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农节目,是对农民群体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和贴近性的节目,是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强烈的针对性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样的节目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和欢迎。然而,目前不少市县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办得变了昧,农民不愿意收听收看,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超  王悦之 《青年记者》2007,(14):127-128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时代,尽管各电台也有针对老年人的对象性节目,但是节目量和这个群体在广播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极不相称。笔者认为在老龄化社会,拓展老年节目(频率)是广播在专业化趋势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杨莅 《视听纵横》2002,(3):77-79
中国的电视人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优越感的职业群体,而这个群体中的最耀眼,当属节目主持人。在短短的20多年里,我国的节目主持人走过了一条辉煌而曲折的道路,成功的欢愉与诸多的遗憾相互交织。而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既给节目主持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老年电视节目当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庞大的老龄人口群体与少之又少的老年电视专栏节目形成了极大反差。据统计开办老年栏目与老年节目的电视台(频道)不足总数的2%,每天播放的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而老年群体正是电视台白天播放节目的主要观众。目前的现状意味着电视台至少在白天的节目安排中失去了一大批主要观众。 二是目前全国老年电视节目尚存在着一些缺陷: 栏目的整体包装缺乏创新意识,制作手法与表现形式单一;选题缺少策划,节目信息量小,报道缺少深度;有些主持人对观众居高临下,缺乏亲切感;报道角度、报道手段还较为单…  相似文献   

5.
节目主持人自然指的是掌握或处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有人说:“节目(栏目)办好了是主持人的成绩,办砸了是你无能。”这种把节目的成败完全归咎于个人的说法,实属偏颇,有失公允。因而,有的主持人感叹:“这碗饭不好吃。” 我认为要解决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以下这三方面入手。 A要有不断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主持人节目(栏目)实际上是由一个群体组成的,节目主持人只是其中的一员,只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座人物化的“桥梁”。这“桥梁”由许多人共同参与架设,每位主持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囊团为其…  相似文献   

6.
郑颖 《新闻前哨》2002,(7):32-33
广播的传统特性包括可听性、及时性、通俗性等,在广播的所有特性中,可听性是根本,是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听众对广播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可听性的标准也在改变。以前,广播是公众获取党的方针、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现在,公众听广播希望获取各种信息,欣赏、娱乐和休闲。为适应听众新的需求,广播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作不断地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到:一、增强节目的可听性1、从“面面俱到”到“量身定做”。必须注重开发个性化的贴身服务项目,以特色鲜明的节目,稳住目标听众群体,并争取把“非注意力”听众变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纵观所有电视节目形式,没有哪一种能和谈话节目主持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灵魂,主持人的风格与水准决定着节目的风格与水准,主持人的成败直接影响节目的成败。美国学者霍尔&;#183;汉麦斯顿说:“电视谈话节目,商业性的个人神话”。这个个人  相似文献   

8.
就“个体”来讲,我曾想固执地在写作上不“换笔”——因为我始终觉得无论是毛笔转换成钢笔或圆珠笔,最终其体现形态上毕竟是在“方块”汉字基础上的书写,而电脑的写作是手指与键盘“点击”的记录。我担心思绪的流淌会因“点击”的操作而失去一种特有的文字体验与感受。而就“群体”来讲,面对网络对所有媒体的冲击,不屑与不安曾一直令我茫然:没有编辑辅助的“文学创作”和缺乏道德责任感的“自由谈”是否能够真正发挥滋润智慧、抚慰灵魂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9.
第一、形式新颖,现代与古典相结合。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也就成功了一半。《有报天天读》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新颖的形式。一是书房式的演播室。演播室布置成一个古典而雅致的书房,主持人杨铞麟着一袭长袍,捧一杯清茶,俨然一个古代的说书场景。这让看惯了一板一眼播新闻的电视受众一下子耳目一新:二是现代化的读报方式。电脑在节目中扮演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制作了一期特殊的谈话节目《挑战人生:〈千手观音〉》.这期节目以一种特殊的“手语”方式,把2005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的聋哑人演员们请到录制现场,让观众和聋哑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取得了沟通和理解.贯串始终的“手语”表达,穿插其中的舞蹈表演.让人不得不用眼睛去“看”.  相似文献   

