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中国北欧纪游文学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北欧地区的特殊性使新世纪北欧题材纪游文学呈现出对生命体验的独特感悟。在文化相遇中,他们总结出酷爱旅行的北欧人体验到的生命在于探索的奥义,生命在于陪伴的真义,生命在于学习的真谛。北欧题材纪游文学更体现出对生命与死亡、高福利社会与个性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生命问题的哲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河中,古典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烛照古今。这文学长河,孕育了一代代诗词巨匠,他们吟哦讽咏、挥毫泼墨、文思飞扬、情感激荡。所以我们在解读和欣赏古典诗词时,必须追寻诗人情感流转的历程,在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中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领略诗词独美的意蕴。一、情感流露,孕育言辞美古代文人博览群书,含英咀华,文采斐然。情感表达或豪放洒脱,或温和婉约,或悲苦缠绵。情感的宣泄,倾注于字行里间,孕育了绝  相似文献   

3.
河北地区的汉人世侯藁城董氏、真定史氏与顺天张氏,在元初保护并征辟了大量金源文士,并与这些文士进行诗歌赠答活动,他们自身也创作有诗词与元曲。作为文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河北汉人世侯延续了金元文学的传承发展,为元初文学作出重要贡献。不同于以往的文人集团,汉人世侯文人群体的作为反映了金元易代这一特殊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回顾了澳门文学的历史,论述了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期,总结概括了澳门文学的主要特点;并着重论述了过渡期澳门文学空前繁荣和澳门文学形象开始树立的背景、原因及主要标志。在特殊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地理背景下,澳门文学形成了独有的审美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第一,融历史感悟于现代意识之中;第二,浓郁的都市平民色调;第三,中正、温和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遗民钱澄之的记体散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艺术上却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记体散文主要包括山水游记、亭台堂阁记、人物论赞以及墓表等,是中蕴含着浓郁的归隐之思;其散文延续晚明小品的写法,语言清新雅洁、精炼传神;在情感真挚、平和冲淡的文风中又寓有些许幻灭的悲凉,形成了钱澄之记体散文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亲情诗词是孙继善先生《空耘斋诗词选》的精华,具有真挚恳切、自责内敛的风格。这些亲情诗词既揭示其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是中国传统文人在特殊年代至真至切至痛至关人伦亲情的体现,也反映更为开阔、广大的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透出一种荒寒景象,这种景象经过历代文人的共同打造成为一种共同的审美追求,这与关注文学形式的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发展有关,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特殊的文化积淀影响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历代文人何以把荒寒视为名贵之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词王国。从古到今,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以诗来写战争之悲苦、爱国之豪情、情感之幽怨、美食之高雅。诗词与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金庸浑厚博学的文化修养,更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在武侠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满族词人,他生于官宦之家,长于帝都北京,却对江南有着特殊的喜爱,在他的诗词作品、书信言谈、为人处事中,无不流露出这份情感。他向往江南风韵,热爱南方文学,与江南文人相交甚密;来到江南之后,更将这份喜爱化为今生来世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作为记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也就是诗词的发展史,记载着当时的社会背景,饱含作者真切的情感,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学习古诗词,品读诗中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历史责任感。因此,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一、联系作者背景,探寻古诗情感  相似文献   

13.
从澳门文坛实际情况看,澳门文学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1)中西文学中与澳门有关的创作。中国从明代开始就有许多文人到过澳门,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澳门形象”,著名的如汤显祖、屈大均、魏源、康有为、丘逢甲等。西方文人最早到澳门的是葡萄牙大诗人贾梅士,其后有庇山耶...  相似文献   

14.
菊花历来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爱,并形成了独特的菊花文化,本文分析了诗词、小说、绘画和园林艺术中的菊花元素,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菊花情结.  相似文献   

15.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文章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以期从一个新角度,对柳意象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姚洪涛 《成才之路》2010,(24):45-45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是个发展的巅峰.盛唐文化孕育了太多的诗人,李白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是他让豪放和浪漫在这里延续,用他彭湃而又充满浪漫色彩的激情创造了诗词的奔放奇逸之美。李白的诗词中的浪漫、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更能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体会诗词的情感。激发他们鉴赏诗词的兴趣。因此,借李白等诗人的作品来感受诗词之美,是恰到好处的。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曾经璀璨的光辉点亮了古代文学辉煌的灯塔。传颂至今,唐宋诗词依旧是中国文学的经典,被人们世代传颂和发扬。它优美的情调、深远的意味感染着无数文人和学者。随着唐宋两朝政诒文化的变革,唐宋诗词的审美思潮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其作风以及意蕴虽万变不离其宗,却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审美风格和特点。本文主要就唐宋诗词的审美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秋千"在唐代诗词中被文人多次运用,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是唐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唐诗词中的秋千描写着力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展现了她们活泼欢快的心绪。至晚唐,秋千已凝结着纤柔凄婉的情思,成为许多诗人寄予感情的对象,此刻秋千不再是寒食节带给人无限欢愉的游戏,更是一种心绪的写照,沾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成为一种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从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别有一番韵味的"秋千意象"。  相似文献   

19.
"秋千"在唐代诗词中被文人多次运用,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是唐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唐诗词中的秋千描写着力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展现了她们活泼欢快的心绪。至晚唐,秋千已凝结着纤柔凄婉的情思,成为许多诗人寄予感情的对象,此刻秋千不再是寒食节带给人无限欢愉的游戏,更是一种心绪的写照,沾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成为一种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从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别有一番韵味的"秋千意象"。  相似文献   

20.
隐逸诗词是隐逸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隐逸诗词所投射出的幽静与平和的意境使不少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心向往之,从而也引发了译界的持续关注。隐逸诗词意境与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息息相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艺术审美维度的平衡与融合,有助于隐逸诗词译文中意境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