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才之路》2009,(12):90-90
《学术月刊》2009年第1期发表了一组学术文章,对2009年度中国有可能出现的学术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大学·研究与评价》将于2009年第10期更名为《大学》(学术版),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希望来稿问题突出、观点鲜明、论述朴实、行文优美,充分体现"有文化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文化"之蕴意。部分栏目如"高端访谈"和"学人哲思"等将突破传统的论文写作模式,文章体例不限。  相似文献   

3.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3):101
由国家教育部委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4期"高端访谈"栏目,以《北大精神与比较文学之路——著名学者乐黛云教授访谈录》为题,用两个整页的篇幅转摘了我院康香阁编审在《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发表的《著名学者乐黛云教授访谈录》一文。该期"高端访谈"栏  相似文献   

4.
启事     
我刊从2011年第3期开始试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该办法是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大量国际学术文献为全文比对资源,辅助检查抄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概括了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而且深刻地揭示出传统学术蕴涵着的理性批判精神与传统治学方法中的科学精神。梁启超之所以能对清代学术作出高度的概括和深刻的总结,与他深厚的传统学术素养、勇于接受西方新思想与新学理,以及不惜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反思精神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正>余嘉锡(1883-1955),字季豫,湖南常德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文献学与目录学家。生前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等职。著有《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论学杂著》等。学术成就余嘉锡先生一生治学的主要方面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之钥,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他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他历时五十余年创作的《四库提要辨证》,声振国内外,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余嘉锡先生把毕生精力用在教学和著述上,他的治学精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教育部业务指导,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4期第187页转摘了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刘又铭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的《儒家哲学的重建——当代新荀学的进路》一文,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17日上午,《高端访谈——关于现代大学的思考》(第二辑)一书首发式在"首届大学论坛"上举行。该书由《大学)(学术版)杂志"高端访谈"栏目2011年第6期至2012年第12期的内容集结而成。本辑"高端访谈"受访嘉宾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出席首发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大学》(学术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领域学术期刊。在各高校以及广大学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与发展,《大学》(学术版)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自2009年第10期开始设立"高端访谈"栏目以来,至今已访谈30余位嘉宾,其思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和名栏建设评审的推动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04年里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依托海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科,全力建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打栏目,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不仅发文数量增加,论文的学术前沿性也得到增强,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热情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有关检索机构统计,本栏目2004度的论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摘转或全文复印。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近10篇,在被转载的全国140种期刊中排第5位,在高校学报中居于第1位。更有说明意义的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04文学评论》里,也收入了本栏目的论文2篇(本刊是唯一有论文入选的高校学报),其中一篇还曾由著名文学批评家李建军博士等人推介,登上“《文艺报》作品推介榜”,文章被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下面是论文转载与入选情况: 1、李玲《<围城>的男性偏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2、陈晓明《现代性之隐忧与多样性方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摘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3、清峻(郝庆军)《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并列入“《文艺报》作品推介榜”;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 4、洪子诚《读有关<暗示>的批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5、贺桂梅《“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1《文学理论》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6、杨剑龙《“宁愿和山岩般的命运相撞击”——读胡风<三十万言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1.
以2004年第1期至2013年第3期《中国外语》刊出的54期共140篇有关翻译主题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主要从该刊的作者群、被引文献等10个方面分析《中国外语》杂志对翻译研究总体的关注度、关注点及其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正>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国学大师、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饮冰"一词源于《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当年,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粱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解其"内热",唯有"饮冰"。学术成就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在学术上,梁启超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意识,时刻注意古今结合,并以古鉴今,使著作呈现现代风貌。譬如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注意总结前人治学,以学术史的写作贯彻现代学科意识和知人论世的研究态度,集中体现了他的方法论。梁启超始终与时代保持一致,"致用"是其突出特点。就实践来说,梁启超坚持用进化论眼光来研究历史,尽量把一些自然科学的理论术语引入传统学  相似文献   

13.
学术扫描     
朱小蔓、其东在“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中国社会整体而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挑战。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在观念、内容和方法上还跟不上或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急速转型和变化,学校道德教育迫切需要调整与革新。在调整与革新中,要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三个命题:(1)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4.
<正>何兹全先生在长达近80年的学术生涯中,共发表学术文章九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自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何兹全文集》(六卷本)、《中国文化六讲》、《爱国一书生》、《秦汉史略》、《魏晋南北朝史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11日,参加“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传承”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在安庆师范学院就丁放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的长篇论文《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进行学术研讨。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青松教授,吉林大学沈文凡教授,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7):76-77
19815311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谈松华《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年第1期7200字19815312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黄克孝石伟平郭扬严雪怡《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年第1期5400字19815313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和依据吕鑫祥王式正《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年第1期7500字19815314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条件保障的思考马树超《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年第1期7500字19815315世界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年第1期7400字19815316关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刘春生张宇《职业…  相似文献   

17.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栏目,是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首批入选栏目。以这一栏目为中心,学报依托海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近年又取得新的成果,不仅发文数量增加,论文的学术前沿性也得到增强,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热情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2005年,学报学习海外大学学报登载长篇学术论文的经验,用连载的方式发表了杨义先生的近十万字的长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在“本期头条”栏目里,以显著位置转摘。继2004年度有两篇论文入选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年度文学评论选》之后,2005年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又有两篇论文入选这一权威选本。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专题一直对我刊给予关注和支持,2005年全文复印了10篇论文,使我刊在这一专题中的全文转载量再一次居于高校学报的前列。下面是论文转载与入选情况:1、杨义《现代中国学术话语建构通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4、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6期转摘。2、赵雷《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问题》(《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转摘。3、路文彬《小说关键词新解》(《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收入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5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4、杨迎平、黄忠来《论闻一多戏剧观及其局限性》(《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收入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5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5、谢冕、洪子诚、杨剑龙、徐敬亚《诗意城市:上海先锋诗歌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等院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1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针对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问题,发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其中重点提到"开展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这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将对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学术委员还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学术委员会作用的发挥。比如最近科技部在处理一起高等院校某学者虚报科技进步奖的事件中,举报人感叹说,这一事件之所以迁延数年之久不能得到解决,除了校领导的维护之  相似文献   

19.
学术与期刊     
在《开放教育研究》的2012年第三期,即现在,我再一次严肃地提出中国学术与中国期刊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和现实性。那是在去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播劳春燕说,2011年,中国学术的量从2009年的世界第三达到了今年的第一,这是世界排行,但我们的质呢?却排行在世界  相似文献   

20.
《邯郸师专学报》2013,(3):35-35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由国家教育部委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师范大学主办。它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被誉为社会科学文摘期刊的三个重镇,很多重要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将其纳入学术评价体系。《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发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的《清华简(保训)与儒家道统说——兼论荀子在道统中的地位问题》一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3期转摘。转摘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