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步行前来     
猫眼妹,你爸不是要来看你吗?是啊,一会儿就来。从哪儿来?当然是从天上来。果然是从天上来,还是步行来的。步行前来@吕志华~~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读五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妈妈,做爱是什么意思?”我一个激灵:“什么做爱是什么意思?你从哪儿听来的这个问题?”“唉呀,哪也没听,一段顺口溜是这样的:‘今天我被你打败,马上回家做爱,明天生一堆小孩,看看谁家厉害?’这里面不是有‘做爱’吗?你也不知道是啥意思?”面对女儿那天真而单纯地诘问,我一时语塞,我该怎么回答?我不是一个封建的母亲,诸如小孩是从哪里来的?男人女人为什么要结婚之类的问题,我都能委婉而不失真实地告诉女儿,我不想让女儿像我一样,二十岁了还不知道孩子是从哪儿出生的。但今天的问题确…  相似文献   

3.
<正>宇宙何处惹尘埃?只要一段时间不擦拭,桌上、地上、窗台上就布满了灰尘。这些无孔不入的脏东西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这还不明白?当然是空气从土里带来的了。"你或许会这样回答。倘若局限于地球范围,这么回答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倘若要从整个宇宙范围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要知道,像我们地球这样的岩石质行星,其前身就是一大团的尘埃云——岩石是尘埃凝聚熔化之后形成的——那么,在那个时候,这些尘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我常发现屋顶、露天阳台上会长出一些青苔或狗尾巴草一类的野草,就去问奶奶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奶奶说:“它们是自己长出来的啊。”它们真的是自己长出来的吗?是怎么长出来的?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子里回旋。  相似文献   

5.
一、你的评价准确吗?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教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他不仅说出…  相似文献   

6.
一、练习导入,谈话揭题,合作解题师:6年下来,同学们读了不少书,积累了不少成语。我说几个成语,看你是否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演变来的。(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生:它们都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中演变而来的。师:谁能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吗?生:寓言大都是短小虚构的故事。生:寓言总是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些道理。师:很好,说完整了。我们将要学习两则寓言。它们与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不同的是,它们都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今天,我们先学第一则——《矛与盾》。  相似文献   

7.
女儿和小鸡     
暮色渐浓,还不见女儿的身影,我不由得着急起来。终于,满头是汗的女儿一脸的兴奋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对毛茸茸的小东西,细看原来是两只小鸡。我疑惑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两只小鸡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不是弄来的,是我在楼下捡到的,它们找不到家了,天黑了,我怕它们被野猫抓走,才带回来的。”女儿极力为自己辩护。看着女儿爱怜的样子,我蹲下来对她说:“你非常喜欢这两只小鸡,是吗?”女儿点点头。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一点在他们的语言发展方面表现得极其鲜明。从文"我什么都知道"一则中的杨思彤小朋友,是从哪儿知道、如何记住"谈情说爱"这个成语的?又是如何自主赋予这个"老"成语以全"新"的词义?"儿童内部的工作量可能很大,但我们肉眼所见的变化可能很小"(蒙台梭利语),不是  相似文献   

9.
美妙的清晨     
我们的生活就像交响乐,不是吗?那我们就来聆听一下“清晨交响乐”吧!来听听我们的生活到底能够演奏出多么美妙的声音吧!  相似文献   

10.
一、你的课堂评价准确吗?例1: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可能就是聪明吧。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老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  相似文献   

11.
我从哪里来     
胡萍 《顽皮娃娃》2008,(19):I0010-I0011
很多幼儿都会问家长:“我是从哪儿来的?”家长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编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的说是捡来的,有的说是像种子一样长出来的,有的说是买来的……这些说法最终都会被孩子质疑,甚至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到底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黄昏     
黄昏从哪里来的呢?我先问:黄昏从哪里来的呢?这我说不清。又有谁说得清呢?我不能够抓住一把黄昏,问它到底从哪里来。从东方吗?东方是太阳出的地方。从西方吗?西方不正亮着红霞吗?从南方吗?南方只充满了光和热,看来只有说从北方来的最适宜了。倘若我们想了开去,想到北方的极端,是北冰洋,我们可以在想象里描画出:白茫  相似文献   

