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学东 《中学生物学》2006,22(11):41-42
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氧浓度是影响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重点探讨氧浓度的变化对植物呼吸作用(主要是CO2的释放与O2的吸收)的影响,同时不考虑植物光合作用对O2和CO2量的影响。1氧浓度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坐标曲线氧浓度影响植物的无氧呼吸。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14,(2):55-56
本文探究不同溶氧浓度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测定金鱼的半致死耐低氧浓度和耗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低氧状态下熊果酸对结肠癌细胞化疗增敏的作用及其机制。创新点:首次发现了熊果酸对结肠癌细胞株有化疗增敏作用,这种效果与抑制HIF-1α和MDR1相关。熊果酸在低氧条件下还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方法:分别在常氧和乏氧状态下,在三种结肠癌细胞株RKO、Lo Vo和SW480对5-FU和奥沙利铂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实验中,观察熊果酸对提高结肠癌细胞化疗的敏感性(图1和2)。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评估HIF-1α、MDR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图3和4)。通过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来评价熊果酸对新生血管抑制作用(图5)。结论:熊果酸在乏氧状态下抑制HIF-1α的积累和MDR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并抑制新生VEGF的表达,同时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糙米在低氧胁迫条件下发芽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糙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低氧胁迫对7种糙米发芽后GABA、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呼吸强度、千粒重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力的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发芽糙米在低氧胁迫3 d时的GABA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最高达329.15 mg/100 g,最低为191.43 mg/100 g,平均含量为235.64 mg/100g,是未发芽糙米的8.12倍。结论:低氧胁迫条件下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与呼吸强度、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AD)活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3号(f两优6876)品种可作为富集GABA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5.
<正>细胞呼吸是高考的重难点,其中判别细胞呼吸的方式及相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对分析、比较及计算要求都相对较高,如果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比较不到位,解题则会难上加难。一、例题呈现例1图1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_2释放量和O_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引起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及物质代谢能力下降,影响运动能力。实验研究了低氧暴露条件下运动性低血红蛋白游泳运动员的红细胞参数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探讨低氧防治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低氧训练对肥胖大鼠肝脏microRNA表达的影响及对脂代谢的调节。创新要点:通过肝脏microRNA的表达以及脂代谢的变化,揭示microRNA调节低氧训练肥胖大鼠脂代谢的相关机制。研究方法:二十只高脂饮食致肥胖大鼠进入正式实验,分为常氧安静组和低氧训练组,观察4周后肥胖大鼠形态指标(图1)以及血脂的变化(图2),microRNA微阵列芯片筛选低氧训练肥胖大鼠肝脏中722个成熟miRNA表达的差异(表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大鼠肝脏微小RNA-378b(miR-378b)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合成酶(FAS)、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的mRNA表达水平(图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PPARα、FAS、CPT1A的蛋白水平(图4)。重要结论:低氧训练通过降低肥胖大鼠肝脏miR-378b的表达水平,增加大鼠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抵抗能力;通过降低肝脏CPT1A蛋白表达水平,增加FAS/CPT1A蛋白表达比例降低肥胖大鼠肝脏脂肪酸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间歇低氧运动对大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2组(常氧对照组和间歇低氧对照组)和运动2组 (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人工制造14.5%低氧(O2)环境,4周后对各组大鼠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常氧运动组血清TP、Alb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间歇低氧运动组的血清TP、Alb虽然比常氧对照组低,但与间歇低氧对照组比较有上升趋势.结论:低氧环境下可使机体蛋白质代谢受阻, 但4周的间歇低氧运动可提高蛋白质代谢适应能力,有利于身体机能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好氧固氮微生物需要通过有氧呼吸合成ATP,但是固氮作用却是在厌氧条件下的还原过程。好氧固氮细菌通过细胞结构保护、呼吸保护、构象保护及防氧屏障等保护固氮酶的活性,从而解决了好氧呼吸与厌氧固氮之间的矛盾,并使好氧固氮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中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厌氧固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观察2800m海拨高度的训练对大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D(Sprague-Dewley)大鼠40只,随机将其分为常氧常压组(LN),常氧常压训练组(LNT),低氧低压组(LH),低氧低压训练组(LHT)。LN、LNT组和LH、LHT分别置于正常海拔高度与相当于2800m的生活条件下,其训练环境同生活环境保持一致。LNT和LHT组分别在所控制的环境中,进行为期五周的训练。每周训练五天。结果:发现五周的低氧刺激或低氧训练,LH和LHT组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但LN和LNT组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五周的低氧刺激或低氧训练,均能提高大鼠机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氧刺激与低氧结合训练刺激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现问题【例1】(2019年江苏卷,15题节选)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相似文献   