11.
友朋 《河北广播》2007,(4):28-28,88
结合广告,我想谈自己的一些感想。第一,农村广播的主要受众“农民”,这个角色现在正在发生多元性的裂变:务农者、乡镇企业者、个体劳动者、农民工、党政机关干部、企业管理者等等,“农民”的多元化就导致了农村广播受众群体的分化,所以我想我们是不是在受众的研究方面、节目的多样性方面多下功夫。当然农村频道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比如《科技致富步步赢》、《供求双通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级电台的收听率大战愈演愈烈,为提高收听率想尽各种办法,各显神通。确实,广播节目是要讲求收听率的,如果节目没有人听,传播效果就等于零。离开了听众的关注和参与,节目也就没有了生命力。但从各地电台的收听率竞争结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电台新闻成了花边新闻集锦,猎奇成了风尚.有的主持人节目为迎合部分听众心理,打情骂俏,港台腔屡禁不绝:有个别电台甚至走向极端,按照收听率对节目排队,收听率低的节目动辄就认为质量有问题,把收听率排在末位的节目淘汰掉。笔认为收听率的作用随意放大,直接等同于节目质量,是很不恰当的,因为收听率不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唯一标:隹:下面试图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电视台的血肉和基石,那么新闻评论可以说是这个电视台的灵魂和旗帜。正因为新闻评论所代表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各电视台都把本台的评论性节目作为重头戏,挑选精兵强将,力图把节目办好,但评论性节目的处境却不乐观。   一、栏目定位:贴近百姓   虽然在许多方面,城市电视台创办评论性节目都不具备中央台、省台那样大的优势,但在贴近居民程度的贴近性和距离百姓远近的接近性上还是有优势可言的。所以基于此,我们认为城市电视台评论节目的定位应是:贴近百姓。我们知道,一般人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4.
张宇竞 《视听纵横》2009,(6):100-101
一个节目的完美展现虽然是制作群体的结晶,但作为出场传播者,主持人是幕后制片人、策划人、编导等所有人员的创意实践者,是这个制作群体的总代表,因此,谈话节目成功与否,跟主持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海宁电视台从2005年开始举办《热点面对面》电视谈话节目,“这种民问官答进而互动讨论的直播形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电视传媒中各种式样、风格迥异的电视栏目异彩纷呈,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生活服务类专栏节目,如何以它独特的魅力、鲜明的个性赢得观众、争取越来越多的收视群体,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潘丽惠  樊芳  李行 《视听纵横》2006,(4):103-103
主持人缺乏激情是很难做好节目的,没有激情的节目就好象一潭死水,无人问津,丧失了激情,就会使听众“看”到一个对工作与生活没有兴趣的形象。现代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这个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产生于主持人的心理想象和假定。通过主持人对受众的想象、理解和感知而被确认。所以,尽管主持人并未直接面对受众,但必须具有强烈的对象感,从而唤起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欲望。诚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说话的人应该有对象,以便把自己的内心视象传达给听众。否则,就不能使说的人和听的人相信有必要说这些话。”本人从事电台夜话主持多年,对于这方面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1月27日将为中国电视史留下一道印痕:酝酿已久的新版《东方时空》从早6点正式开播。如同一艘航空母舰,这个长达150分钟的电视栏目一出港就激起浪花、旋涡与议论。这不是一次普通改版,而是一次新生。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对传播信息的媒体期望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给观众大量的有效信息,以期拥有自己固定的收视群体,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其中,电视新闻节目科学合理、生动艺术的编排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节目是一个地方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龙头”和”窗口”,节目质量体现着这个台整体素质的高低。相对一个区域而言,新闻节目受到的关注最多,受众群体更广泛,其政治和社会影响力也更大。本文拟从地方台新闻节目编排、节目理论、节目形态、节目语态四个方面作一初浅的分析。 跳出节目编排的惯性思维,力求灵活富有节奏层次感。我们现在的新闻节目编排大致是这样一个基本思路: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20.
贾爱民 《新闻记者》2004,(11):34-35
谈话类节目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节目样式,它拥有更多的参与者,也和观众贴得更近。即兴谈话的不可预知性使得主持人在谈话中的驾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谈话节目使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以及现在普遍流行的现场小乐队组成一个参与群体,而这个群体的驾驭者就是节目主持人。它担负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