13.
<正>环节一:说困惑小刚曾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妈妈告诉他:"充话费送的。"后来,小刚又对生命到哪儿去产生了困惑,他曾和小丽讨论,小丽认为生命不能永恒,小刚说两千年前的孔子还在和我们对话,指导我们学习,生命可以永恒。过渡:同学们,生命可以永恒吗?让我们进入今天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起寻找答案。环节二:探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课堂实录 师:(出话题:"中国梦"或"美丽中国")它们像作文话题 还是政治话题? 生:像政治话题. 师:它们是政治性较强的作文话题.生活离得开政治吗?作文与政治能分家吗? 生:总觉得它离我们有点远,甚至有点假. 师:(出题目: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不是像这首歌的题目——它们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不是我们的?奇怪!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有无"梦想"或中国是否"美丽"与我们无关吗?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怎么就变成了装腔作势呢? 生(沉默) 师:你们在哪里了解过"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一件突发事件让事情发生了转机,这个转机是从一件倒霉事开始的。张蓓是语文课代表,班里个子最小的女孩子。因为长得像洋娃蛙,不少男孩子暗恋她。我虽然不在其列,不过如果是张蓓开口求我的事情,我肯定会帮忙的。这天晚自习的时候,张蓓走过来对我说,“时雨,你周末有空吗?”我脑子一空,什么意思?难道张蓓想约我?“我,好像没事。有什么事吗?”“我们要去一次浦东,你陪我们去好吗?”张蓓一把拉过一边的好友吕莲——那个身高一米六九,“比男生还男生”的张蓓的死党。她用男性化的点头来对我示意。我尴尬地抽了下脸颊。“到底怎么回事?”拉上吕莲还有什么好事,一定是体力活。  相似文献   

16.
凤仙草 《小读者》2010,(12):9-10
曾经.我对父亲一无所知。他长年在外到底是怎样生活的?他一年胜似一年的消瘦和苍老到底是为什么?他脊梁上、手臂上的伤疤是哪儿来的?他过得真的像信上写的那样“很好”吗?我一直以为.我是没有必要为这些问题伤脑筋的。  相似文献   

17.
多美妙的声音,多好闻的气味!宝宝,你知道它们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吗?找一找,说一说哪些物品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哪些物品会散发出好闻的气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在生活中引导宝宝发现物品的特性,同时培养其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好听的声音 好闻的气味@王建萍 @费嘉  相似文献   

18.
作文的素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平凡的生活里能够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吗?下面,继续选发我刊创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作文论》,希望能帮助您找到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9.
<正>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会很疑惑吧?从哪儿冒出来的"魔女"、"仙女"和"圣女"呢?我们这里讲的可不是神话故事里面杀人无数、呼风唤雨的"魔女",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美丽动人的"仙女",更不是那气度不凡、点石成金的"圣女"。这是尊敬的高堂大人恩赐给我们同胞姐妹俩的封号。但是到底谁是"魔女",谁是"仙女"、"圣女"呢?你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20.
红泥巴广场     
今天是星期天,早晨,我跟妈妈出去玩。在路上,我看见满天飞舞着像雪花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妈妈告诉我,这是柳絮,里面有柳树妈妈的宝宝。这些柳絮真调皮,一个接着一个朝我飞过来。我蹲下身,从地上拾起一片小柳絮。它真轻啊,里面的种子像一个很小很小的绿球儿,外面裹着一层白色的绒毛儿,样子很可爱,很有趣。妈妈又告诉我,这些宝宝落在哪儿,哪儿就会长出一棵小柳树来。正在这时,一片小柳絮飘到了我的脸上,我问妈妈:“要是柳絮落到我的眼睛里,会长出小柳树吗?”妈妈笑着说:“会的,柳树就在你的眼睛里。不信,你朝四周看看。”我朝前看看,朝后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