12.
好氧固氮微生物需要通过有氧呼吸合成ATP,但是固氮作用却是在厌氧4条件下的还原过程,好氧固氮细菌通过细胞结构保护、呼吸保护、构象保护及防氧屏障等保护固氮酶的活性,从而解决了好氧与厌氧固氮之间的矛盾,并使好氧固氮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中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厌氧固氮。  相似文献   

13.
机体稳定的铁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诸多因素影响机体铁代谢,包括:饮食、低氧、运动等,其中低氧对机体铁代谢的影响备受关注.在机体铁代谢这个严密的调节系统中,关键调节因子Hepcidin在低氧影响机体铁稳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低氧状态下Hepcidin调节铁代谢的分子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低氧反应元件(hypoxia response element,HRE)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发现肥胖引起的局部低氧会导致铁代谢的紊乱,与低氧引发的炎症导致Hepcidin水平异常有关.另外发现低氧训练引起机体内氧浓度的变化会通过Hepcidin引起机体铁代谢适应性交化.  相似文献   

14.
3 CO2对C3植物、C4植物的不同影响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CO2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图1)。在A点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称为CO2补偿点。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称为CO2饱和点。  相似文献   

15.
题目 图1中,图A、图B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C、图D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A)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复习中,当复习细胞呼吸的内容时,师生都知道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高考对影响细胞呼吸因素的考查常结合生产生活应用和曲线分析进行命题,这仍将是2013年高考很有可能的命题形式。在影响细胞呼吸的众多环境因素中,O_2浓度的影响是常考考点(图1)。图1中所体现的这一原理常被用于生产实践中,如贮藏水果、蔬菜和种子等,在进行贮藏时需降低O_2浓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但又不能无O_2,否则产生的酒精会导致贮藏物腐烂。复习时,经常会在高三质量调研或高三模拟考试  相似文献   

17.
<正>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在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以实验容器中O_2的增加量、CO_2的减少量或者有机物的增加量,用于表示净光合速率,而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那么,光合速率如何测量呢?本文总结归纳如下: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甲、乙装置D瓶中的NaHCO_3溶液可保持钟罩内CO_2浓度稳定,即可吸收  相似文献   

18.
<正>1题目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图2为实验示意图。图3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相似文献   

19.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必修1)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初步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自的条件和产物。同时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但由于应用原实验装置所需实验时间较长,笔者对实验装置及操作进行了改变(图1),可让该实验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提高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扩张型燃烧室中,对凹腔内局部补氧的点火强化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手段研究了不同的补氧方式对凹腔内火焰分布特征和燃烧强度的影响,并针对并联双凹腔燃烧室构型,研究了在单侧凹腔补氧条件下向异侧凹腔的火焰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凹腔内补氧的方式能调节凹腔内的燃料浓度分布、改善凹腔内的燃烧过程,控制燃烧放热强度;稳态燃烧情况下,观察到凹腔驻留火焰的两种存在特征,分别表现为:由回流区热量反馈机制作用下的凹腔局部驻留火焰和燃烧室全局压力反馈影响下的凹腔剪切层火焰。只有在单侧凹腔燃烧建立了全局压力反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凹腔火焰的异侧传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