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对称荷载杆端弯矩计算是多层框架内力计算的重要环节。从杆件弹性体系荷载与内力呈线性关系可应用叠加原理这一概念,运用积分方法,依次推导单跨:超静定梁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杆端弯矩计算方法,可加速结构计算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利用杆端弯矩、杆端剪力、杆端轴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绘制内力图。这种方法不仅使用于静定结构的梁与刚架,而且也使用于超静定结构的梁与刚架,在超静定结构中它的优点更为突出,因此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位移法求解结构内力时,对结构中含有抗弯刚度相对很大杆、有定向支承杆和内力静定杆进行分析简化处理,抽象出可反映结构主要力学特性的计算模型,可减少未知量个数,便于计算。  相似文献   

4.
1 静定梁的计算静定梁计算的具体步骤为 :(1 )计算支座反力 ;(2 )计算控制截面内力 ,包括弯矩、剪力、轴力 ;(3)绘制内力图。2 三铰刚架及多层多跨静定刚架内力图的绘制三铰刚架及多层多跨静定刚架内力图绘制的计算步骤为 :(1 )计算支座反力 ;(2 )计算杆端截面内力 ,包括弯矩、剪力、轴力 ;(3)绘制内力图。计算支座反力时 ,对三铰刚架要利用中间铰的条件 ;对多层多跨刚架一般按与几何组成相反的顺序。杆端内力的计算方法仍是截面法。刚架内力图绘制的基本方法为分解和组合的方法 ,弯矩图的纵坐标画在杆件受拉纤维的一边 ,不注正负号 ,剪力…  相似文献   

5.
在结构力学中。用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作内力图的顺序。是先作弯矩图、后作剪力图、再作轴力图。弯矩图是根据杆端弯矩和已知荷载分布情况叠加而成,但剪力图和轴力图是先通过繁琐的平衡条件求出杆端内力值,再由内力值与已知荷载分布情况叠加而成。分布荷栽、剪力、弯矩微分关系是:剪力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截面上的分布栽荷集度;弯矩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截面上的剪力:弯矩对截面位置坐标X的二阶导数等于梁在该截面的分布载荷集度。实践证明,利用作图规律和分布荷栽、剪力、弯矩微分关系能快速绘出连续粱和刚架的剪力图。不用或少用平衡方程。避免解题麻烦,能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由此也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果断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作用在杆摆的横截面上的法向内力总有一定的力矩;在杆摆转动过程中,作用在杆摆的横截面上的法向内力总要微功。  相似文献   

7.
以广义图乘法的杆端位移与内力关系为基本物理关系,应用连续梁支座反力与弯矩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连续梁支座反力分配法的分配反力计算的格式,反力初值,计算过程等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是属于渐近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为方便、正确的求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推导出一个对于不超过三次的任意弯矩图的图乘法的简便计算公式。不需要计算弯矩图的面积和图形的形心坐标,不需要对复杂弯矩图分解成简单图进行叠加运算,只根据杆段弯矩图端部纵标和杆段上分布荷载值,直接套用公式△=∑L/6EI[a(2c h1 d) b(2d h2 c)],即可求出结构的位移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荷载集度与剪力、弯矩之间的导数关系,找出了绘制内力图的规律,应用此规律画剪力图和弯矩图不必列内力方程,只需依据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及弯矩图的图形特征计算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即能简便、快捷地画出内力图。  相似文献   

10.
工程力学中杆件内力计算的简捷方法是指利用截面左右侧上的外力直接计算内力.根据杆件发生不同的基本变形,可以归纳为:杆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在沿杆轴线方向或垂直杆轴线方向上投影的代数和,或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11.
静定梁,按其跨度的数目,可分为单跨梁和多跨梁。静定单跨梁的反力、内力计算是静定多跨梁和静定刚架的反力和内力计算的基础。要求同学们能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和步骤,绘制内力图,特别是能正确而迅速地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并能用荷载、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校核M和Q图。  相似文献   

12.
工程力学课程中,杆件内力的分析和计算是解决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关键,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文章在截面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杆件内力求解的统一简单算法,给出了计算口诀,并合理定义了弯矩符号.教学实践证明,此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能够大幅度提高内力求解速度,而且不易混淆忘记.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7,(2):54-57
为研究无限刚体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利用位移法对刚架在荷载作用进行计算分析,并将传统手算结果与ANSYS有限元分析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一般不单独取刚结点为隔离体建立平衡条件,可取无限刚体或带有无限刚体的横梁;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不需要作基本结构在单位位移及荷载作用弯矩图,计算速度较快:当横梁全部为无限刚体时,柱端弯矩趋向为0,相当于提供竖向链杆支座;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杆件材料刚度变化对结构内力的影响;ANSYS分析结构内力速度较快,数据结果与手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Excel编制某平面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电子表格,可以快速的求出各杆端弯矩,且通过修改表格中某些参数,对其他框架计算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该方法与传统手工计算相比较,结果准确,速度快。如果计算的结构层数、跨数越多。该方法的优点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杆摆中的内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杆摆中的内力、法向内力矩及切向内力的功深入的分析讨论,从而深化对“刚体”及“细杆”概念和刚体的内力的理解,并纠正一些文献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对杆摆中的内力、法向内力矩及切向内力的功深入的分析讨论,从而深化对“刚体”及“细杆”概念和刚体的内力的理解,并纠正一些文献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作弯矩图是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重点和难点,搞清受拉动、受压边及弯矩的大小也比较困难,文中采用一端悬臂(自由端),一端固定结构(以下简称悬臂结构)作为基本结构,配合叠加原理和刚架的刚结点内力特性[1],作出结构的弯矩图。经过几年教学实践表明,文中论述的作弯矩图法与传统作图法相比,既快速准确,又能使学生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8.
在用位移法解算超静定结构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手算还是电算,都需要用到单跨超静定梁受荷载作用时的固端弯矩.对于这些固端弯矩的计算来说,虽然不是很复杂(可由力法求得),但由于梁的类型以及所受荷载的不同,相应的固端弯矩也就不同,用力法一一去解算(或验证)是很繁的.对此,本文介绍利用影响线来推求这一系列固端弯矩则较为简单,同时还便于对不同计算情况下的固端弯矩作理解记忆,有助于用位移法解算超静定结构.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63):188-189
弯矩图能形象地表明弯矩在全梁、刚架范围内的变化情况。通过弯矩图可以知道最大弯矩值|Mmax|,并能确定它所在的位置。在画弯矩图时,如果能掌握荷载作用方式与弯矩之间的一些基本规律,用分段确定弯矩图的形状及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值的方法,就能简捷地画出静定多跨梁和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相似文献   

20.
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 自带的语言, 对平面框架结构的内力弯矩, 以迭代方法进行编程计算, 其计算的前期准备工作少, 操作简明方便, 数据与程序分离, 程序通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