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林语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他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他既有儒家入世思想,又有道家处世哲学,他既沉迷传统化,又追随现代理念,他既留恋华夏国粹,又崇拜西方明,他自称是“一团矛盾”,而这“一团矛盾”有一个思想核心或根本特点,就是真诚,正是一个“诚”字把儒与道,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各种思想奇妙地在他身上揉合成一团,林语堂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就是他真诚天性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是中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争议极大的人物,他本人以“一团矛盾”自谓,这“一团矛盾”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他个人宗教信仰。虽然他在基督教及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教中犹豫、彷徨、探险,然而他一生不变的宗教文化思想的内在理念即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懈追求,最终使林语堂成为一个彻底的深具思想内涵的人文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1975年5月,美国图书馆学家安德森(Arthur JamesAnderson)编纂的《林语堂精摘》(Lin Yu tang:The Best of an OldFriend)出版。林语堂在为此书写的《序》中说:“我的笔写出我胸中的话。我的话说完了。我就要告辞了。”林语堂显然已有死亡的预感。他要在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回顾和总结一下自己80年来的历程。1974年,出版了他的《八十自叙》(台湾远景出版社)。这是林语堂耄耋之年之作。林语堂开卷就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他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他既有儒家入世思想,又有道家处世哲学;他既沉迷传统文化,又追随现代理念;他既留恋华夏国粹,又崇拜西方文明.他自称是"一团矛盾".而这"一团矛盾"有一个思想核心或根本特点,就是真诚.正是一个"诚"字把儒与道、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各种思想奇妙地在他身上揉合成一团.林语堂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就是他真诚天性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5.
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天,山东堂邑县的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来了一位衣衫褴褛、形貌丑陋的年轻乞丐。这个乞丐时而唱着乞讨的段子,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由于表演技艺不怎么娴熟,引得众人一阵阵哄笑。而他丝毫不以为意.用沙哑的嗓子唱道:“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旁观众人中有识得此丐的,纷纷摇头,“乞丐还想兴修义学,这不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是“一捆矛盾”,而且充满深刻复杂的悖论性质,这就决定了其文化思想的本质。但是,有冥冥之中的“主宰”存在,从而使矛盾冲突一变而为“自然”与“和谐”,这是林语堂与其他中国现代作家更内在的区别。承认和喜欢“矛盾”,使林语堂的文化思想具有现代的深度;而有“和谐”大光的照临,使林语堂的文学、文化、思想和人生一片通明,清澈如水。  相似文献   

7.
希望是人生目标与追求之间的支点,是人们不停息地穿过一个又一个人生驿站的内驱力。我已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23年,如今进行回顾与前瞻,作出审视与反思,“希望”与我同生,“希望”与我同行;我为“希望”而困惑,我因“希望”而进取。在人生的阶梯上我时而磋跎岁月,时而穷且益坚,对于“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也渐渐有了一些体验和感悟。下乡知青,大浪淘沙。1982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成为“文革”后首届大学本科生。毕业分配,几家欢喜几家愁,无助而又无奈的我,在母亲的陪…  相似文献   

8.
父母本来应是孩子最愿意倾诉衷肠的对象,可现实情况远非如此。最近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愿意向父母说心里话的中小学生人数有下降的趋势,因子女与父母说不上话而引发的家庭矛盾相当突出。一个自称“痛苦、绝望的女中学生”来信表示,她“想离开这个家”。她说,我的家对我来说像一所“监狱”,而父亲则是我的“克星”,“如果我考试考得不好,父母就一  相似文献   

