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一道特殊景观,也为我们研究文学史上诗与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古典诗词在现代配乐演唱,主要有还原型、普及型、融合型三种类型,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主要不是以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先决条件,古今情感的共通性以及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更具特殊意义。我们不应照搬诗词的评判标准评价歌词,而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它的两栖性特点。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并不意味着最终导致一种新诗体的产生,歌在今天真正摆脱了对文学的依附性而得以回归自身,这正是近二十年来诗与歌此消彼长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诗歌诞生的那刻起,诗与歌就开始了它们之间割不断的联系。即使在歌曲风格狂飙突进的今天,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借鉴也从未消退。继承与借鉴而催生出来的歌词,也是良莠不齐:有取其精华,成就经典的佳作;也有生搬硬套,受人诟病的劣曲。对现代歌词借鉴古典诗词的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歌词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当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功利性过分突出。针对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征和音乐人热衷化用古典诗词进入歌曲的创作趋势,笔者寻找到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新鲜切入点,即巧用流行歌曲,丰富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一、借助流行音乐,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流行音乐的情绪色彩和古典诗词的情感色彩是声气相通的,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先声夺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生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送别诗专题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古典诗词融合于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尝试,已屡见不鲜。本文试图对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做些比较和分析,并从中探讨流行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自"朦胧诗"之后,现代新诗由于其形体结构的芜杂混乱,语言的庸俗隐晦,离大众越来越远;而流行歌词却因其大众性、通俗性及古典诗词的引用而深得大众喜爱。无论从起源还是音乐性上看,诗和歌词关系密切,它们时合时分,但"诗"要追求歌的音乐性,"歌"要追求诗的文学性,所以,诗和歌词是可以相通相融、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歌手许嵩的专辑中的歌词为文本,整理和分析许嵩的歌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典故的化用、意象的使用以及意境的营造,理出现代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歌曲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琼瑶不仅是中国现当代一个重要的作家、编剧,也是一个重要的歌词创作者。其歌词作品拥有强劲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意蕴。琼瑶的歌词融古典与现代为一体,引用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古典诗词常见意境、借鉴古典诗词特殊修辞手法,并以其独特的女性的视角和深婉的风格特征,创造出属于琼瑶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8.
纵观当今流行歌坛,国人传诵百年、千年的古典诗词和歌词结缘的趋势,正在被听众所作者在创作中继承了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借鉴了古诗词的体式用语,运用了许多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写意的特点.文章将从当代歌词与古典诗词的渊源、内容形式的继承、表现手法的借鉴等方面,论述当代歌词与古典诗词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流行歌曲中渗透古典文化内涵,尤其是将一些著名的古典诗词的意蕴和意境融入歌词中,是当前流行歌词创作的一个倾向。本文以《江城子》和《东风破》两首歌词为例,阐释流行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现代性诠释。  相似文献   

10.
<正>"以诗解诗",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诗词的语言和思维去解读诗词,以便更好地领会诗人、词人的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韵味。"以诗解诗"的过程就是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一个诗词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更多古典诗词文化熏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流行音乐是现在世界上最普遍、流传最广泛的年轻文化的一个类型。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还不断的学习和吸收了众多传统文学、艺术中的因素,中国风、古典风日渐盛行。尝试从旋律、配器、歌词三个不同的方面对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因素进行探讨,对于推动流行音乐的持续发展、传承中国古典文化都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琳 《快乐阅读》2015,(2):11-12
古典诗词教学历来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力求解密古典诗词课堂密码,希望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本文从促进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有效的角度阐述了相应策略:品赏韵律,涵咏吟诵;互动活动,诗歌评点;以诗解诗,浸润心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培养学生古典诗词学习中的兴趣。
  文章认为,为了让古典诗词鉴赏真正成为美的享受,让学生真正爱上古典诗词,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扎实可行、切实有效、有章可循、循序渐进的古典诗词阅读兴趣的培养。
  文章认为,培养学生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美化学生的性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根据不同文学体裁、艺术体裁之间的相通性,探索以"画、歌、诗、文"为媒介,帮助学生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走近高雅的诗词鉴赏殿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词人方文山,其歌词在意象、意境、韵律和辞藻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通过蒙太奇的艺术手法、"以旧换新"的题材和现代口语的叙述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全新的改造。他的作品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运用了创新的艺术手法,将古典诗词元素注入现代歌词,用现代的手法和思维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现代转化。本文旨在通过方文山歌词对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来探讨其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歌词集文学美与音乐美于一身,中国的歌词就应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土壤上向前发展。在歌词的创作中正确地借鉴应用古典诗词的手法和意境,古典诗词为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与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值得探究,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本质上相差不大,在韵律节奏表情达意表现形式上存在很多相似性,品读古典诗词审视流行歌曲的通俗,透过流行歌曲体味古典诗词的高雅,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到二者的融合点,用时尚诠释经典,用兴趣捕捉精华,让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在语文课堂上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建构起我们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需要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感染、熏陶学生,使其内化为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古典诗词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典诗词都是历经千百年仍传诵至今的名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一、诵读教学法的提出(一)古典诗词教学的误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古典诗词教学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重分析讲解,将整体和谐的一首诗词肢解得支离破碎,忽视了…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典诗词更是文学艺术的瑰宝.读诗悟诗,不但可以让学生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古典诗词教学是中学美育的一块"园地",如何利用好这块"园地"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12):38-39
主持人龙吟:古典诗词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何使诗歌词约义丰、情味深长?且看乐燎原老师的精彩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世界文学之林中素有“诗国”的美誉,古诗词作品辉煌灿烂,古典诗词以整齐优美的形式,和谐动听的旋律,含蓄精练的语言和深沉炽热的情感,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中的瑰宝,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然而受困于应试教育桎梏的语文教学,却把灿烂的古典涛歌打入冷宫.这实在是教学的莫大失误。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重拾国粹,通过古诗词的鉴赏,陶冶学生的情操、纯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