2.
笔者尝试着上了这样的一堂礼仪课:一是不用课本,突出实践;二是多用"教具",简单直观;三是多用"教具",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3.
韵文是散文的先导,文字出现后,诗歌等韵文的口头记事功能逐渐减弱,到后来主要以抒情功能为主,文本的记事功能则主要由散文来承担。散文由诗歌中分化出来,《周易》卦爻辞中散语和韵文并存,应是文体由韵文向散文的过渡形态。较早的散文可追溯到甲骨卜辞中的叙事之辞,这是散文的萌芽。金文出现后,散文书写的物质载体比甲骨时期有了很大进步,散文的篇幅增长,叙事也稍具规模,散文有了进一步发展。简策的出现为长篇散文著作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先秦的历史散文产生之后,散文的叙事技巧渐趋成熟,至春秋末期诸子散文兴起,散文的文体基本定型,散文进入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4.
韵文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小学语文教材中,韵文占很大的篇幅.这些韵文,大都是现代诗歌、民歌、儿歌等.它的内容都是反映我国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进行三大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的动人情景.其中很多诗歌,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往往用夸张、比兴、重叠的手法来表现无产阶级的壮志豪情.如何根据韵文特点,改革韵文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在塘东小学四年级就《三过石头坡》一课,反复进行教学试验,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一、紧扣思想内容,分析重点词句,努力转变学生思想.韵文教学必须紧扣思想内容,同时把语文基础知识讲清楚.我们以课文中的老支书带领群众战天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这是一篇很美的韵文,以小孩子的口气表达了对美丽夜空的遐想。本课教学设计,通过"在音乐和画面中感悟语言",再现情境,把孩子引入课文所描写的氛围,先动情,再朗读。  相似文献   

6.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维、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尝试以一图多用的方式整合教材资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明显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听课效率。一、一图多用:多角度了解学生《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让学生"在社会中成长",以学生成长所需要关心的问题为核心展开。一图多用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多角度了解学生。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  相似文献   

8.
中国韵文学会、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等联合主办的"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山城重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汉代四言咏物赋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变异,从《诗经》的"比",荀赋和其他先秦韵文中的"隐",到四言咏物赋的状物,诗的表现方式异化为非诗的再现。这一倾向的辐射又形成咏物赋与箴铭同体异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模式简介"一主两翼"的课程模式是我们近期研究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依托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主题",在众多读本中选取《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作为人教版教材的配套读物引进课堂,形成了以教材为"主",以这两套读本为"两翼"的"一主两翼"的教材体系。《新语文主题阅读》选编的文章全是现代美文,共12册,每册与教材一致,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同一个主题;《主题式·经典诵读》选编的是古今中外的经典韵文、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共6本,  相似文献   

11.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教材富有创意的编排,它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串起一组有内在联系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这种识字教学方法,继承传统蒙学的精髓并融入现代教学理念的编排,其教学效果得到实践的检验、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借鉴"词串识字"的优点,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词串教学"的巨大价值远没有被大家发现和  相似文献   

12.
江苏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秉承"和而不同,谐而致远"的理念努力打造"和韵文化",以"大生和韵"为学校立魂,对学生以"德韵"课程修其心,以"智韵"课程化其性,以"体韵"课程健其身,以"美韵"课程雅其品,以"劳韵"课程践其行。  相似文献   

13.
细读《屈原列传》一文,发现它正面写屈原的文字并不多,倒是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来写楚国的历史和与屈原有关的一些人,正如李景星在《四史评议》中所说的,《屈原列传》"通篇多用虚笔"。究其虚笔写屈原之处,共有六个方面,试分述之。其一,以上官衬其正。上官大夫是与屈原"同列"的官员,因争宠而嫉妒屈原的才能,于  相似文献   

14.
小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其习作大都"篇幅简短、内容单调、空洞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无从下笔,主要原因就是"无事可写",更不知道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笔者认为扩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对扩写训练需遵循的原则及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课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韵文之中.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诵读中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限于篇幅,本课的设计侧重于字理教学的提示。以使学生领略汉字奇妙,激发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6.
古代韵文包括古代诗、词、曲。赋四大类,与古代散文一道,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韵文 的教学一直比较困难。经过多年的 教学摸索,我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困难。 ──认识古代韵文。中国古代韵文有四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上自三代下至元明清;二是体裁特殊,有一定格式;三是语言凝炼,讲究声韵;四是韵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似是而非各不相同。 — —认识古代韵文教学。认识了韵文之后,韵文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韵文教学主要应抓住四个关键:一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向学生传授韵文这一体裁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7.
十问欧姆表     
多用电表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中占了两节,分别为"多用电表的原理"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但在考试中更多的是考查欧姆表。下面就学生对欧姆表常见的疑惑进行解答。一问:欧姆表是用来测量什么的?答:测量不同的物理量会采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正像电压表用来测电压、电流表用来测电流一样,欧姆表就是用来粗略测量电阻阻值的。二问:欧姆表在测量电阻时,需要有外电源给电阻通电吗?  相似文献   

18.
(一)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写信,常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此致"后不加标点,"敬礼"后面多用感叹号,这已经成为一种格式。"敬礼"好懂,"此致"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0.
对《风》与《骚》的篇章、句式、韵律、内容等4方面之体制进行比较论析。篇章体制方面:《诗经》篇幅短小,大多分章节,二章诗具对称美,无标题;《楚辞》篇幅宏大,不分章节,思想感情内容在结构上亦具对称美,始立标题。《诗经》对答之体对《楚辞》有影响。句式体制方面:《诗经》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楚辞》亦有少数四言诗,多为带"兮"字的七言句,五言、六言句大量产生。韵律体制方面:《诗经》在用韵位置、疏密程度、用韵格局与关系等方面甚为灵活;《楚辞》多用偶句韵,以四言二韵为定制,有全篇一韵到底者。多用高呼度韵脚和鼻韵尾韵脚,形成屈骚悲壮激切之声韵特征。《诗经》韵律多呈自然美,《楚辞》韵律多呈人工美。内容体制方面:《诗经》以音乐为标准划分内容为风、雅、颂三类,少数诗篇则三体皆备;《楚辞》不标风、雅、颂三体之名称,但精神实质则含有风、雅、颂三体之特征,无"形"有"神",内在与《诗经》相一致。总之,《诗经》与《楚辞》体制存在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