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国际文化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窗口,2004年1月正式成立。其前身为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专门机构,负责培养前来学习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各国留学生,担负培训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学术研究等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2012,(22):75-76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四川大学专门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教育服务的直属学院,留学生规模与留学生学习层次在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中首屈一指。目前,共有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其中汉语言本科生近百名,学院还与文学与新闻学院一起合作培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20世纪70年代,四川大学开始开展对外汉语教学,1985年成立对外汉语教研室,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已形成一支学科结构与年龄层次比较合理、业务素质良好、教学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有  相似文献   

3.
自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科与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连续10年主办或承办中国—东盟教育周活动的西部高职院校,于2018年获得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持续开展教师赴国(境)外或在线上为东南亚国家开展轨道交通技能人才的培训。其中“科技汉语”作为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留学生完成语言学习进入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亦是培训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国际留学生扫清专业语言障碍,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习。文章以“科技汉语”为例,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国际留学生国际汉语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探索,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19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云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对外汉语培训中心.是学校从事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以及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科研的专门学院。  相似文献   

5.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成立于2008年,是国家汉办首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时任校长的教育部郝平副部长担任基地理事会首任主席。基地建设的宗旨是通过开发国别汉语教材和教辅产品、培养合格的非英语国家汉语教育人才,促进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F0002-F0002,F0003,F0004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是一个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院。该院成立于2002年8月,由学校原来的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国际中国文化学院和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3个单位组建而成。它是一所既培养中国学生,又培养和培训外国留学生及国外汉语教师;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网上授课;既有非学历教育(长、短期进修),又有学历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合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国际     
《留学生》2009,(3):4-6
柏林:中德科学教育年开幕,美国:美国大学独霸全球最贵学费榜,加拿大:增加投资移民和国际留学生,法国:将成立法兰西学院推动法国文化发展,美国:地方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留学生忧心  相似文献   

8.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生的班主任,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尽量减少挫折阶段,使留学生能尽快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建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讨论了体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明确了教师与学生的任务,探讨了文化体验活动的操作流程,分析了活动的成效,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萍萍 《文教资料》2013,(22):133-135
国家汉办、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招收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其明确表示可招收外国留学生,2010年更公布了试行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的招生工作。如果我们能通过这一专业的设置,让更多的留学生在中国接受正规的汉语教师专业训练,则势必能为国际汉推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外籍汉语教师。目前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本文就此展开讨论,指出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专而精”,教材则以实用性为主,并在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观点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学存在课程设置、学生自身、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教师、教材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对于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着重重困境。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中华文化传播意识,明确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使命与责任;要全面发挥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注重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13.
在助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发挥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文化课程的认识、态度等,总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和现状,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拓宽文化传播途径,旨在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2007年开始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09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在本专业培养中,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本文详细分析了留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留学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揭示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现状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性,探讨汉语国际作为教育事业存在的价值,不仅要关注汉语知识与能力等,更要注重教育背后的价值追求,并使其成为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性命题。在教授外国人汉语的同时,帮助其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更从情感博得他们中国文化的主动认同,这才是价值追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教育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教育服务中,留学生教育是最具产业化性质的服务贸易形式。近六年来,韩国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人数中持续居于首位。随着韩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韩国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不再简单的是为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改变自己的教育背景等初级留学目的,而有了深层的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底,广州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向阳、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魏恤民、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吴美娟等为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培训学院郑海燕为学术班主任,陈文丽为工作室助理的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中学名...  相似文献   

18.
"留学四川"已成为四川国际化教育、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来川留学生的培养以"汉语+中华优秀文化"模式进行教学试点,探索了当今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对来华留学生培养的有效策略与途径,提出了高职留学生"汉语+"培养模式构架图,总结了将IBDP语言课程的国际化教学理念融入巴蜀特色文化体验主题教学的探索性实践,以期抛砖引玉,为国际教育、高校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打造"留学四川"品牌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F0003-F0003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是北京教育学院直属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培训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中心是以国际项目为依托,以来华留学生汉语培训及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为主要任务,集教学、科研、培训、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中心下设国际项目部、对外汉语教学部、留学生管理部。  相似文献   

20.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有别于一般师范教育者,要在中华民族重视师德的师范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这类教育者应当具备世界各民族教育文化多元的意识。加强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国际视野的培养,有助于汉语二语教学在转型中获得中外对比在教育、语言与文化领域的营养补充,改变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学历教育与国际汉语教师赴外培训"双轨并行"的态势。提升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的国际视野将有助于中国的教育改革引领世界潮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前景下,具备国际视野应是未来教师教育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