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比较容易“上火”: 镜头一:我刚刚把通知写在黑板上,就有一个小孩一踮脚擦去了。我教育提醒过,还把类似事件作了详细解说,并指出其“危害性”——把粉笔字擦去了,爸爸、妈妈就不知道要来接你们,你们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就回不了家了。这一招还挺灵的,这一阵子风平浪静。我正为此自鸣得意,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硬是跟我“作对”,又把黑板上的字给擦掉了,你说我  相似文献   

3.
张中成 《山东教育》2004,(10):17-17
这学期,我又接任了一个新班的班主任。这一天,我刚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戴眼镜的人头像,下面赫然写着“张中成遗像”五个大字。我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无名火,是谁这么大胆,敢如此恶作剧?我刚想大动肝火,声色俱厉地呵斥惹是生非的学生时,突然想起“教学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这样一句名言,心里立时有了主意。我面带笑容对着黑板上的画像欣赏了一番,转过脸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平静地说:“画得倒挺像,字也写得工整,可惜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说多写了什么字?”此时,我发现全班学生除汪溯外,都注视着黑板。“刘霄,你能说说吗?”我提问…  相似文献   

4.
新来的赵兰老师刚跨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戴眼镜、留双辫的人头像,上面写着“赵兰遗像”4个大字。赵老师面带笑容对黑板上的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扫视全班之后,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比较端正,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出来多写了个什么字?”此时,全班同学除王小虎低头外,都注视着黑板。王小虎邻座刘俊  相似文献   

5.
对于形近字“虚”和“虑” ,平时运用时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将“虚”、“虑”用错 ,经常把“虚心”写成了“虑心”。区分这两个字 ,我从字形分析入手 ,先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 ,问学生 :“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立刻回答 :“部首都是‘虎’字头。”然后 ,我指着“虚”字启发学生 :你们平时在做作业时 ,遇到不懂的难题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要虚心请教老师或同学。”“对 ,要记住‘虚心’的‘虚’里面是个‘作业’的‘业’字。”我慢慢地说。接着又指着“虑”字 ,对学生说 :“这个字里面有个用心的‘心’字 ,那么 ,在课堂上当老…  相似文献   

6.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7.
我自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新来的赵兰老师刚踏进初二年级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戴眼镜.留双瓣的人头像,上面写着“赵兰遗像”四个大字。赵老师面带笑容对黑板上的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扫视全班,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比较端正。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出来多了个什么字?”此时,全班学生除王小虎低头外,都注视着黑板。王小虎邻座刘俊用胳膊肘捅了小虎两下。 “刘俊,你能说出来吗?”赵老师看了一下座次表,点名提问。“多… …多一个‘遗’字。”刘俊站起来结巴了一下,大声回答。 “为什么呢?赵老师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8.
我在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尴尬”一词。这两个字笔画多很难写,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写法呢?我的目光久久定格在这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尴尬”两个字的外部结构是“尤”而不是“九”。我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查字典求证,果然,在“九”字部里查不到“尴尬”,在“尢”字部里却查到了。难怪以前在电脑上用“五笔字型”打不出这个词,最后只得求助“智能ABC”。看来,备课时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如果不是这次看得仔细,课堂上一定会出洋相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说的“黄豆”可不是普通的黄豆,而是我们学校的外籍教师。记得第一次和黄豆老师见面,他就吓了我们一大跳。可不是嘛,你看,他头戴毛毛的绒线帽,身穿厚厚的棉袄、肥肥的棉裤,可脚上居然踩着凉鞋,够“逗”的吧!他长得又高又瘦又白,高得像棵橡胶树,瘦得像根细面条,白得像层馒头皮儿。他走上讲台,什么话也没说,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中国字:“黄豆”。这两个字就像俩相声演员凑在一块:“黄”字又矮又胖,“豆”字又瘦又高,甭提有多滑稽。而且,两个字全都散了架,尤其是那个“豆”字,上面一横,下面一横都带着个弯钩,像雨伞柄儿,中间…  相似文献   

10.
“拨”是课文《八角楼上》中的一个生字,这个“拨”与“拔”是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作业中很多学生把“拔草”写成了“拨草”。鉴于此,我想了个比较直观的办法,我先把“拨”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个字的右边是什么字呀?”学生立即回答:“是‘发’字。”我接着问:“文中的毛主席在写文章时,忽然发现油灯的灯光暗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毛主席用手轻轻拨了灯芯。”“对,这就是拨灯,你们可要记住‘拨’的右边是‘发现’的‘发’字,而‘发’的左上角的一小竖恰似一根拨东西的小棍棒。”然后我又指着“拨”字的右边说:“如果你…  相似文献   

11.
今天美术老师请假,我去代课。我对学生们说:我画画外行,一起做个游戏吧!孩子们很高兴,按要求拿出了图画本和水彩笔。我又说:随便在白纸中间写几个字吧,最好写自己的名字,字要稍微大一点儿。我也在黑板上随意写了一个名字。  相似文献   

