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凯特·肖邦是美国女性文学的先驱,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经常被评论界以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笔者借助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探讨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一种非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一小时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觉醒》通常被认为是一部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是对《一小时的故事》所表达的女性自由解放思想的深化,但申丹却从《一小时的故事》读出了反讽,故有必要对《觉醒》中的反讽加以分析。从情节反讽和结构反讽两方面对《觉醒》进行解读,发现作品对埃德娜在追求自由独立中所表现的盲目和冲动持保留和批评态度,并通过对埃德娜的反讽强调女性主义运动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理性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文坛上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作家,这其中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凯特·萧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则是其优秀代表。小说从多方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通过分析文中两种修辞手法反讽和象征的运用,揭示了该小说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息。研究该小说对于研究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小时的故事》、《黄色壁纸》与《琐事》作为美国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不仅以关心妇女命运的主题取胜,还以成熟精湛的表现技巧见长,尤其在人物的命名上,匠心独运,极有深意,促使表现家庭生活的小题材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同时也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一个小时之内的情感变化及其女权意识觉醒的过程,反映了作为一个沉默的反叛者追求自由之路的坎坷和艰辛,旨在揭露19世纪末美国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与束缚。  相似文献   

6.
《廊桥遗梦》中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女性主义内部出现了一种后现代转向的趋势,形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廊桥遗梦》就是其中之一。故事讲述了一对人到中年的情侣的爱情,一次不期的偶遥让两个人找到了真爱,然而命运又残酷地将他们分开。文中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个视角解读《廊桥遗梦》。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所面临的矛盾与困惑来探讨后现代女性主义在故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中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浪潮。在世界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作家,而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凯特·萧邦《一个小时的故事》则是其优秀代表。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马兰德夫人(Mrs.Mallard)看似软弱实则反叛的性格来体现该小说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息以及作者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和对女性解放的信心。研究该小说对于研究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捉妖记》的市场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讲述的关于感化的故事,从女性主义和女性观众的角度来看,《捉妖记》为女性主义者们建立了一个传统之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营造了美好的梦境,承诺了女性于男性世界之外的意义,引领了一场女性主义的狂欢。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叙事学结合社会政治语境分析故事和叙事形式中的性别政治含义。这种意识形态和叙事形式并重的方法值得借鉴到女性主义翻译批评中来,克服以往停留在故事层面上的纯政治文化批评的片面性。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结合翻译的社会政治语境,在故事和表达形式两个层面对《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的英译文展开女性主义翻译批评,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蒋碧茹 《海外英语》2012,(20):244-246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是韩礼德提出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关于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已有大量研究,例如从女性主义视角,反讽的运用,等等,这些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入手,对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语气、情态、人称进行分析,体会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寻找及其抗争,从而更加客观准确的去体会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是韩礼德提出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关于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已有大量研究,例如从女性主义视角,反讽的运用,等等,这些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入手,对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语气、情态、人称进行分析,体会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寻找及其抗争,从而更加客观准确的去体会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故事从一场葬礼开始,以船上的"永生永世"的爱情誓言结束。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色彩,揭示马尔克斯笔下拉美地区的女性、爱情观和其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3.
王树娟 《海外英语》2011,(9):314-315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1998年,根据木兰故事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兰》,重新塑造了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花木兰形象,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对迪斯尼花木兰的解读。该文从美国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入手,主要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角度来考察花木兰的新形象和其寻求自我的女性主义意识,并通过中西文化背景下对花木兰新形象的解读,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故事》短小而精悍,其对女性主义主题的表达通过叙事、象征和反讽的方法呈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叙事、新旧生活的"春天和冬天"的象征,以及医生对于主人公死亡的判断,主人公追求自由、平等和打破男权统治的主题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乔·琴科的安慰——一个关于死亡、悲伤和法律的真实故事》是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继《第一块石头》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受到极大关注的、具有后女性主义视角的非虚构性作品。该作以1997年10月发生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起两位法律系女生涉嫌谋杀的案件为中心展开追踪和思考,呈现了后现代时期女性主义的代际冲突、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矛盾以及男女主体意识的颠覆。加纳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女性主义写作的先锋,在女性主义变为后女性主义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女性主义坐标,从激进女性主义干将转为质疑女性主义政治和受害者哲学的后女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心理刻画见长,对女性心理的剖析深刻、细腻、真实。他的中短篇小说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更是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茨威格对故事中的女性总是充满了爱和同情,充满了宽容和理解。对于女性的一些超乎常情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行动,他做出了最好的辩护和解释。而这一点在他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显得尤为明显--故事以C太太,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当局者的视角呈现了整个故事脉络。在她的叙述中,充溢着感情激烈的心理活动,推动叙事向前发展。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参照,从"话语层面"对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进行评析,分析小说中的话语权威与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暗示》是方方第一部以女性作家“天生敏感细腻的情怀”关怀和烛照女性“精神黑洞”的女性主义小说。小说通过讲述女性难以走出历史宿命的故事,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批评文本。方方以其作品寻找女性精神生存的自由天空,也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暗示》使方方向女性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方方的创作有明显的转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评析池莉的中篇小说《小姐 ,你早》的文本意味。小说鲜明的女性意识、姐妹情谊的书写及其叙事策略的运用 ,表明小说并非单纯的叙述故事 ,而是着意揭示一种女性生存的境地 ,因而其文本具有鲜明女性主义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处女作,小说的巨大成功使福尔斯一夜成名。小说讲述了男主人公克雷戈从收藏蝴蝶到收藏女性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探析这部作品中体现的男权统治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安吉拉·卡特的短篇故事集《血室及其他故事》改编自欧洲经典童话,自发表以来共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批评声音:一种认为该故事集巩固了父权制文化;另一种则认为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作品。本文以“血室”为例,从情节设置、故事结构与结局、话语层面的设计安排等方面看,认为它是一篇女性主义小说。女主人公“我”不再是传统童话中被教化的对象,而是积极主动地探求真实.卡特因而赋予了童话新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