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问。"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很好的语言驾驭功力,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成为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学  相似文献   

3.
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关系,而所谓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而言,仅仅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是不够的,更应该是艺术性的,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是充满独特韵味的所在,语文教学也有其特有的"语文味"。然而放眼当下的语文课堂,哗众取宠,舍本逐末,流于形式的语文课堂仍占据一定的市场,这不仅背离了课堂改革的初衷,更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弱化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返璞归真,让"语文味"回归语文课堂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邹燕 《小学教学研究》2011,(8):71-71,73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语言是主要的教学行为,老师用语言教,教的是语言;学生用语言学,学的是语言。如果把师生在课堂中的语言活动视为"做",那么课堂教学显然是凭借语言运行的"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求真"思想观照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可以让我们在审视、思考中回归小学语文教学的本源——"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表达手段.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实现的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语文来说,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的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魅力的课堂语言能够使得学生很快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应该避免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走入一些教学误区,对于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要进行提升,努力使自己课堂的语言魅力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助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语言既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教学环节,也是小学语文课堂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注重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语言艺术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素养,完善教学手段的一门必修功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遵循准确、生动、明白晓畅的基本准则,努力使语言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如果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具备以上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语言是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需要的语言常态.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言语组织和表达出现了固化、僵化、程式化,陷入了话语困境,让语文课堂变得肤浅、零乱、沉闷,使语文的教与学变得索然无味,这是值得警惕和省思的。那么,小学语文教师的"话  相似文献   

13.
浓浓的语文味,是语文课堂中教师所追求的境界。语文味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方面综合表现的结果。而教师的口头语言富有语文味是整个课堂富有语文味的基础。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口头语言的提升上下工夫,力争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富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新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是富有诗意的课堂,是展现创意的课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爱学生,爱语文,爱职业,丝丝缕缕、点点滴滴,融入行动,融入言语。俗话说"话是开心的钥匙",语文课堂上教师做到评价语言丰富多彩,机智善变,就能促进师生、生生、生本沟通,实现心灵的碰撞。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及课改以来听到的语文课例,从情感、手段、语文等角度梳理出了语文课堂上教师低效甚至无效的语言评价表象,整理出了语文课堂语言评价要灵动,要待机而发,要切中要害,要激情饱满,要有语文的味道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一轮的课改浪潮激活了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生成无法预约的课堂精彩:创设情境体验,收获了独特的个性感悟,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不是学生分享华美的课件大餐,不是教师退守到仅担当课堂组织者的盲目,更不是掉人教师显示自我才情的课堂旋涡里而不能自拔,而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神奇,引领学生沉入语言内部,能读出语文味,品出语文味,写出语文味,让课堂溢出浓浓的"语文味",真正回归语文教学本体.  相似文献   

16.
2012年至今,"真语文"讨论越发受到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真语文"以语文回归本色为核心理念,而当今语文课堂上滥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显然有悖于"真语文"。板书作为语文的传统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传统板书在语文课堂上却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教学用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规范语文板书评价标准,提升语文板书设计地位,将语文板书评比常规化,以重新使板书回归课堂。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语言的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语言的设计,促进课堂语言发挥魅力。但是,从目前语文教学中我们了解到部分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语言的设计。基于此,笔者提出"语言趣味化""语言探究化""语言积极化"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设计的策略,促进语言发挥其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许颂英 《教师》2020,(11):30-31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的运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收尾环节在整堂课中的意义重大,教师要重视课堂收尾的"三分钟",发挥其构建知识、深化主题、承上启下的教育功能。文章结合语文教学工作实践,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收尾的意义及有效策略予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理想课堂模式?"这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追求理想课堂也是语文教育回归本质、焕发生机的永恒话题。本文基于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理想课堂模式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提高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有效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真情、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语言讲授。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自己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