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释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栗元福 《职业圈》2007,(11):147-148
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从思想上端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导大学生正确释放就业压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2.
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从思想上端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导大学生正确释放就业压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3.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突出.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转变观念,高职院校要做好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新的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就业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魏景荣 《职业圈》2008,(8):54-55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突出。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转变观念,高职院校要做好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新的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就业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粟元福 《职业圈》2007,(6S):147-148
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从思想上端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导大学生正确释放就业压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大学生就业趋势的逐渐紧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只有不断研究国内大学生就业局势,对大学生加强良好就业观念的教育,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促使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加大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景宏 《职业圈》2007,(2):132-13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蔡振春  郭权 《职业圈》2008,(9):77-78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业越来越依赖市场,就业行为趋于法治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素质欠缺成了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旨在寻找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淡漠的主要因素并就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具体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嶂 《职业圈》2007,(8S):154-154,170
随着国内大学生就业趋势的逐渐紧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只有不断研究国内大学生就业局势,对大学生加强良好就业观念的教育,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促使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李海洋  田杰  温玉 《职业圈》2010,(26):203-204
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促进大学生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13.
张楠 《职业圈》2008,(6):150-151
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发现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4.
灵活就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在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灵活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艺术类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灵活就业正成为他们就业的新取向且发展趋势良好。为此,笔者就艺术类大学生灵活就业能力提出:1.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2.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林学军  林奇娇 《职业圈》2007,(19):196-197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大压力与困难,这与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文章指出,中小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大学生应当摒弃对中小企业的偏见,到基层去,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发现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就业现状看,贫困大学生缺乏整体竞争力,自主创业举步维艰,就业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时因身体缺陷等因素影响容易受到歧视,也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在主观上,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有就业期望过高、整体就业能力不强等因素,客观因素如家庭因素、高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不就业."不就业族"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不就业的种种现象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一年比一年沉重,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们极易受到负性心理暗示,产生消极的就业心理,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十种负性就业心理进行分析,并从学生自我调适的角度,积极寻找应对的方法,以便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调节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20.
揭育通 《职业圈》2007,(20):188-189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文章对高职院校全员化、全程化以及全方位指导的多元化职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