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三化学课本第111页实验3—7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要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法。但按此法去做常不易成功,影响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在于反应要求高温,喷灯加热虽能达到高温,但难于控制,特别是喷灯火焰常使受热试管外壁局部过热而熔化,造成实验失败。有的同志设计用电加热法(详见《教学仪器与实验》1992年4期23页),笔者认为,该实验装置复杂,操作又不方便。为解  相似文献   

2.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难点实验。其重点是因为它是中学化学中最典型的固相之间的高温反应;其难点在于在要用中学最常用的简易酒精灯(理论最高温度800℃;笔者用热电偶测试:无罩酒精灯焰最高温度约610℃;带有最优化灯罩的酒精灯焰最高温度约700℃)加热的方法,获得光泽性好的块状金属铜(熔点1083±0.2℃)。传统的实验方法是用酒精喷灯(温度1000℃以上)加热,由于灯焰加热面小而集中,虽能在反应试管表面形成铜镜,但往往导至反应管受热部位变形并与内容物熔结而报损,仅就此实验每年云南省至少要报损试管价值八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不用水浴加热的银镜反应实验陆英麟(广西凌云中学533100)银镜反应实验按传统做法需要水浴加热.笔者通过多次试验,不用水浴加热也能做银镜反应实验.效果好,反应快,节省时间,现象明显.实验步骤如下.1。按现行高中化学课本配制2%硝酸银溶液、4%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4.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改进方法常见于各种期刊。从这些改进装置和改进方法中我获得了两点重要信息,即在这个实验中:①普通酒精灯火焰温度能够达到反应需要的温度。②反应中液态水与灼热的铁相遇就会导致试管炸裂。因此,只要反应中能控制液态水不在火焰直接加热部位出现,就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1传统铝热反应实验存在的不足1镁条不易点燃,需用酒精灯点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对学生视觉造成暂时的伤害而难以观察后续的反应现象。3虽然纸质漏斗用水浸湿,但局部区域水蒸发后无法承受高温灼烧而被引燃,致使未反应的药品散落在反应台上。4由于滤纸的遮挡,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无法观察到熔化的铁水,造成学生对实验反应产生高温缺乏感性的认识。5纸质漏斗开口较大,熔化的铁水和灼热的  相似文献   

6.
以铜片和铝片在空气中加热实验、铁和硫酸铜反应实验教学设计为例,论述了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现行教材对乙醛和Cu(OH)2的反应,并未给出乙醛具体的质量分数和该反应的加热条件。为了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文中对其进行了实验探究。我们认为,该反应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并控制温度在85℃~90℃范围内,乙醛的质量分数为3%时,反应可达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初中自然科学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为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作用,一般用两个演示实验进行对比,一个用来单独加热氯酸钾,另一个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者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学生分组对比实验。现对此实验改进如下,以增加对比性。  相似文献   

9.
初中自然科学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为了说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作用,一般用两个演示实验进行对比,一个用来单独加热氯酸钾,另一个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者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学生分组对比实验。现对此实验改进如下,以增加对比性。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反应中,大多数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能完成,特别是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如反应温度、时间掌握不当,则副反应产物将占的比例较大,从而使产品产率降低。为此作者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来提高产率,并且与常规加热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微波加热有节省时间、节省能源、提取效率高、安全的优点等。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现实要求,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并创造性整合各种资源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思考、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验证或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时,往往采用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这一实验。但教材和教参是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直接用橡皮塞塞紧(或加一只气球),密封后称量反应前后总质量。引燃白磷的方法是直接加热锥形瓶或加热玻璃棒使白磷燃烧。这一装置的不足是:实验操作不方便,可控性不强,对白磷的用量要求较严格,不便于学生分组实验。我经过多次实验探索,对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微型实验具有仪器体积小、试剂用量省、反应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利于学生动手操作。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一个难点实验,我们将其进行了微型化改进,在一支直角玻璃弯管中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实验现象明显,很容易成功。(1)实验方法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按质量比1∶13  相似文献   

13.
实验证明钠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剧烈反应、燃烧,产生黄红色火焰,而在低温情况下只是缓慢反应,并不燃烧,钠的表面出现黑色物质;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炭和碳酸钠。  相似文献   

14.
感应加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加热技术,它具有传统加热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工频加热技术与其他各种物理加热技术相比,确实具有较高的效率,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在现代工业的金属熔炼、热处理、焊接等过程中,感应加热被广泛应用.感应加热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工件中涡流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它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易于实现高温和局部加热.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感应加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设计20KHzIGBT并联感应加热电源,能够实现频率自动,电路结构简单,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5.
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虽然有很多讨论文章和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老师总是难做成功,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发生在加热环节上。因为这一反应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这不仅需要合适的高温热源,还需要耐高温的合适反应容器,而很多学校的现有实验室装备,常常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以下介绍用取暖器电热管做容器,通过电加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有诸多反应需要加热,不同的实验对酒精灯的高度有不同要求,如"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用铁架台固定"Φ32mm×320mm试管",仅用一块小木块来垫高酒精灯,使其高度无法连续地调节,影响到外焰的加热效果。为了实现酒精灯高度的任意调节,我们制作了一款简单、实用的升降式酒精灯支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中师)化学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中,钠要在加热熔化状态下才能与氯气反应,会使学生认为钠与氯气反应的条件是加热。且反应所需的氯气要提前制备,结果是实验时氯气的浓度降低,影响实验效果。我们对实验进行了一点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验仪器 一个250毫升的锥形瓶(配两个橡皮塞,其中一个橡皮塞上固定一个用白铁皮自制的小燃烧匙,如图1所示),一个青霉素瓶,两块玻璃片。 二、实验步骤 1.在锥形瓶中放入一个盛有少量氯酸钾晶体的青霉素药瓶,用长滴管往青霉素瓶中加入适量浓盐酸,用橡皮塞轻轻塞住锥形瓶口,待整个锥形瓶呈  相似文献   

18.
正1原实验存在的不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教学中笔者发现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对钠加热时间长,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集气瓶倒扣时,容易造成氯气泄露而污染空气,危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实验,确定红磷为最佳可燃物,用酒精灯加热引发硬质试管内的红磷燃烧,装置简单,实验成功率高;在另一实验中,用叉形管作为反应容器,改进教材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按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十一页所示装置做氢气可燃性的实验时,氢气必须是纯净的,否则将不安全。实验时,学生总是担心发生爆炸,存在着害怕心理。况且观察到的火焰并不是明显的淡蓝色,而是渗黄色的。原因是在氢气燃烧的高温下,尖嘴管口玻璃中的钠离子发生焰色反应,致使火焰呈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