12.
自以为对《祝福》一课早已烂熟于胸的我,在一次校公开课上,却料想不到地被学生“将”了一“军”。经过如下:那天上课后,面对着七八个听课“高手”,我先按惯例在黑板上写了“祝福”两个大字,接着又介绍了作者、谈了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接下来就十分自信地让学生提“问题”。其中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把我“难住”了。这个学生提的问题是:“老师,小说中说鲁四老爷书房的墙上有一副对联,半副写的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另外半副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但是却没有说写的是啥。您知道那脱落的半副对联上写的是啥吗?”说实在的,讲…  相似文献   

13.
蒲昕昕 《山东教育》2005,(28):18-18
当我把“平”字范写在黑板上,我对孩子们说:“现在,请小朋友们评一评,老师写得怎么样?”当一个女孩子给我指出“平”的第三笔“撇”碰到第四笔了,我称赞她说:“小天真勇敢,敢给老师提意见,真了不起!”当我再让其他的孩子接着评的时候,他们的评价是:“平”字最后一笔“竖”应该是尖尖的,老师写得不够尖;老师写的“平”字第二笔“横”有点短;老师没注意顿笔……  相似文献   

14.
以往教学“虐”字时,为提醒学生不要把“虐”字里面的部件“”方向写反了,我总是用彩色粉笔将这个关键性的部件标出来强调一番。可时间一长,有些学生还是将“虐”字错写成“”。这次的语文课,我又一次遇到这个棘手的“虐”字。像往常一样,我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一笔一画地板书“虐”字,学生们则注意观察“虐”字的写法。我突发奇想,不如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教室里一阵窃窃私语。我环视全班,发现马龙同学高举着手,便请他发表见解,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虐’的上部是老虎头,老虎的肚子饿了,它的利爪是挖自…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我偶然发现“师”和“归”两字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时,两个字的部首不相同,但从字形上看这两个字的部首应该相同。而《现代汉语词典》把“师”字安排“|”部里,而把“归”字安排在“ヨ”部里,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连数天,我反复查找各种语言文字书面的书籍,终于发现这是一个部首归并的问题。自东汉许慎创立540部首将汉字归类以来,汉字经历了许多变化。许慎在著《说文解字》时,主要依据小篆字形,把同一形旁的字归在一起,称为一部“。师”字在“币”部“,归”字在“彐”部。许慎的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篡字书的人所…  相似文献   

16.
小学中年级学生往往把考试的“试”写成“试”,虽千叮万嘱,斜钩上不要加一撇,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偏要加一撇,这次期中试卷上,又有几人将考试写成“考试”了。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吗?第二天,我夹着一叠试卷进了教室,进行试卷分析。讲到第一大题时我故作惊讶地说:昨天考试的时候有几位同学偷偷地将“兵器”夹带在试卷里了。同学们大惑不解,一双双惊奇的眼睛你瞧瞧我,我看看你。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戈”字,说:“同学们认识它吗?不认识的话请字典帮忙。”大家兴趣大增,马上打开字典急于想知识这字读什么,是…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上课,张老师满面春风地快步走上讲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在黑板这块黑土地上种上‘鲜花’。”“黑板怎么成了‘黑土地’?又怎么种花?”台下同学纷纷议论起来。张老师示意大家安静,并在黑板上写了两行字:“百花盛开万里香———‘花’字组词大比拼。”还讲了比赛规则:用“花”字组词,组两字的、三字的、四字的,例如,鲜花—花仙子—百花怒放,这样的形式为一组,组三组为及格,五组良好,八组优秀,比赛时间为五分钟。黑板也被平分为四块,每组一块。每组都选好一名组长,负责写字。比赛开始了,四位组长在黑板上飞快地写着。同学们谁都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8.
张业厚 《教育文汇》2006,(11):39-39
以前教学上有一些个人所得便暗自窃喜,可是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却促成我决心从此单独准备一本《教学“失”录》,记下我教学中的失误或败笔,并时常翻阅,加以反思,以示警戒。失误一那天我在黑板上板书“严肃”一词后,有同学告诉我:“老师,你‘肃’字里的两点写错了,应呈八字型。你写的是倒八字点。”又有同学提醒:“老师,这学期你已经4次把‘肃’字写错了。”  相似文献   

19.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夜读韩愈的《师说》,两年前课堂上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那是一节平常的课。在讲到“尴尬”一词时,我问孩子们:“‘尴尬’是什么意思?谁会用它说一句话?”孩子们的回答很完美。虽然教材要求“尴尬”一词只识不写,但我出于习惯,还是作了简单的提示:“‘尴尬’两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尴’是由‘九’和‘监’组合而成,‘尬’是有‘九’和‘介’组合而成。”说罢,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20.
学生写“兔”字时最容易忘掉下面的一点,也常常把竖弯钩写出头。为此,我没少动脑筋。 第一次教“兔”字,我先把该字写在黑板上,又领着学生书写,然后才让他们在田字格中书空。检测结果,一半学生书写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