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5—20分钟,而一堂课是4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注意力是有节奏的,学习不能单靠无意注意,也不能全凭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必须付出很大的意志力,使人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作到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相互交替转换,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刚上课时应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有意注意;接着,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讲述重点、难点时,又要设法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紧张学习之后,适当地穿插趣味性讲…  相似文献   

3.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是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初中生大多在13~16岁间,他们的心理特点是,无意注意逐渐向有意注意过渡和发展,有意注意并未达到成人水平,无意注意还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注意不稳定,凡是新异刺激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兴奋,分散他们的注意。那么,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到语文教学中来呢?  相似文献   

4.
无意注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内蒙古师大数学系张文杰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在一堂课里,他们很难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在整个课堂里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教...  相似文献   

5.
本文先对在意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心理活动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总结了如何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个层面运用注意规律。无意注意是一种低级注意,可以通过教学中总结的技巧吸引学生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可以利用数学的重要性实用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自主、自愿的高级注意,它需要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将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为了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时一堂课要停下好几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时期学生的注意往往和周围的情境、个人的情绪等相联系,他们对外界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易产生注意.处于无意注意高度发展而有意注意逐步形成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被动的、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它与有意注意一样,都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订作用,他们情绪易兴趣,注意力不稳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靠无意注意,而且运用无意注意的效果也要比运用有意注意的效果好。所以,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对于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听课是一项复杂的有目的的智力活动,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首先教师必须做到:①上课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仔细听课;②采用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仔细听课;③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其次,在...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兴趣”是学生求知学艺的先导和动力,那么“注意”就是通向知识的门户。在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既重视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叉吸引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以取得教学的成功。 选择怎样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无意识心理的积  相似文献   

10.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被动的、不由自主地发生的,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它与有意注意一样,都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他们情绪易兴奋,注意力不稳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而且运用无意注意的效果也要比运用有意注意的效果好。所以,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对于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  相似文献   

11.
每一节课开始时的导言可以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所以说导入新课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导言设计必须尽量引发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仅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吴巧媚 《考试周刊》2010,(18):219-219
小学生的学习好坏与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很大关系,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正处在发展中,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很容易把注意转向外部的、吸引他们的刺激物。7至8岁的儿童一般仅能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为10—15分钟,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应该注意调整方法,以最大效益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哪里有注意,哪里才会有思考和记忆。注意是认识和智力活动的门户。注意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类。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它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在刺激物的强度、对比、运动变化、新异性的作用下,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谈些个人  相似文献   

14.
在一节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那么既要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要利用其无意注意.因为一堂课45分钟,要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分散,那是不容易的.讲课生动维持几分钟是可以的,可是,学生每节课要自始至终都维持注意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脑会产生保护性抑制.  相似文献   

15.
教态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声音及教学中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6.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有节奏地调节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教态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声音及教学中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提高内化效果,关键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主要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运用无意注意方式,施行"养心""安心"和"揪心"策略,更适应当下学生心理活动特点,满足其心理需求,能取得更佳的内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师科学地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手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组织利用学生的有意和无意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在一堂课里的不同时段中灵活地引导、组织学生运用两种注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艺术应具备其独有的节奏,体现独特的动态美。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教学节奏变得张弛有度、起伏有致、动静结合、难易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具有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之美。一、张弛有度,环环相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注意他们什么时候处于兴奋的状态,什么时候处于松弛的状态,控制好教学的速度,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