9.
“教师用书”已成为一个新的词语,被许多图书出版者和销售者所言说。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也应时而成立。我之所以想对“教师用书”这四个字说几句话,是因为我经历过一件印象常深刻的事,并生发了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10.
从林语堂的代表作《京华烟云》入手解读林语堂的“一捆矛盾”,认为林的一生其实并不矛盾,他将道、儒、基督教等多种思想兼收并蓄,以“中庸”为主线将其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复杂而和谐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伍腾 《湖南教育》2004,(7):30-3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是深有体会的。语文教改为什么时而缓慢前进、时而徘徊不前?为什么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明确语文教改的核心问题在哪里?我想,如果抓住了“核心”,语文教改或许会出现另外一番局面。那么,语文教改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曾以“一捆矛盾”自喻,而对“白话文”的支持与对“欧化文”的反对似乎是其“又一捆矛盾”,而实则不然。文章从语言发生学、语法学、翻译学、语言心理学等维度分析了林语堂“欧化文(翻译)”批判的深层原因,并从语言哲学的高度对林语堂反对“字译”、坚持“句译”,“清顺自然”的行文要求、文化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文白调和”的语录体的提倡等一系列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3.
[升格导语] 《中学语文》今年第3期刊载的《家琪,我要勇敢地对你说》,记述了一场特殊对话过程。不过,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抒情应该因物生情,有感而发;如果没有张惠与家琪那样的经历,或者没有发生这类两人世界的矛盾,怎能凭空设置一个“某某某,我想对你说”呢? 每个人的大脑中常常会对有关问题产生一些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往往都处在闪念之间。所以,要想进一步抒发真挚而细腻的感情,要想进一步“掏”出心底之语,还应该开掘一种新的题材领域,还应该学习一种新的抒情方法。这就是闪念描述。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最欣赏苏东坡对写作的看法: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意思是说写文章不要故意“摆架子”、“唱高调”,文章应该像流淌的泉水,顺着山势,时而急时而缓,时而低吟时而高歌。无独有偶,成尚荣先生在他的《形散而神不散:课堂教学的新秩序》一文中,也谈及了“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这一观点,不同的是,成老师把这一观点引申  相似文献   

15.
案头摆着的这本书是施建伟教授潜心研究的硕果,很耐读很有味道的《林语堂在大陆》。时下国内正流行林语堂人生小品,而真正理解林语堂者有几人?著名作家徐訏说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施教授知难而进,很厚实地写就了这一章,可谓林语堂的知音。掩卷之余,一个活脱脱的、热诚的、讲义气的、幽默的林语堂走到我面前。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林语堂。 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其用英语写成的《生活的艺术》自1937年发行以来,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久盛不衰。而正是这位大作家一度被中国大陆批评家斥为“反动文人”、“洋奴”。他的“论语派”也曾被  相似文献   

16.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古人早就强调了文章要与时事相结合。也就是文章要真实、新鲜,贴近生活。因此,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就应因时而导。所谓因时而导,即教师依据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点,采撷典型时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或根据最近身边所发生的事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一、结合政治形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新学期伊始,全国各地深入开展揭批“法轮功”拒绝邪教。我抓住此事布置学生写一篇议论文章,设计了《“法轮功”该不该禁》的题目。首先组织学生课后查阅报纸、观看电视、采访…  相似文献   

17.
(一) 在班集体建设中,几十名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学生能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携手奋进,是决定班集体能否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一个突出的感觉是:最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尤为活跃,他们想得很多。这些“想”,有的是比较客观地想昨天、今天、明天,想人、想事;有的是加上主观臆测的成分想;有的是捕捉住某些现象,在“推理”的基础上想。在这些“想”的同时,他们时而情绪激昂地指点江山,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时而又不无感叹地怨天尤人,遗憾客观条件妨碍了他们大展宏图。总之,他们的心绪波动很大,如果在没有稳定的、良好的心  相似文献   

18.
极光──五彩缤纷的“天火”郁斌极光是地球最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在黑暗的夜空中,极光好似一团团升起的殷红霞光,转瞬间化成紫色,一会儿化成蓝色、绿色、黄色、白色;极光时而似彩带飞舞,时隐时现;时而如烈焰腾空,时弱时强;有时像雄幕垂空,摇曳生辉,有时又薄如...  相似文献   

19.
双桅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又时而感到一种时…  相似文献   

20.
质疑齐读     
又是一节语文课,我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望庐山瀑布》,我们时而赏句,时而品词。陶醉在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美景之中,感受着唐诗特有的语言魅力。忽然,有一个学生蜕:“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最后一个句子特别美。但是,我怎么也读不好。我想让大家讨论一下,这首诗该怎么读才能读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