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一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1 板书课题 ,围绕“借”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向谁借结果?怎样2 观察课件演示 ,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说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二、学习课文第三、四、五段1 学生自读自悟 :围绕提出的问题 ,在课文上批注。(向谁借“△△” ,怎样借“———” ,结果怎样“~~”)2 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教师相机指导。)生 :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读)小鱼说 :“不行啊 ,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说 :“不行啊 ,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 :“不行啊 ,我要用尾巴…  相似文献   

2.
屏幕上出现一条没有尾巴的小壁虎 ,学生观察。师问 :同学们认识这种小动物吗 ?生 :认识 ,叫小壁虎。生 :老师 ,这只小壁虎怎么没有尾巴呀 ?师 :你看得真仔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师 :问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 :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 :我想知道它向谁借尾巴 ?生 :我最想知道它借到尾巴了吗 ?评析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引导学生发出问题、大胆质疑 ,要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老师的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师 :请同学们自…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 ,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根据本课的特点 ,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问一问请学生齐读课题后 ,让学生回答 :你们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然后共同筛选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②小壁虎向谁借尾巴?③小壁虎借尾巴结果怎样?并把这几个问题抄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 ,借助拼音 ,自读课文。二、填一填学生读通课文后 ,可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熟读3、4、5自然段。①小壁虎…  相似文献   

4.
师:小朋友们,我们读完了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请大家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生:因为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师:尾巴断了,有什么关系?生:尾巴断了不漂亮。生:尾巴断了不方便。师:谁能把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完整地说一遍?生: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它觉得没尾巴难看,也不方便,就向燕子、老牛、鱼借尾巴。师:大家想想,要是小壁虎妈妈的尾巴断了,它会去借尾巴吗?生:不会,因为它知道自己会再长出尾巴来的。师:对!壁虎的尾巴能再生,断了用不着去借,而小壁虎不知道,难怪它去借尾巴。小壁虎最终没能借着尾巴,…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新课1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听录音 ,读儿歌。)请大家仔细听 ,认真记 ,看这首儿歌讲了哪几种小动物?(生按顺序回答)贴图片 :(让学生把动物图片贴在指定的方框里)猴图兔图松鼠公鸡鸭图孔雀2 师 :刚才 ,大家听到这首儿歌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九课。(板书课题 :比尾巴)(生齐读)3 过渡 :看到课题“比尾巴” ,你想课文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谁和谁比尾巴?他们为什么要比尾巴?比的结果怎样呢?)师 :学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二、教学新课(一)学习第一、二节1 课件出示第一节文字。(1)师朗读第一…  相似文献   

6.
师: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演示:放大小壁虎的幻灯片) 生:是一只小壁虎。(齐说) 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41课《小壁虎借尾巴》。(齐读) 师:谁来说说小壁虎是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图。生:小壁虎的身体扁扁的,嘴巴尖尖的。生:小壁虎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运用幻灯投影,旨在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片段配音、表演。2.会写"借、哪、呀、呢"四个生字。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教学过程一、猜谜引题出示谜语:叫虎不是虎,生来有四足。爱在墙角住,专吃蚊蝇虫。(壁虎)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和他打个招呼?(出示词卡:壁虎。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壁虎借尾巴的童话故事。(补充课题,全班齐读课题。)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壁虎会向谁借尾巴呢?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动画片吧!(播放动画)  相似文献   

8.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9.
师:小壁虎的尾巴哪儿去了?   生:被蛇咬掉了。   师:真的是被蛇咬断的吗? (“咬”字念重音 )小朋友再仔细看灯片。 (师演示活动灯片,突出小壁虎挣断尾巴的动作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生:是小壁虎自己挣断的。   师:说对了。 (板书:挣断尾巴 )“挣”是什么意思?   生:不知道。   师:这样吧,我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 (生表演 )  师:如果小壁虎不挣断自己的尾巴,将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生:会被蛇咬死的。   师:请小朋友记住,小壁虎的尾巴容易断,它就是用这个特点来对付敌人,保护自己。小壁…  相似文献   

10.
《小壁虎借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采用基本相同的构段方式,通过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以及鱼、牛、燕子的尾巴的用途。教学时,可凭借插图导读,启发思维,理解课文内容。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随后放映投影片,观察小壁虎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作归纳:①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②小壁虎跟谁借尾巴?③…  相似文献   

11.
袁芳 《小学语文教学》2002,(5):52-52,53
《小壁虎借尾巴》中的第三~五自然段 ,具体介绍了小壁虎向小鱼、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全过程。其语言生动活泼 ,段落结构相似。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三段文字呢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师 :请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标出每句话的句序 ,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生读文 )生 :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师 :好 ,下面我们来逐句理解。师 (出示句子 )读一读 ,再比较哪句好 ?1.小壁虎爬到小河边。2 .小壁虎爬呀爬 ,爬到小河边。生 :两句话都是说小壁虎来到了河边 ,但第二句好一些 ,因为说得具体些。生 :第二句好 ,从“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爬了很远 ,他是从…  相似文献   

12.
陈俊 《湖北教育》2007,(6):38-3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不少公开课的导入环节,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幕熟悉的教学片断,以《猪八戒吃西瓜》一课为例: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猎八戒为什么要吃西瓜?生`2:我想知道猪八戒是怎样吃西瓜的?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揭秘     
一、激趣命题师 :这几天我们都在搜集广告 ,(板书 :广告)孩子们一定知道我们这节课跟———(广告)有关。师 :说说你想给这堂课命个什么题?生说自己创作的题目并选出最好的。师 :你是怎么想的?(师边说边板书课题)生说自己的创意来源。师 :你想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题目。生齐声读题目。(让学生自己定课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欣赏中感悟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二、广告大放送师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广告(师边说边贴卡片 :广告大放送。生齐读“大放送”)把你知道的广告来个精彩的再现 ,现在我们分两组来比…  相似文献   

14.
(师出示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生:我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是不是跟三角形的面积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日,听了三位教师分别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三种不同教法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教学境界,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教法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听老师读课文,请你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相似文献   

16.
师 :詹天佑是怎么想的?生 :(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把它修好 ,否则 ,不但惹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师 :(出示句子)“总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 :这里指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样想的。师 :(引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这样想……否则……(在学生接读时 ,教师在“中国人自己”“第一条”“一定”“惹”“中国工程师”下面加上“.”)师 :“否则”是什么意思?生 :不这样。师 :在这里指什么?生 :指铁路修不好。师 :(引读)修不好 ,会怎样?生 :(接读)不但……还……师 :“惹”…  相似文献   

17.
[教例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听老师读课文,请你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答略)  相似文献   

18.
(课前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向家长请教,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师: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没有借到,因为他们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如果小壁虎向猴子借尾巴,又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仿照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例子,按照“小壁虎爬到哪里——他看见了什么——他是怎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案例《一夜的工作》在情境描述、情感表述、语言运用上具有不少独到之处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独特呢?一教师作了有益的尝试。师 :知道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就是总理的办公室 ,你想里面的陈设会怎样?为什么?生 :上面是豪华吊灯 ,下面是高级地毯 ,四周是新颖的壁灯 ,总理用的是高级办公桌椅 ,因为他是国家总理。(其他学生发言略)师 :事实上总理办公室又怎样呢?请大家默读课文 ,看看总理生活怎样简朴 ,作者是怎样写出简朴的。(生自读、图画、思考)生 :办公室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师 :看到这 ,如果你…  相似文献   

20.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